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的工作可爱的人 » 第一章 一个普通的留守儿童

第一章 一个普通的留守儿童

    她出生在一个乡镇上,比起市集周围的山村,她的条件还不错,至少算是市集上的城里人。

    那时候她的爸爸妈妈是60年代的人,所以爸爸有六七个兄弟姐妹,这六七个姐妹中有一个是抱养的,还有两个因为没钱看病,病死了。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为什么爷爷家穷的叮当响了还要不停的生孩子。

    也许你不知道,孩子在他们眼里就是免费的劳动力,能走路了就开始干活,只需要喂一口饭就能获得的劳动力。

    年纪虽小,捡牛屎,挖野菜卖等,干这些事还能有几分钱的收入,长大了说不定还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财富,爷爷年纪大了还要这么多孩子在身边孝顺,给出的代价也就只是那一口饿不死的饭。

    再加上那个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避孕,大概只会想能生多少生多少,生个足球队都没人拦着,还会被周围的人羡慕死。

    爸爸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是家里最小的,和哥哥姐姐比起来,爸爸算受宠较多的了。

    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老爸就读了一个小学一年级,在那个年代的乡镇上,读个小学一年级也算是有文化的人。

    她爸妈总是说他们那个时代的人都特别单纯,她就想说一个小学文化又没什么见识,还不是人家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他们根本就不懂,只能选择相信,还信的真真的。

    到了她那个年代,国家就开始计划生育了,那个时候人的思想是没有转变的,都还是出于多子多福的思想状态下,所以这个政策一出来,还是搞的鸡飞狗跳的。

    那时候的人们,服从党的命令已经刻进了骨子里,特别是党员,团员,一定要响应国家的号召,组织安排结婚就结婚,组织安排生娃就生娃。

    所以80年代的人们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都有独生子女光荣证。

    她老爸当兵回来之后被分到了供销社,供销社是养猪场,专门卖猪肉的,老妈是个普通的裁缝,跟着师傅学了几年的艺就开始单干了。

    那时候在供销社工作可是个铁饭碗了,还有比别人更多一点的粮票,因此她小时候过的不算差,隔三差五的还能吃上几口肉。

    随着供销社的发展,他们从乡镇搬到县城,她那时候太小,并不知道为什么爸爸总是住个一年半载就会搬家。

    最后终于定居在了一个小县城,单位给了一间40平左右的房子,只有居住权。

    她也在县城上起了小学,这个农村户口想要在县城里上学是要交借读费的,最后她爸爸省吃俭用,从牙缝中掏出的钱买了一个居名户口。

    没过几年,供销社垮台了,大量的员工失业,她爸爸也是其中一个,妈妈在家带娃一直没有工作,只靠那零零散散的帮人补衣服裤子挣的钱根本不够生活开销。

    由于经济的压力,两人还闹起了离婚,60年代的人那那么容易离婚,各种社会舆论和父母的强压下没离成。

    于是,她爸爸妈妈决定去更大的城市打工挣钱,而她就被留在了家里读书。

    那时候的她大概才上小学二年级,迫于无奈,只能让外婆从乡下来到县城给孙女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