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落花谣 » 第十六章 茶具的心

第十六章 茶具的心

    今年夏天特别热,整个紫禁城日以继夜地笼罩在一种持续的酷热中,知了在树上不眠不休地鸣叫着,就连冰盆子也比往年用得厉害了许多。

    中午吃过饭,在白玉席子上躺了一会,只觉得身上黏腻,索性爬起来坐在窗边写字。

    康熙崇尚汉学,书法自然也不例外,一手董其昌字体饱满坚实,功力非凡。康熙对待皇子的学业堪称严苛,但是在书法上并不曾限制阿哥们在习字方向的选择,所以阿哥们的字体从汉唐到元明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如今从太子到十四,除了八阿哥外,众位阿哥的字都是不错的。

    不过若是比较起来,还是四阿哥的字最好。四阿哥打小就练董其昌字体的,年纪大些时又兼了赵孟頫之长。他做事坚韧踏实,习字亦不例外,经年累月,功力非凡,字是极俊挺洒脱的;除此之外,因和康熙走的是一路书法路线,还能仿写一手几乎可以乱真的康熙字体,这点更是深得康熙喜爱,早些年就被称赞笔法流畅,字体峻逸。我自幼长在康熙身边,又是跟着四阿哥写字,时日长了,赵董字体也是游刃有余,如今人们见了也都要夸几句的。

    才翻开赵孟頫的帖子刚刚临了几个字,听雪就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格格,您上次绘了花样送去官窑烧的那批茶具拿回来了,小太监等着您过目呢!”我闻言心中一喜,拔腿跑到前厅。小太监正捧着茶碗同望月说笑,见了我连忙放下茶碗行礼。

    我走到跟前仔细查看,一套孔雀蓝釉茶具手绘鹅黄色的叶子,配紫袍带玉石茶盘;一套淡绿青釉茶具手绘白墨兰,配青竹茶盘;还有一套是淡淡的黄釉茶具手绘白梅,配梅枝茶盘。三套茶具烧得火候都很恰当,花样绘得漂亮,釉也上得匀;将茶碗拿在手中一一把玩,手感细腻如玉,看着也是赏心悦目。

    我笑着谢过小太监,一面让望月送小太监出去,一面还冲她使了个眼色。望月何等聪明,回我浅浅一笑,向我拍了拍腰间的荷包。

    刚刚含笑转身,忽然听到望月和小太监请安的声音,接着是听雪。回头就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走进来。二人的脸都晒的有些发红,额上都是一层细密的汗,十三解了两颗扣子犹在喊热,还一个劲地拉着胸前的袍子;四阿哥却仍是穿戴地整整齐齐,眼睛是一潭墨色,只是嘴唇有些发白。

    四阿哥小时候中过暑,极怕暑气。我顿时心疼起来,一面吩咐听雪去倒凉茶找冰盆子,一面忍不住地念叨,“夏日里就数午后日头最毒,我这样不怕热的人都躲在屋里;你们这么怕热倒在这伏天日头下赶路,中了暑可怎么好!”

    十三闻言挑眉一笑,道,“花楹妹妹,怕热中暑的人明明就只四哥,怎么硬要拉上我。不过我是不乐意走这一遭的,只是四哥今个竟不怕热,说昨日没来,拖着我非来不可。”

    我的心因十三的话而微微发颤,下意识地看了看四阿哥。他正似笑非笑地盯着我,我尴尬地笑了一下,死命地剜了十三一眼。十三毫不在意,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便大声赞道,“真是好茶,又清凉,怎么弄的,竟比别处的茶清凉这许多?”

    清凉的茶自然是早晨就悉心准备好,静静地沉在寂寞的井里,等待着那饮茶之人……我微微一笑,竟不知该不该说,却还是开了口,“这个简单,我早晨起来把茶沏好,让丫头们浸在井里存着便是。”十三点点头,深深凝视着我,“最是消暑了。”

    看着十三的亮晶晶的眼睛,我心里一酸,立时眼眶都有些热了,忙转开脸去。十三打小就跟四阿哥亲近,六岁那年便奉康熙命跟着四阿哥学数学,敏妃逝世后又由德妃照顾,两人就更加亲厚。因为四阿哥的关系,我和十三打小一起长大,极是要好的。我看着他从个不懂事的孩子长成了如今这个挺拔英俊,才华横溢,颇受康熙疼爱的青年,想必他看我亦是如此。我总觉得我的心思十三是明了的,他有时候看着我的目光很忧伤,含着隐隐的心疼,我就知道十三是懂的。可是四阿哥呢?他到底懂还是不懂,或者,他究竟愿不愿意懂?

    我正在心里和自己计较着,却见四阿哥放下手中的茶碗踱到桌前,静静地看着三套茶具。默了一会,忽然紧紧盯着我,墨黑的眼睛像钉子一样钉在我心上。我看着他有些锐利的眼神,轻轻垂下眼睑,心里的委屈忽然短短长长地交错起来。

    十三也走了过了,见我们都默着,忙在一旁道,“谁给你弄来这么雅致的茶具?真真七窍玲珑心。”我抬眸看向十三,他笑睨着我,神色欢悦,眼里却无比心疼。四阿哥喜欢梅花、兰花,我知道,十三自然也是知道的。

    我心里忧伤,却也不愿想,便笑看着他们二人开口,“皇上喜欢大红袍,孔雀蓝那套我要送去李公公那边的。淡绿淡黄两套留着给我的龙井,夏日里赏着墨兰用绿的品茶,冬日里赏着白梅用黄的喝茶,且让我做茶圣吧。”

    四阿哥听我说话,仍是盯着我,神情有些悲喜莫辨;十三也是神情复杂,半晌呵呵一笑,“怨不得皇阿玛近年来越发疼你。四哥,那我们可要常来蹭茶了。”

    四阿哥神色已经缓了过来,只是淡淡一笑,脸上再看不出一点情绪。

    ……

    时光在我的心思短短长长交错间滑过,转眼就又是春节了。

    除夕这日宫里按惯例是从大清早起就熙熙攘攘手忙脚乱的。

    刚起床弄梅小筑里就闹哄哄的。先是乾清宫的小太监来赐福,康熙每年除夕都会亲自写福字,这样的殊荣却不是人人都有,只有受重视恩宠的人才能被赏到。我才恭恭敬敬地跪地谢了恩,将福字端端正正的贴在前厅,德妃那边又派了小太监来赏东西,接着各宫娘娘的赏赐也陆陆续续地到了,一时间可谓人仰马翻。好不容易应付完各宫娘娘们的赏赐,又有小太监跑进来传旨,说晚上康熙在乾清宫赐宴。这除夕的赐宴虽说是家宴,却是极重要的,各宫娘娘,皇子及家眷都要参加,再就是少数像我这样和”家”字搭不上边却圣眷极隆的人。

    我端坐在镜前发愣,由着望月听雪带着小丫头们忙忙碌碌了小半天方才大功告成。慢慢地起身,仔细端详着镜子里的人。水红缎裙,领口和袖口都是鹅黄底绣花金丝滚边,外面套着大红的缎子夹袄,领口肩头都上了白色貂毛,十分喜庆;头发以小碎花簪子绾起,插了珍珠簪子,耳边留着小辫子,俏丽清新。我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笑,唇红齿白,眼睛乌黑明亮,忧伤却隐约可见。

    到了乾清宫,处处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处处锦衣玉食,笑语嫣然。

    我寻来寻去,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位子。正纳闷间,忽然看到怡宁对着我招手,我便微笑着走过去。怡宁笑道,“在哪找呢,这不是你的位子?”我吃了一惊,这才发现自己的位子竟与几位康熙最疼爱的公主排在一起。康熙疼我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想到往年我都跟旁系的格格们塞在一起,今年这座位安排得就太过蹊跷。

    跟另外几位公主行了礼坐下身来,却是坐立不安。怡宁笑着拉住我的手,附在我耳边悄悄道,“我猜你要做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媳妇了。”

    我的心里又不可控制地浮现出了四阿哥清淡俊逸的样子,脸上腾的就烧了起来,悄悄拗了怡宁一把。怡宁看着我的脸有些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睛里立刻盈满了亮晶晶的喜悦,凑近我低声问,“一定有个人,是我哥吗?”

    我吃了一惊,待要解释却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便故作正经地转头。眼睛有些不由自主地瞟向门口,四阿哥怎么还不来呢?可是望向门口,我却忽然呆住了,舜安彦和九格格走了进来,两人正相携着同阿哥格格们打招呼,都是温然含笑的样子,和谐至极。我心里沉了沉,转头看向怡宁,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脸色有些发白。

    “九姐,九姐夫。”怡宁忽然站起身来,快速走过去招呼他们;我心里一惊,急忙起身赶上怡宁的步子。怡宁白皙的脸上有淡淡的红晕,微笑着看着眼前的伉俪。舜安彦稍稍与九格格拉开了距离,眼睛直直盯着怡宁,眼神里隐约交织着依恋和痛苦。

    怡宁也有些痴了,只是呆呆地立着不语,两眼望向舜安彦,依旧满面笑容。我看到这幅场景几乎吓掉了魂,正准备找了借口拉怡宁离开,九格格忽然亲热地挽住我和怡宁,微侧了脸,笑睨着舜安彦道,“额驸,这是我最疼爱的妹妹,这是四哥最疼爱的妹妹,你可见过?”

    九格格怡欣的声音清脆而温婉,像一阵清风吹进了这个混乱的角落。舜安彦有些茫然地看了九格格一眼,才渐渐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道,“见过的,只是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