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下无残 » 第十八章 挺身而出

第十八章 挺身而出

    《世纪生命延长委员会》的学术交流会是在酒店的一个会议厅进行的,参加的生物界的有关科技人员、记者以及与之有联系的相关公司的人员达二百多人。由于徐清丽团队在《生命》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已然引起同行们的广泛关注,而徐清丽又被会议安排第一个发言,因此会议厅内座无虚席。

    秘书长凯瑟琳娜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女士们,先生们:我代表<世纪生命延长委员会>的全体成员热烈欢迎各位莅临本次会议,相信由于大家的参与,我们的这次学术交流会一定会开得成功而又精彩。

    在座所有的人一定都知道,在当前的世界上,大约有三千余因患不治之症,等待未来治疗技术成熟的的冷冻人,有的已经被冷冻了数十年,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个解冻后成活的先例。但是,徐清丽教授却首次完成了将脑死亡的患者冷冻十二年之后,将其解冻并给他置换了克隆的大脑,成功地使他复活,这无疑是伟大的科学创举,她给我们生物科学界开辟了光辉的前景。现在我十分荣幸地告诉大家,徐清丽教授也来到我们的这次会议上了。”

    会议厅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但是。”凯瑟琳娜却话锋一转,说:“在隆重邀请徐清丽教授做报告之前,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消息。就在前天,著名的模特丽娜曾因为车祸几乎失去了她的生命,恰好在现场的徐清丽教授立即对她进行抢救,使她及时恢复了呼吸和心跳,并及时送她到了医院,挽救了丽娜的生命。我相信,在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为这种伟大的救死扶伤精神而感动,也为我们的这次会议增添了光彩。”

    会议厅里响起的掌声更加热烈了。就在凯瑟琳娜吊足了大家胃口时,她宣布:“下面,我荣幸地邀请徐清丽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在掌声中走上讲台的徐清丽赧然地笑着,连连鞠躬,谦虚地用流利的英语说:“秘书长太热情了,对我们的评价也太高了,让我和我的同事真有些招架不住了。实际上,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做的分内事情。”

    她如此谦虚的开头语,反而赢得又一波热烈的掌声。随后她开始了学术演讲,介绍甄涛从脑死亡开始,到冷冻、解冻和置换克隆大脑的整个过程。她清秀的脸容严肃而又认真,像讲述别人的事情一样,语气特别地平静,然而却吸引得与会人员都听得十分专注,每到关键之处都能引起人们共鸣般的回应。

    她一边讲述一边通过投影机放射图像配合说明。她首先放映在屏幕上的是甄涛脑死亡前后的两张照片,前一张英俊帅气,青春四溢,笑容充满了天真和对未来的憧憬。后一张则是浑身擦伤,人已像死去的照片,两厢对比,让人们禁不住地哀叹了一声。

    下面坐在甄涛旁边听报告的温妮,看到照片似有发现,疑惑地侧脸看着甄涛小心地问道:“那是不是你啊?”

    甄涛把脸扭到另一边躲着她说:“不是。”

    温妮半信半疑。

    当甄涛被冷冻起来,那蓝幽幽的半透明的身体和像似敷上了一层冰霜的容颜映射出来以后,温妮和许多人一样都惊骇得“啊”地叫了出来,但是很快便紧张地变得一声不响了,期待着下一步的结果。甄涛也是第一次看见自己当时的情景,心中无比震撼,心潮滚滚。

    在徐清丽继续平静地介绍中,屏幕上跳出了娃娃脸上满是笑容的闵延生头像,只听徐清丽介绍说:“他是一位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双科博士,是他的纳米机器人使我们对甄涛大脑的复制在多次失败后取得了成功,他是我们团队解冻冷冻人和克隆大脑成功的功臣。”

    人们不自觉地为闵延生鼓起掌来。温妮也兴奋地一边鼓掌一边跟甄涛说:“他能让纳米机器人去工作,他简直就是一位魔术师。”

    甄涛也赞美地说:“他比大变活人的魔术师还要魔幻,因为他能让死去的人转活。”

    随着徐清丽的讲述,一个大“胶囊”似的冷冻装置被推到了手术室,开始了解冻和置换大脑的手术过程,温妮与许多人一样,像看惊险电影大片一样,双手紧握,紧张得屏住呼吸。

    终于,人们在屏幕上看到了那象征和证明生命已经复活的心脏跳动的红色曲线,宣示着解冻和置换大脑手术的成功。全场与会人员一致起立鼓掌,祝贺这世界级的科技重大突破,祝贺徐清丽及她的团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掌声在徐清丽回到自己的座位时仍然经久不息,徐清丽只得一再站起来鞠躬表示感谢。直到凯瑟琳娜走到了讲台前,掌声才渐渐地平息。凯瑟琳娜说:“从各位女士和先生们的掌声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徐清丽教授和她的团队是多么的出众,他们的成绩是多么的伟大,让我们再次对徐清丽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

    当大家的掌声落下后,她从兜里掏出了几张纸条说:“在徐清丽教授演讲的时候,我收到了不少与会人员传上来的纸条,其中许多纸条要求说,希望能够看见这位已然解冻的复活人,徐教授能不能让他站到这里来满足大家的要求?”

    思想毫无准备的徐清丽被问得不由怔住,过了好一会,才扫了甄涛一眼,说:“对不起,秘书长,我不能同意这样的要求。”

    凯瑟琳娜失望地问:“为什么?”

    徐清丽说:“因为我不想让他像展品一样在众人面前展示,我有权利维护他的尊严。”

    凯瑟琳娜只得无奈地说:“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

    徐清丽的演讲十分轰动,但是也留下了不能让大家看到复活人的遗憾。随着会后人们的议论纷纷,这个遗憾却发酵起来,出现了各种意见甚至是极其负面的看法。这些意见集中到秘书长凯瑟琳娜以后,她感到事情有些严重,不得不与徐清丽谈谈了。她让温妮把她带到了徐清丽的房间,作为秘书长这样做,自然是有所求的意思。与徐清丽说了几句客气话后,她便直入主题,说:“徐教授,你的演讲十分成功,对你和你的团队取得的成就我个人十分钦佩。但是下边的一些风言风语可能你也有所耳闻了,我作为秘书长不得不正视,因为我希望我们的这次会议能够开得完美,不要留下任何遗憾,更不能发生使人不愉快的事情。所以请你再考虑一下,能不能让甄涛出面解释一下人们心中的疑问?”

    徐清丽心里很生气,但是凯瑟琳娜和温妮是绝对看不出来的,只见她脸色平静地说:“甄涛是人,他有做人的尊严,我把他像展品一样地推出去,就是对他的不尊重。秘书长,你这是一道很难的题目呢。”

    凯瑟琳娜为难地说:“应该说,有些人并无恶意,他们只是对甄涛这样的复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有些人怀疑你的报告的真实性,对此我也是非常气愤的,但是要是不通过甄涛出面来证明他们的错误,那影响将是非常恶劣的啊。”

    徐清丽辩驳说:“我用了那么多的照片和图像配合我的讲解,难道这些也是不真实的吗?”

    凯瑟琳娜无奈地说:“可有的人说,现在的技术可以制造出任何照片和图像。”

    几天里对徐清丽和甄涛已有好感的温妮,此时愤愤不平地说:“他们这样怀疑徐教授真是太过分了,要知道徐教授根本不认识丽娜,但是在半路上看见几乎死去的丽娜,不顾一切施救,还亲自把她送到了医院,心地这样善良的人能够作弊吗?简直是岂有此理!”

    凯瑟琳娜说:“温妮,你不要意气用事,关键是我们要拿出事实来反驳他们。”

    徐清丽说:“如果让甄涛出面做证明,他们就不会怀疑了吗?对于不怀好意的人,他们总会编造出新的理由来攻击和污蔑你的。”

    温妮依然气不平地说:“心理阴暗的人总以为别人的心理也是阴暗的。特别是个别小报的记者,总是喜欢无事生非,编造出所谓的轰动新闻,吸引读者的眼球,好让自己出名。”

    就在这时,甄涛敲门走了进来。他好像已经完全了解了事情的由来似的说:“我已经听到了外面人们的议论,你们现在一定是在讨论让不让我出面作证的问题。我觉得我应该去跟大家说明一下。”

    温妮不由惊愕得“啊”了一声,她对甄涛的猜测这时终于得到了证实,三天来和她在一起的甄涛竟是徐清丽报告中那个曾经脑死亡的人,那个被冷冻成蓝幽幽的玻璃人,现在他却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眼前,温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她的眼睛不住地在甄涛脸上身上打转,像似在观看一个世界奇迹。

    徐清丽对甄涛的主动请缨很不满意,非常武断地说:“你不许去。”

    她的语气虽然严厉,但是甄涛内心里却感到无限的温暖,因为他知道,徐清丽是在竭力地保护他,但是在徐清丽的科技成果遭到质疑甚至是肆意污蔑的时候,自己因为这项科技成果而复活的人不能挺身而出,他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内心将永远不会安宁。

    甄涛坚决地说:“不,我要去。只有我去才能化解他们的误解,才能证明让我复活的科学技术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伟大。”

    徐清丽知道,甄涛要竭力地保护自己。十多年里,她在科研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尽管有自己的团队在辅助,但是她内心里始终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现在甄涛的挺身而出,让他像似有了保护人,有了靠山,一股暖流忽然从徐清丽的心间流过,感到了无限的温暖。

    凯瑟琳娜对甄涛的自告奋勇非常高兴,但是她还是礼貌地问道:“徐教授,你看可以吗?”

    徐清丽却担心地问甄涛:“你行吗?要知道,你面对的不只是我们的同行,还有好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呢,他们可是什么千奇百怪的问题都会提出来的。”

    甄涛信心满满,但却谦虚地说:“我还是想试一试。”

    凯瑟琳娜高兴地双手一拍,说:“哦,太好了。我现在就去安排答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