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外卖小哥到文娱大佬 » 第三十一章 如约而至

第三十一章 如约而至

    距离直播活动还有一天,李天一来到了科技学院,今天来主要是搭建舞台等前期工作。

    而且今天搭建完毕后需要根据固定机位做需要的特效。

    还有调试灯光收音等设备。

    现在的科技学院虽然还没到开学的时候,但是已经有一些外省的学生已经来到了学校。

    看着大门打开,一辆辆卡车装着各种设备和物料开到了小湖边上,学生和教职工们也是纷纷前来围观,哪怕烈日当空也没能阻挡他们看热闹的心情。

    围观人群虽然不多,但是李天一还是找来了学校的保安部,临时安排机位保安大叔过来维持秩序。

    随着舞台的搭建,灯光架的架设,音响等物料就位,天也逐渐的黑了下来。

    开始测试灯光,因为李天一要求是让光线尽量的自然一点,不能显得太亮,而且舞台周围一圈是没有灯光架的,灯光只能从远处打过来。这也把灯光师好一阵为难,本来李天一准备找个吊车,掉一个大大的灯笼在舞台高出顶上。

    但是显然李天一还是小看了这位灯光师,他为李天一起码结余了一万元的开销,当即李天一就加上了他的飞信,表示准备挖他来自己的工作室,开出的待遇也是他目前的一倍。

    折让灯光师笑的工作都加快了几分。

    好不容易调整好各个灯光的参数,舞台上摆上围绕着指挥台的位置半圆弧的摆放座椅,预留出钢琴的位置。

    还在旁边预留了高度1米左右直径1.2米的绿色小台子,整个小舞台三层环形,李天一还给木质的台子贴上来假草皮。

    到时候特效里面这里就是青蛙的位置,当然哪怕直播的时候现场也是看不到有青蛙跳上去,而是通过特效让直播间的朋友看到。

    而二级即台阶还是蟋蟀的舞台。

    台子旁边是一个1米左右树枝的模型,这是给布谷鸟准备的。

    舞台的后面广告画面上方也用月球模型灯做了一个假的月亮,月光看起来很自然。

    而潘周聃和巫怀,就在舞台正前方架设起机位,准备先演练一番拍摄流程和用于特效合成画面。

    这次直播,李天一打算三个机位,一个是湖对岸的是由巫怀助理负责的固定1号机位,一个是就在舞台上边的巫怀亲自负责的近景2号机位,还有天空潘周聃负责的无人机拍摄3号机位。

    李天一作为这次转播的导演兼导播,会根据写好的镜头顺序切换画面,当然如果发生意外,他也会即使的切换到另外的镜头上救场。

    录音棚老周负责收音和转播信号这一块。

    为了保证直播不卡顿,李天一还单独找来了网络运营商,临时架设了一条千兆光纤。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明天。

    直播当天,下午3点,两辆大巴开进了学校。

    学生们已经知道了消息,这次并没有大惊小怪,只是都很期待晚上去看现场表演。

    大巴车停在湖边的一座食堂停下,所有的演奏家都拿着自己吃饭的家伙走了下来。

    当然一些大件由后面一辆货车拉着,钢琴,鼓之类的东西。

    所有人都进入了食堂,一边彩排一边等待晚上的演出。

    没办法山城这天气,如果现在出去,完全受不了这炎热。

    所以白天他们还是先呆在食堂排练,等太阳下山后再去舞台那里。

    而李天一此时却是带着大墨镜,坐在了提前准备好的导播台这里。

    看着电脑里面做完潘周聃他们加班弄出来的特效,李天一不得不感慨这一世的电脑技术果真牛逼。

    检查完毕,李天一也和众人也来到食堂等天黑。

    随着时间的逐渐逼近,莫名的李天一有了点紧张。

    逼近这算是自己主持过的最大场面的一次了。

    各个机位的调度关系到直播的画面效果,当然也许观众并不在乎一些细小的瑕疵,但是李天一自我要求是达到完美。

    看着20多个演奏家在摆弄自己的乐器,潘美琴还没换礼服而是在一旁教训着不知道怎么又惹到姐姐的潘周聃。

    巫怀正单手提着他的新摄像机检查擦拭,看着他那身腱子肉,提个三十多斤的摄像机跟玩一样,哪怕加上他身上的那套稳定装备,也没有让他感觉到压力的样子。

    李天一有点想明白了他为什么会练出一身腱子肉了,纯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大家都有事做,而只有李天一呆呆的看着众人发呆。

    “你在这干嘛?”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天一转过头,看到来人居然是宋茗,于是疑惑的说道“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回去等开学了吗?”

    宋茗听到李天一的问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说道“你什么意思啊,我一回到蜀都你们就玩的这么开心,我在山城的时候都没玩过,有这种好玩的事我怎么可能错过,所有我专门从蜀都赶过来的,今天我也要上去唱首歌,怎么样惊喜吧,哈哈~~”

    看着这位粗线条的妹子,李天一也是无语。

    只能是任由她了,让她去找冯团长和潘美琴说一下,加一个宋茗的《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dalen版就完事,这首歌本来就是潘美琴钢琴一件乐器伴奏。

    转眼时间来到了6点,太阳已经西斜,食堂里的众人开始忙碌起来,搬乐器的搬乐器,测试设备的再次测试。

    等这些忙完了,已经是七点,大家换好服装,准备再现场彩排一次。

    而这时,湖边已经围满了吃瓜群众,李天一只好拿出大声公大喊道“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拥挤,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演出拍摄,现场的保安请辛苦一下维持秩序,而且等会我希望大家能保持安静,这样大家都能听得到演奏,谢谢大家配合。”

    要不说都是高校年轻人呢,素质真的很好,一会后喧哗声就小了起来。

    在现场音响传出的声音掩盖之下,基本听不到杂音。

    匆匆排练一遍后,潘美琴就去换衣服,一些该上厕所的也抓紧时间。

    时间来到了7点50分。

    李天一打开了直播间。

    首先直播间观众看到的是无人机的画面,高空向下俯瞰,小湖,舞台,围观群众,学校环境趁着最后一缕阳光一一展现在各位观众面前。

    这也是李天一安排好的,毕竟答应为科技大学宣传一波,于是就直接提前10分钟,让直播间的观众先看看风景,哪怕已经快天黑,但是通过还不算太黑的光线,让这些画面有了一股别样的美感。

    “来了来了,你知道我这三天是怎么过的吗?”

    “提前10分钟,我比他们多赚了10分钟”

    “这里是哪里?看起来是学校”

    “没错,我还看见一个楼上有写的科技学院”

    “哇,是山城大学城的科技学院,我就在旁边,马上过去找我老公”

    “你们可真皮,什么老公,我想看我老婆,我老婆呢?摄像师你快拍我老婆”

    “臭不要脸的,明明是我老婆,摄像师别拍,不能让我老婆给别人看”

    直播间也是纷纷弹幕跟上,李天一见直播间人数还在飞快上涨中。

    1000…5000…20000…100000…

    不知不觉人数已经来到了170万+,看到直播间人数,李天一也是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接下来就看表演效果了。

    而这时舞台上的众人也是准备完毕。

    刚好天色也完全暗了下来。

    不过现在李天一还没喊开灯,这也是为了营造一股神秘感。

    “可以开始了,冯团,你准备。5…4…3…2…1,1号机位切入”随着立体那一按下开始。

    镜头已经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开始工作。

    第一个镜头,李天一给到了湖对岸的1号机位,随着灯光的亮起,1号镜头里逐渐出现了变亮的舞台和波光粼粼的湖面,镜头再由远到近的推进,直到刚好拍到舞台以及明月漏半边和一点点的湖面的时候停止。

    一时间直播间的弹幕也是纷纷发出。

    “这效果太棒了,他们真的不是电视台来的专业转播吗?”

    “牛逼了,天哥请是收下我的膝盖”

    李天一现在没工夫管这些弹幕,他现在是整个直播的指挥,不能有一丝分心。

    “2号准备,跟拍冯团,5…4…3…2…1切入”

    随着李天一的指挥,冯团长身穿高档西服,浑身上下打扮的一丝不苟,面带微笑,从台下朝着舞台中央指挥台走去。

    而巫怀则是身穿稳定器,架着摄像机跟拍。

    在冯团长走到指挥台旁的时候,巫怀又退回舞台边缘。

    而且镜头也切换到了1号,只见冯团长对着湖对面的观众和1号机位鞠了个躬。

    围观群众也是很给面子的响起了掌声。

    对观众行完礼,冯团长走上指挥台,拿起指挥棒。

    早已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演奏家们也不废话,随着冯团长重重的挥下指挥棒,一首经典交响乐响起。

    这是这一世本身就有的一首经典曲子。曲子随着各种乐器的加入表现出越加的激情澎湃,是完美开场表演曲目。

    “3号机位准备,5…4…3…1切入”

    3号是负责空中拍摄,也是提前就设计好的拍摄方案。

    现在的镜头里是围绕着舞台半旋转,把舞台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呈现在镜头前。

    看着整齐的拉动小提琴,抱着大提琴,吹着长笛的各个演奏家,在冯团长的指挥下,随着他的指挥棒和双手的翻飞,演奏出美妙而大气音乐。

    一时间,岸边的围观群众又是给出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