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落花谣 » 第三十五章 惘然

第三十五章 惘然

    桂子无香,***落英,满目疮痍。

    林先生似乎也知道了我和胤禛的事情,先生没有对我说什么,只是望着我的眼睛里有分说不清楚的痛惜,我还注意到先生和胤禛的交谈也明显多了起来。

    天气渐渐转凉,无情而肃杀的漫长冬日一天又一天,一点一点侵蚀着我萎缩的心。自打康熙指婚后,全府上下就忙碌起来,整日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连春节都是尽量地潦草应付。

    三更已过,我躺在床上却没有一点睡意。风渐渐大了起来,屋外的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接着便是淅淅沥沥的雨声。

    我躲在暖和的被窝里,睁着眼睛听着屋外的声音。明日除夕,日子一天天过去,离出阁会越来越近吧?

    我的心忽然剧烈地痛起来,眼泪在漆黑的夜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湿了整个脸颊。我从床上爬起来,披着衣服蹑手蹑脚地走出屋子。

    风很大,夹杂着冰冷的雪粒飘到我的脸上。我打了个寒战,慢慢走到廊檐下一把椅子上坐下来。抬头看看天,一片浓浓的黑色,没有月亮,连星辰也被云曾若有若无地遮蔽着,无力地泛着幽暗的光。

    我叹了口气,眼睛里含着泪,满脑子都是胤禛。他墨黑的眼睛,他刀削般直挺的鼻子,他总是紧抿着的薄唇,他冰冷而灼热的怀抱……这些是我此生都不能再拥有的!

    身上忽然披了件披风,我回头,原来望月不知何时站在身后。

    “格格……”她叫了一声,眼泪从脸颊上迅速滑了下来。我拉住她的手,安抚地笑笑,“别担心,日子总要过下去的。”

    望月忽然抱住我,伏在我的肩头啜泣不已。我轻轻抚着她披散在肩头的长发,锦缎一般的柔滑稍稍熨平了方才的伤痛,就这样吧,这是我的命。

    第二日起来,我们谁也没有说起夜里的事情,所有的人在除夕这天都喜上眉梢。

    我站在镜前,看着自己身上大红色的锦缎裙子,袖口的朵朵牡丹让我想起指婚那天,那个欣喜羞涩的自己。

    听雪和望月还在绣幅好大的塞外风光,白色的锦缎上起伏的草泛着冷冷的光泽。

    我只看着她们绣,也不说什么,有些事情说得太明白反而徒增伤感,就让她们欢欢喜喜地替我准备嫁妆吧。

    康熙四十二年春节,整个府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除了我。

    春节刚过,就出了一件大事。

    夜里开始下雪,直到用了午膳才停下来。我见地上雪积得厚,便穿着红色的鼠毛里斗篷抱着暖炉在雪地里慢慢地走。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我转过头,正看到阿玛小跑着从书房里出来,一面整理着头上的顶戴,一面同一位大臣说着什么,言语间不断出现“索相”二字。

    我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很久。

    晚上阿玛在书房告诉我,太子叔伯索额图因涉嫌谋逆而被关押。许是我自小长在宫里,朝廷上的事阿玛并不特意对我隐瞒,反而常常询问我的看法。

    “那太子怎样呢?”我问阿玛,阿玛摇了摇头,显然也不是很明白康熙的用意,思索了半天才道,“说喜欢也不喜欢,说不喜欢却又一意维护,叫咱们无从揣测……”

    我也有些困惑,康熙的处理有些自相矛盾。其实在这样的帝王手下做臣子,能像索额图和明珠这样做个权臣就已经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了。太子手里没有兵权,我想索额图胆子再大也不敢谋逆,如果康熙真的信任太子,就不应该动索额图;现在既然关押了索额图,那便是要坐实他们企图谋逆的事情,可是康熙对太子却连一声责斥都没有,哪有臣子谋逆作为主角的太子反而没有任何事情的?

    太子立于康熙十四年,是孝诚仁皇后的遗子,自幼受到康熙特别的钟爱关怀,由康熙躬亲抚育,吃穿用度一切礼仪都在众位阿哥之上。太子很小的时候康熙就亲自教导,稍大些更是指派了德高望重的张英、李光地、熊赐履出任太子之师。我很小时就知道太子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骑射娴熟,文采出众。

    可惜的是太子身边似乎一直有许多小人,或者是他本身就喜欢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康熙的精心培育似乎总抵不过身边人的教唆。太子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骄纵和暴戾,动辄打骂随从。康熙是个仁厚的人,自然看不惯太子这样的举动,责斥和喝骂也渐渐多了起来。

    康熙身边每日里不知有多少双察言观色的眼睛,时日一久,举朝上下对康熙的态度都略有所悟,加之太子于朝中确时有暴虐行为,便渐渐形成了倒*。

    康熙二十七年以明珠为首的大阿哥党公然与索额图为首的*对立,康熙为维护太子地位只能忍痛罢免明珠。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在亲征噶尔丹的归途中生了病,因想念太子,特召他至行宫。岂知太子在行宫侍疾时竟毫无忧色;康熙大怒,言太子绝无忠君爱父之念,实属不孝;后又怒遣太子先归,父子关系与其时便更为不融。如今又出了索额图谋逆之事,康熙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

    但是失望归失望,太子仍旧是康熙的太子,那个被皇上躬亲抚育的孩子。我忽然想起来早两年林先生对我说过的话,康熙是希望太子能过成为一个优秀的守成帝王,所有的阿哥们做太子的良臣辅弼,而明君和贤臣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

    于是我轻轻开口,对阿玛道,“皇上只是不喜欢太子和索额图走得太近,可是却很疼爱太子……皇上不喜欢外戚专权,看看佟家就知道了,所以舜安彦……只能是第二个纳兰容若。”

    阿玛点点头,似乎也认可我这样的说法,可是沉思了一阵又道,“但是看皇上的样子,似乎很欣赏八阿哥……万一,皇上日后另立储君,咱们的动作就太慢了。”

    我默然,最近朝中确实流传着康熙意欲废黜太子,另立储君的传言。而就在太子日薄西山的时候,八阿哥却是悄无声息地在满朝文武中赢得一片赞誉,虽是年纪不大,出生亦不高,礼贤下士却是极有名的,就连自视颇高江南文人多也谓之贤王;裕亲王也曾在康熙面前赞扬胤禩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朝中大臣分成两股势力,如今两股势力正在角逐,加上大阿哥并未以明珠之事为戒,上窜下跳,局势已是乱成一锅粥了。而我的阿玛,显然也有些焦躁,极力地想从康熙的言行举止中分辨出些什么。

    可是我却记得先生对八阿哥的评价,便摇着头道,“话虽这样说,可是皇上毕竟什么也没说……阿玛,在皇上做决定前忠心的臣子是不应该做任何决定的,您,到底是谁的臣子?”

    阿玛神色一凛,有些肃然地看着我,半晌又慢慢笑了,“果然是花楹说得对,咱们自然是皇上的臣子,管他们怎么闹!”说到这里阿玛的眼神越发赞赏起来,“你到底是长在宫里,又受教于林先生……林先生,唉,他若肯做阿玛的幕僚,阿玛真是求之不得啊!”

    阿玛的言语中流露出遗憾,我淡淡地笑笑,林先生连入朝为官都不屑,更何况是做幕僚呢?我起身向阿玛告退,路过林先生的书房时,先生的书房里仍旧点着灯。我不禁有些惘然,是啊,像先生这样,他到底想要什么呢,难道真的就仅仅是教导我这样一个女学生吗?

    ……

    每日府里人来人往,我细细地分辨着,好几个都是各位皇子的门人清客,可是阿玛确实岿然不动,脸上都是一样温和恭敬的笑意,却并不倒向任何一个皇子一边。但是我还是隐约猜到事情的严重,因为没人的时候阿玛总是神色匆匆,不苟言笑的样子。

    这样的环境中我忽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我希望出事!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时我也吓了一跳,掰断了手中的梅枝,发出一声脆响。是啊,如果真的想阿玛说的那样,发生了所谓的“大事”,那康熙也许就顾不上我的婚事,说不定我还可以摆脱这尴尬的指婚!

    我静静地等着,心里热切地盼望着局势越乱越好。

    日也盼,夜也盼。可是等到春暖花开,就要望穿秋水的时候,气氛却悄无声息地和缓下来。太子仍旧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八阿哥仍旧温润如水,礼贤下士;阿玛又开始关心我的婚事,我渐渐绝望。

    【继续努力去了,一周的签约榜即将结束,明天特别献上早晚两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