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外一把刀 » 第1章 林医生!有急会诊。

第1章 林医生!有急会诊。

    晚上七点。

    江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一病区值班室内。

    主治医师林墨刚带着手底下的几个住院医师查完房,正埋头扒拉着只有几块鸡肉的黄焖鸡米饭外卖。

    他心头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抠门的外卖店,怎么不多放几块鸡肉?下次再也不点了,就知道坑老客户。”

    还不等他继续吐槽,值班室外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咚咚咚!!!”

    随之而来的是胖护士王海燕那吓人的大嗓门。

    “林医生!!!急诊科打电话过来邀请急会诊!”

    急会诊,顾名思义,是一种比较紧急的会诊邀请,应邀科室在接到急会诊电话以后,必须立即派医师前往,要确保10分钟内到达现场,开始会诊。

    如因医生个人原因延误急会诊而造成医疗事故或严重医疗差错者,将被追究医疗责任。

    “来了!来了!”

    林墨先是简单应了一句,随即立马放下手中碗筷,从值班室座椅上弹起来,扯过床旁的白大褂,边穿边向门口走去,同时出声询问:“徐硕不在吗?”

    徐硕是江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住院总,按照科室规定,但凡科间会诊,一般直接由他接诊。

    此刻徐硕并未接诊,林墨心头略感疑惑,方才有此一问。

    “徐总刚刚送钛网去手术室了!他让我通知您,替他看会儿班。结果我还没来得及跟您说明情况,急诊科的会诊电话就来了!”王海燕连忙出声解释,她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搁事情。

    “知道了!你先忙自己的事情去吧!科里有什么事情记得直接打我电话!”林墨打开值班室大门,向张海燕简单吩咐两句,便迈着急促的步伐朝急诊科所在方向走去。

    江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一共有十五个病区,一病区的病人大多因脑外伤住院,其值班室在杏林楼A栋六楼。

    而急诊科在杏林楼B栋一楼。

    杏林楼A栋六楼和B栋六楼由一条二十多米长的长廊连接在一起。

    林墨从神经外科一病区值班室到急诊科,最快的路线是先过长廊,然后从B栋六楼乘电梯下到一楼。

    或许有人会问,最快路线为什么不可以是先从杏林楼A栋六楼值班室下到一楼,然后再走到B栋一楼急诊科?

    这条路线跟第一条路线的距离一样长吧?

    这很好解释,因为杏林楼A栋五楼是医院手术室,处于封闭管理中,普通电梯根本到不了,若非要进行手术,医生通常也不会走专用电梯。

    如此一来,林墨要从杏林楼A栋六楼值班室下到一楼便只能走楼梯。

    从六楼走到一楼?

    累且不说,下楼速度大概率也比乘电梯慢,耽搁时间,影响急会诊。

    林墨很快便走过长廊,沿着病房快速向电梯所在方向赶去。

    病房走廊上依旧弥漫着浓郁的消毒水味,这种味道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每一家医院。

    两排略显老旧的座椅上,不少患者家属正紧靠着椅背,脸上神态各异。

    有人脸上满是麻木,呆若木鸡。

    有人满脸焦躁不安,惊慌失措。

    有人脸上挂满疲惫,劳累。

    有人脸上尽是悔恨,自责。

    林墨对眼前这种场景早已司空见惯,情绪上并未有太大的波动,仍旧是一张扑克脸。

    在江大一附院神经外科泡了十来年,林墨很清楚,普通医生在面对病人家属时,应当尽量表现得严肃些,庄重些,那样会显得更专业,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麻烦该来的时候怎么躲也躲不开。

    这时候,就应该积极面对!

    比如现在。

    “医生!麻烦您帮我看一下这张报告单!我最近老是头晕,头疼!”一位满脸疲惫的中年大妈突然从旁边的座椅上起身,拦住林墨,递上一张检查报告,脸上带着期待还有些许担忧。

    她期待着眼前的医生能告诉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却又担心家里没钱治病。

    林墨见此,并未表现出一丝不耐烦,而是迅速接过报告单,看了起来。

    咦?

    颈动脉彩超报告单!

    图像所见:

    右侧颈总动脉内膜厚度为1.2mm,左侧颈总动脉内膜厚度为1.2mm。

    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可视段走行正常,内膜中层普遍不均匀增厚,可探及多个斑块回声,较大斑块约21.5×3.9mm,位于右侧颈动脉窦部延伸至颈内动脉前壁,不均匀回声。19×3.5mm,位于左侧颈动脉窦部延伸至颈内动脉前壁,不均匀回声。

    斑块导致右侧颈内动脉局部管腔变窄,动脉残余管径9.5mm,彩色多普勒见局部彩色流充盈缺损,呈湍流频谱,局部流速升高,大于513cm/s。

    右侧颈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为0.82。

    超声提示:

    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发多斑块形成。

    右侧颈内动脉狭窄约70%-99%。

    右侧颈动脉阻力指数增高。

    ……

    看完报告单,林墨心头一惊。

    双侧颈动脉斑块!

    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并伴有头晕,头疼等明显的临床症状!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颈动脉狭窄手术指征!

    要么开刀行颈动脉内膜剥脱及斑块切除术,要么介入下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一番思索之后,林墨选择如实相告,并建议眼前的大妈尽快住院,准备手术。

    “手术要多少钱?”大妈的语气有些颤颤巍巍,显然是担心手术费太贵,家里负担不起。

    “我们医院治疗颈动脉狭窄,开刀总体费用要三万左右,医保报销百分之七十,您只需自费一万五千块!支架手术分情况,国产支架一个差不多要五万块,医保报销百分之七十,大妈您只需自费三万块!进口支架要更贵一些,手术报销比例也少。”

    林墨没有继续展开介绍进口支架的价格和报销比例,因为他注意到大妈在听到一万五千块时脸上似乎闪过一丝欣喜。

    显然,大妈心头已经有了决断。

    “谢谢您!医生!我还有个问题!要是住院,我该住哪个科?”大妈言语间带着些许高兴。

    “个人建议您要么尽快去急诊科挂号,要么明早挂血管外科或神经外科门诊号,待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再拿着门诊病历和住院证办理住院。”林墨给出了符合医院规章制度的建议。

    江大一附院明文规定,病人住院,必须持有本院急诊或门诊医师签署住院意见的门诊病历,住院证,持有效证件、住院押金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如此规定,是为了规范化医保报销流程,节约医院和患者的时间,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医患矛盾。

    当然,有些医生会直接越过住院流程,在住院部给病人开住院证,但他们的资历普遍较高,大都是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此类服务也只面向熟人,不会引来太多麻烦。

    医院对这些高资历医生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会在明面上追究,最多让各科室主任交班时批评一两句。

    林墨只是小主治,资历不够,不在此类医生之列,一旦越过住院流程,绝不是被简单批评一两句,搞不好会被大主任臭骂一顿,扣半个月奖金。

    一想到大主任骂人时如狮子一般狂暴的模样,林墨忍不住微微摇头。

    “再次谢谢您!医生!”大妈连连道谢之后,又坐回椅子,似乎正在抉择。

    林墨微微点头后,便再次启程,快步走到十多米外的电梯门口,按下按键,等待电梯停留。他已经在路上耽搁了五分钟,若是再有其他人拦住询问,怕是又要耽搁五分钟,搞不好就要误了正事。

    幸好!

    今晚电梯还算比较给力!

    林墨只等了半分钟,电梯门便开了。

    “叮咚!六楼到了!”

    没人出来,电梯里挤了差不多十个人。

    应该还能再挤两个。

    这是林墨的经验。

    二话没说,他直接挤了进去。

    电梯门迅速合上。

    一路下行。

    五楼无人下,无停留!

    四楼下三人,上两人,停留15秒!

    三楼下四人,上两人,停留20秒!

    二楼下六人,无人上,停留20秒!

    电梯抵达一楼!

    电梯门一打开,林墨便快步跨了出去,一阵风似的朝急诊科大门方向前进。

    此时,急诊科内,一片纷乱景象。

    “住院总!刚送来的车祸病人心脏骤停了!”

    “快!立即心肺复苏!准备除颤仪!打电话确认神经外科会诊医师到哪里了?”

    “明白!”

    “我在这里!”林墨一进门便听到急诊科住院总孙剑涛那浑厚的嗓音,立马应声,并迅速加入到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队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