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梁皇 » 第二十三章:招贤榜

第二十三章:招贤榜

    回到太守府,齐梁就睡下了,现在已经很晚了,折腾了那么些东西,他自己也困得不行。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齐梁就思考了一下,目前已经拿下整个上谷郡。

    地盘虽然大了,但自己的军队却也被分散拖在了各处。朝廷大军还有几天就会到达上谷郡,集结军队势在必行。

    而已经占领的上谷郡各县,如今却没有执政一城的人选及各县的治安队。

    想了想后,齐梁也想到了一个办法来,

    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健壮守军作为新恶魔战士的兵源,剩余的守军以及各县县令直接回愿县城当官及管理治安。

    当然,各县令得事先压往时空山,心灵烙印一下才行,至于那治安队,就让自己的县令们管了。

    理清楚了思绪后,齐梁便安排人手前往各县下令去了。

    各县恶魔军,每县只留二百人,其余恶魔战士以及预备军与县令同时前往上谷郡城,而预留下的两百恶魔战士,需在县令返回时移交县权,并返回上谷城。

    处理了事情之后,齐梁还是觉得这城主的人手储备太少,如果每次都这样安排原县令担任,要是遇到大奸大恶之人时,又该安排谁去担任。

    思前想后,齐梁双眼亮了亮,心中觉得不如自己发布一个招贤榜出去,让全天下寒门子弟都知道,反正自己这反贼的名头全天下都知道了。

    另外,自己在朝廷大军到来前发布,这说明自己有底气不是,说不定在自己摆平朝廷大军之后,还真会有人前来投靠呢!

    如今的齐梁,手握大军二万余人,只要大汉朝廷不发疯一次性调集三十万以上的军队,齐梁都不怕。

    想明白后,齐梁嘿嘿笑了起来,思考着要不要自己出手以现代文弄这个招贤榜的。

    但最后齐梁还是甩了甩这不切实际的想法,要知道,这古代读书人不拘一格的人很少,固执己见的人却很多。

    还是得想怎么让招贤榜充满文人的文气,让吸引力达到最大。

    而要想招贤榜吸引力够大,那就只有现实世界无所不能的百度了,

    想到此,齐梁就回了一趟现实世界,左右查找了几篇,终于找到一篇适合的,

    但里面的内容也有些地方需要改动一下。

    招贤榜

    汉建以久,舟朽其木而枯。

    世大以长,民枯其骨已折。

    汉建,以民为本,重族而其长,本末倒置呼!

    先贤者其贤,后秀厉其本,大厦之将倾。

    巢之将散!明者当其起,修卧已朽塌。

    苦读寒窗书,背月空悲叹,不孝己身无面颜,子父其年更一年,白发似思胜白雪,可叹其道路已断。

    齐梁苦思冥想,都快挠破头皮了才确定下来这招贤榜的前一段。

    但他也有点担心,因为这段话着实有点伤世家大族及大汉天子刘家了。

    什么先贤者贤,后秀历其本,这典型的就是在骂大汉天子作为后起之秀,不学先辈开疆扩土,却将屠刀用来暂刘家天下的根基。

    而世大以长,民枯其骨已折。

    这就有点得罪所有世家大族了,世家做大,时间已经很长久了,久得百姓的肩梁骨都已经折了下去。

    齐梁却觉得自己不得不这么写,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还有世家大族本质是好的,那么以后敌对与不敌对,就很好看出来了。

    这一得罪刘家,二得罪世家,可以让不少寒门子弟明白过来,他齐梁敢做敢为,顶天立地。

    接下来,齐梁就又开始思考起招贤榜的下文了,这下文就是招贤榜真正之所在,写得好与不好就看这下文文字功底了。

    思虑良久,齐梁才下笔写道:

    众知上谷以叛,未知叛之由。

    今有上官拦道,又有外族复年而扰,民其以心死,何不白身修白城。

    志出新朝步新儿,临难尤撞来世身。

    其愿!民起掘磊筑己身。

    又愿!有士诚程其一心。

    再愿!为民为己为汉城。

    公元一八三年十二月初九

    上谷城特招。

    放下笔,齐梁看着招贤榜,文字虽短,但精辟易懂,且其中埋有另人心潮澎湃的短句,想来只要有人知道,而那人还有热血,就不会不将招贤榜放在心中。

    拿起纸张来,齐梁左右看了看,想不到自己这文字功底还是不错的。

    相比较古招贤榜的不同,齐梁所写的这个招贤榜简短而精要,古招贤榜,没有几千字,写招贤榜的人都会痛恨自己文采太过缺乏了。

    满意的点了点头后,齐梁便叫来了护卫,将招贤榜拿出去找人抄录,抄录好后,会派专人奔赴附近几个州贴小广告。

    正事处理完毕,齐梁看了看艳阳,这种天气正适合约女朋友出去踏青钓鱼打野……。

    齐梁不知道,当护卫拿着招贤榜出去后,就找了几个教书先生,让其帮忙抄录一下。

    却没想到的是,教书先生们看着招贤榜齐齐惊呼了起来。

    “这这这,这是造反,造反啊!”

    “不错,我等生于大汉,怎可冒天下之大不违助纣为虐呢”

    有年长的教书先生吹胡子瞪眼,就差破口大骂了。

    与这些年老教书先生不同,其中几个年轻一点的却看得双眼放光,

    其中一位更是暴躁脾气,直接指着老教书先生吼道:

    “助纣为虐个屁,你等靠着教书育人是不愁吃喝,难道你们眼睛瞎吗?平民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心里没点数吗?”

    “不错,衣不附体霜冻寒,食不果腹路边骨,这就是我汉人百姓啊!

    可你们看到没有,那些世家大族,又是什么生活,以鱼肉为食,以平民取乐,以调戏良家妇女为消遣,可以说简直是畜生不如”

    有年轻的教书先生接口道。

    刚才说助纣为虐的两个年老者也不说话了,年轻人说的话,他们都知道,但他们更知道保身保家一世平。

    他们已经没有了年轻人该有的热血了。

    “至从那些黑甲军进城以来,除了巡逻抓犯事者,他们对我等百姓秋毫无犯。

    后面更是打世族分田地,降税收,让百姓有衣穿,有地种,有饭吃,我等,当感恩!”

    “不错,当感恩!各位,将招贤榜抄录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