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国长风 » 第四章 家贼难防

第四章 家贼难防

    本来,何伯并未指望这位年幼的二公子,能在这件连他都束手无策的事情上给出个什么章程。之所以请他来,也仅是尽到以奴侍主的本分而已。

    何伯心中早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开始寻思起数年前从王太医那里讨来的那颗怯命丹,自己放在了哪里。他决定,万一王妃因这药引缺失而有什么不测,那自己便先服了丹药,在丞相回来前,以死谢罪。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端坐于书案后的高洋,在听完他的禀报之后,竟是毫无慌乱之色,只是将小小的眉头皱起,良久一语不发,陷入了深思之中。

    半晌之后,高洋吩咐人,将高老实提来。

    面对着小主,高老实更是哭得撕心裂肺,却被高洋厉声喝止。

    待他安静了,高洋才冷静的开口,一连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府库的钥匙他平日是如何保管的,还有没有其他人有机会接触?

    第二、除调取库藏外,这库门是否还会因其他原因开启?

    第三、让他仔细回忆,在这一年内,他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反常或奇怪的事情?

    高老实闻言,这才清醒了些,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嘴里碎碎念着,仔细回忆了许久,才嗫嚅回话:

    这府库共有一个大门和五间库房门,他手上的钥匙一共只有这六把,是他平日视若比性命都重要的东西。

    多年来,这六把钥匙他一直都是以细链悬于胸前,藏在衣中,须臾不离身。一般人连见都不可能见到,更不可能有人能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钥匙。

    而府库各库房的大门,除了调取之外,也只有纳宝时才会开启,说白了就是要开门往里面存东西。

    不过,在存放新宝时,一般都是他亲自放入,即便是东西沉重,需人帮手,每次最多也只能有两名库役小厮入内,且必须都在他的全程监管之下,出门时还要仔细搜身。更为重要的是,每次纳宝,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库房的,离开前还要将所在库房藏品逐一清点核对一番。

    至于奇怪反常的事情,高老实是实在想不出来了。

    “家贼难防啊!”

    听完高老实的回复,思考半晌之后,高洋才叹息了一声。

    何伯心下一紧,正欲开口询问,却被高洋抬起小手制止。

    随后,他招手将何伯唤至身边,低声在何伯耳边吩附:

    第一、即刻起,封闭全府,任何人不得进出;

    第二、将家在郡内,每月都按期回家的仆役找出来,随便找个理由,先将这些人集中看管起来;

    第三、速派侍卫在郡内逐一寻访这些人的家人,并将近年来家中有人生病的仆役,一律单独关押;

    第四、由何伯亲自去一趟渤海郡府衙,将这件事告知他的堂叔——渤海太守高禾,并请他速派衙门的审讯高手入府。

    何伯听罢,好似第一次认识这位二公子一般。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年仅七岁,平日不甚出奇的孩子,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理清了事情主次,而且还真的能拿出一番像样的主意,里面还藏了不少明的暗的心思,就连安排他亲自去面见太守高禾,也是暗存了要借他这位王府大总管之势镇场的心思,内心不免感到震惊。

    此时一抬头,他才发现,对面端坐在书案后的小高洋,竟也正面沉似水的盯着他,一动不动,似乎要看到他的心里去。

    那一刻,何伯突然有些恍惚,感觉面前这少年的眼神,让他似曾相识。

    直到在何伯的眼中,这孩子的双目,渐渐与记忆中高丞相年轻时仗刀而座时的神容合二为一,他的心中才突然猛的一颤,顿时明白了这熟悉之感来自何处,不自觉的便低下头去,郑重的伏地领命,竟是不自觉的有意避开了这孩子的目光。

    很快,太守高禾便带着大批差役进了王府。

    有了府衙审案高手的介入,加上高洋前期的布置,案子很快便破了。

    何伯随后来向高洋禀报:一切正如他所料,盗须之事果然是府库一名叫吴鑫的库役所为。

    这吴鑫今年十九,来王府干了也有七、八年了,一直规矩得很。

    吴鑫的兄长原是高丞相帐下一名锐卒,早年在一次溃败中,临危受命,做了高丞相替身,战死阵前。家中,只余下了当时尚幼的吴鑫和老娘相依度日。

    一年后,高丞相功成,封王拜相后,专门着人从乡下寻来吴鑫母子,将他们安置在渤海郡城内,并将少年吴鑫接入王府,赏了个库役的轻松差使,管他吃住,每月还有不少的俸钱可拿,足够这对母子衣食无忧。

    在王府的这几年,吴鑫一直为人谦和,办事小心谨慎,对老母又极是孝顺,因此深得库房管事高老实的照顾。

    当差役们找到吴鑫时,他所交待的盗参原因与过程,则令人震惊与扼腕。

    原来,一年前,吴鑫老母突然病危,卧床不起,神志不清。吴鑫得到消息后,慌忙告假回家,又花钱雇了车,从城内最大的药铺请来已花甲之年的坐馆名医为母诊病。

    却没想到老郎中来到吴家,为吴母把完脉之后,却是默然长叹。

    他皱眉沉思了半晌,又抬眼看了看吴鑫家简陋的情状,思忖良久,开下了一剂药方,并对吴鑫坦言:此方救不了吴母的性命,但能使老人略减少些痛苦,还是赶紧准备后事吧。

    此言听在吴鑫耳中,不啻晴天霹雳,当即浑身冰凉,放声恸哭起来,他抱着老郎中的腿苦苦哀求,

    见这衣着整洁的大小伙子,跪在自己脚前哭得不成人形,连额头都磕出了血,那老郎中也是动容。最终,被吴鑫缠的没有办法,这位老郎中犹豫良久,才终于对吴鑫详细讲述了吴母的病因真情:

    原来,吴母之病,皆是由年轻生育后未能及时休养而落下的病根所引发。这类疾病,本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病症,但吴母天生体质内虚,加上一生劳苦,经过近二十年的沉疴积累,终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引发气血两亏、肝气郁结。郎中把脉后发现,吴母现在体内阴阳已乱,积重难返。简言之,便是:人的精力被熬干了!这类疾病,若是平时小病不断,时有医治倒还不打紧,最怕的就是似吴母这般厚积突发,一旦发生,寻常汤药几乎无用,对于吴鑫这样,买不起名贵药材的寻常人家而言,便是回天无力,只能准备后事了。此时他给吴母开的,也都是些回血调和的汤药,不过是为老人延续些时日罢了。

    吴鑫闻言,想到生养自己的母亲,竟是因为长期无人照料才积劳成疾,自己生为人子,成天在王府,平日里少在母亲膝前尽孝也就罢了,还连累老母丢了性命,不由感到五内俱焚。

    他伏在母亲床边嘶声嚎哭,时而疯狂的掌掴自己,时而又将老母那冰冷、枯瘦的手贴在自己脸上,那情状令看得老郎中也湿了眼眶。

    最终,那老郎中临走前,还是给吴鑫又留了一纸药方,并告诉他,此方或许能救回吴母性命,但需切记:此方药性极猛,每次服药前,都必须先服用一小碗由百年以上的老参片熬的汤作为药引补气中和,若无参汤为引,此方对吴母而言,则不啻为催命的毒药。老郎中咛嘱,只要能靠此方将老人的气血顶上来,使吴母体内气血重新活络,再坚持服用他此前开出的续命药方,或能再保得吴母十余年寿命。

    不过,这年头市面上连好一点的吃食都难买,又去哪里寻这百年人参?既便寻得,又哪里是吴鑫这等寻常人家可以享用?

    言罢,老郎中轻叹一声,不忍再看,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送走大夫,吴鑫看着躺在床上的老母,不由默默垂泪。

    他知道,方才大夫所言,句句实情,以自家的条件,上哪里去寻那百年老参做药引?可母亲今日之劫,却是因当年生他养他所致,他又怎生忍心就这样看着老母撒手人寰?

    绞尽脑汁之后,吴鑫便将心思打到了第三间库房里的那株千年奇参上。他也知道,此物为丞相心爱之物,也知盗参的后果可能是天塌地陷,但心中终究还是存了一丝侥幸之念。

    一夜未眠之后,他决定冒险一试。暗道,这千年宝参的药效,肯定是要比那百年老参好的多了,自己只需取参须数根便足够救回老母性命。

    为此,他还特意又去咨询了那位开方的老郎中,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心一横,将老母托付给邻居,匆匆返回王府,找到了与他私恋已久的婢女晴儿。

    这晴儿虽只是王府的一个婢女,在府内的身份却是不简单——是娄王妃院里的使唤人。

    本来以她的身份,不该参与这等背主之事,但经不住吴鑫的苦苦哀求,也是心疼他的一片苦孝之心,最后只得勉强答应了下来。

    两日后,趁王妃外出,托病留府的晴儿,便与吴鑫相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