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麻辣女主编 » 第23章 全员配合

第23章 全员配合

    策划案交上去2天了,还是没有消息。杨小欣心里没着没落的,不知道结果如何。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她迈向全媒体的关键一战,也是自己另外一个计划的关键点。

    向往常一样,她在办公桌前敲击着键盘,心里盘算着,如果这个策划案没有被陈辰认同,那么她的另一个计划该怎么办。可是,陈辰给了她一个惊喜!

    全员大会!通知上写得很清楚:大会议室,带笔带本,时长约1个小时。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今日有什么大事吗?

    杨小欣想到了与自己的策划案有关,但没有想到陈辰让她在全员面前阐述这个策划案,然后全员讨论。而且,方之遥也在。

    台下都是同事,也都是行内人,杨小欣就直抒胸臆了:“各位同事,各位领导。这个策划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视频评车,但是与之并不雷同。我们在此加入了中国元素,并且融合了杂志本身的内容。相比于平面,视频可以更加形象的展示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杂志上的选题做成立体的视频选题,可以是专业的,给我们现有的粉丝看。也可以是轻科普轻娱乐类的,给孩子或者是对汽车有兴趣的人来看。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一席言语之后,有人竖起了大拇指,有人皱起了眉头,有人交头接耳。很明显,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方之遥让大家都说一说。

    有发行部的同事问:“无论是纸质还是新媒体,都涉及到发行。请问视频在哪些渠道推广呢?”

    这个问题杨小欣之前想过了:“短视频放在微博上,在各大论坛、贴吧、读者群转载。长视频放在各大视频网站上。”

    纵然是胸有成竹,但各行终究歌山。那位发行部的同事说:“这样做看起来还可以,但是还可以改进。我是做发行的,就在发行这方面提点建议吧。一般来说,喜欢看杂志的人不会关注微博,而喜欢新媒体的人也很少会买杂志。如果说要做视频,那么希望这几种发行方式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而不是各自为战。”

    方之遥点了点头,示意他详细说一说:“具体呢?”

    “具体来讲,杂志还是走杂志的渠道,视频还是走视频的渠道,但是要让二者结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的读者群体两极分化,也可以引导读者关注我们的多种产品。比方说,可以在杂志选题的页面右下角挂上相应的视频链接或者二维码,这样买杂志的人也可以看到视频。同样,也可以在视频中告知大家,想要看更加详细的报道,可以购买我们的杂志。这样就能形成有效的互动。”

    杨小欣内心是服气的,这样的建议非常合理,而且具有实际操作性。

    “其他人呢?今天咱们头脑风暴,请大家各抒己见。”陈辰说。

    品牌部的同事接下了话茬,“我比较关心的是品牌方面,刚才小欣也说了,每一个视频类别都有自己的专属名称,这样很有辨识度。但是问题也来了,怎样让大家知道这些也是我们冉冉杂志社的产品。换句话说,我们只能有一个品牌。我们要让大家感知到,无论是杂志还是视频,都是一整个团队。”

    杨小欣频频点头,“嗯,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可以在视频上线的时候,推出品牌宣传海边,告诉大家冉冉杂志社的出品阵容。另一方面,在视频中可以增加冉冉杂志社的logo,还可以在视频最后的版权字幕中明确‘冉冉杂志社出品’”

    “关于这个策划案,大家还有问题吗?”方之遥问。看大家都不再发言,他继续说到:“各位,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给大家说过新媒体的重要性。做视频是个非常好的想法,各位也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由陈辰牵头把方案完善。另外,关于视频的运营和绩效,陈辰也要做好安排。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推进我们的全媒体进程。”

    会议室不起眼的角落里,还坐着一位老人,时而点头,时而微笑。杨小欣看着很是面熟,但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是谁。

    又是一个会!陈辰召集编辑部和新媒体运营部布置工作。这个项目开始之后,两个部门之间需要更加密切的配合。

    修改之后的方案,杨小欣把轻科普轻娱乐的板块做了调整,力争把有趣和有用相结合,更新周期定为每周一更。而试驾评测的更新周期定为每月至少1期。这样二者互相补充,视频就能保证不断更了。

    第一期轻科普视频是《识车标》,杨小欣把各种车标的图片彩色打印出来,在地铁口搭建了一个快问快答的棚子。

    只需要关注冉冉杂志社的公众号,并且转发活动的预热海报就可以参加活动。答错的要对着镜头嘴一个鬼脸,答对的还可以参加“冉冉大转盘”的抽奖。

    出乎意料的爆棚!地铁口前排起了长队。

    “英菲尼迪”

    “Bingou,对啦,请到旁边抽奖”

    “宝马”

    “正确,请参加抽奖”

    “这是……马自达?”

    “不好意思,不对。请做一个“生无可恋”的表情”

    “海马?”

    “对,请参加抽奖”

    “三叉星”

    “NO”

    “玛莎拉蒂”

    “YES”

    “小狮子?大狮子?”

    “NONONO”

    “标致”

    ……

    “哇,我抽到了一等奖,太激动了”有一个戴着棒球帽的小伙子抽到了一等奖。

    “一等奖是一个1:18的汽车模型,这位一等奖的得主此时此刻非常激动。我们请他来说一说获奖感言。”杨小欣对着客串了一把主持人。

    另一个机位是拍摄花絮的,“感谢出题的冉冉杂志社,感谢学识渊博的我,感谢拿镜头对着我的小姐姐,感谢教我懂事的老师,感谢抚养我长大的父母……谢谢大家”

    现场的队伍越来越长,杨小欣只得拿起喇叭喊到:谢谢大家的参与,今天活动只拍摄200位,其他的朋友不好意思啦,我们也给大家准备了小礼物,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信息,参与下次的活动,谢谢大家啦。

    即便是200人,也挺多。一期视频的容量是有限的,怎么办?

    有了!干脆,都拍下来,穿插一些好玩的花絮,剪辑成2-3期。

    当天晚上,随着海边的转发,活动的热度持续增长,公众号的粉丝激增了2万。

    杨小欣一高兴一激动,对剪辑编辑说:“今天晚上加班,把视频做出来,明天一早发各大平台。”

    “苍天啊,大地啊,有没有拯救我,杨扒皮又化身女强人了。”剪辑编辑早就想到了会是这个结果,但还是给了杨小欣一个大大的白眼,“我要吃好吃的,威化巧克力北冰洋。”

    杨小欣比了一个OK的手势,“没得问题!加油吧,少年!”

    “我好苦命啊,我要吃威化,我要吃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