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大汉我还能扶 » 第二百三十一章西域

第二百三十一章西域

    张掖郡治所张掖!经过月余时间的大军调度,五万余大军全部齐聚于张掖郡!

    旌旗飘飘,数万大军驻扎在张掖城外,一座连着一座的营帐显得格外的规整!

    此次征讨西域,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什么西域各国!

    而是西域地形,以及西域的环境,才到张掖便已经可以看茫茫的戈壁滩,还有一些低矮的灌木从!

    看着格外的凄凉!

    五万余大军的吃喝可是个不小的数字!

    光马匹所需便是个庞大的数字!如今后勤线还不算很远,若是真的远离凉州后,这后勤线便难以保证!

    最为重要的是,进入西域后面对这些复杂的环境,没有一个熟悉西域环境和地形的人,很难穿过这些沙漠戈壁滩!

    西域也有大小之分今天的新疆属于狭义的小西域

    狭义的西域指的是我国的新疆地区。在三山夹两盆的地理分布中,南疆地区主要指的是塔里木盆地,北疆主要指的是准格尔盆地。

    在地理特点上,从塔里木盆地南下或东进的交通十分不便。南边是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东边是阿尔金山。南部通过喀喇昆仑山口、因地拉科里山口等山口与罽宾(迦湿弥罗)、犍陀罗以及印度本土相连。东部越过阿尔金山山口与青藏高原相接。

    进入盆地的各个关隘、山口和要道,既是商队的必经之路,更是各大帝国军队争夺的焦点之地。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西域的水资源并不是十分匮乏,在水文条件上,整个南疆地区降水量非常稀少,蒸发量极大,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遥远的北大西洋,所以整体降水量从西北向西南递减。塔里木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年降水量最多,东部和吐鲁番盆地的降水则更少。

    西域中心位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南疆中部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渺无人烟。

    但源于四洲山地的雪山融水有叶尔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车尔臣河、孔雀河等。

    这些河流流向盆地中心,经流之地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绿洲。除了这些水源地,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里向西与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接,向北与高昌相连,向东连接敦煌与中原相通。

    靠近天山山脉的北疆地区水草丰美北疆的水文条件则好很多。由于面向水汽来源于北大西洋,所以东部天山北麓地区年降水量略多于南疆地区。

    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少,有“西域湿岛”的美誉。汉书记载那里气候多雨,山地有茂密的林木,为后来的月氏和乌孙的繁衍生息创造了条件。

    总体上看,在水资源分布的影响下,天山南北两侧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地承载力较大。

    所以分布在天山南北两侧的城邦国家人口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这些地区,在后来也是匈奴驻军和历代汉人屯田的重要根据地。

    西域南北各有一个面积不小的盆地

    南疆地区虽然干燥,但是日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水文分布与沙漠分布,决定了南疆更适合定居文明的发展。但是受制于水资源和绿洲规模,南疆城邦的规模基本不大,而且地理条件的制约,阻碍了长久的城邦联盟的产生发展。

    相比之下,占有北疆的往往是游牧民族的政权,南疆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重点。

    因此,位于塔里木盆地入口处的楼兰,也是汉匈争夺的焦点。谁控制了楼兰,谁就把守了盆地的东大门。如果要确保对南疆的占有,就必须占领联通南北疆的战略要道和要塞之地。

    从南疆到北疆有三条要道:从吐鲁番盆地西北的车师北上,或从位于中段天山南麓的龟兹北境北上,或经过博斯腾湖西部的焉耆北进。

    西域三十六国是在汉武帝开通西域之前本来就有的,汉武帝之后,这些国家在历史风云中变动较多,既有西域各国相互兼并的原因,也有汉朝建立西域都护府之后的管辖划分,而西域三十六国具体指那些国家。

    自然有所不同到西域都护府建立后,大致还是三十六个国家,此时的三十六国就不再是汉武帝之前的三十六国了。

    对照《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中所列西域国家名称和数目差别之大就不难看出这种变动性.班固所云:“本三十六国”一语对汉武帝开通西域之前原本就有三十六国是肯定的。

    正是由于西域三十六国在汉武帝时期到东汉时期的此消彼生、分解加剧状态,也是由于司马迁和班固均未列出汉武帝时期西域三十六国的名录,其具体所指不免令人困惑,见解颇多,乃至误解。误解划分必然造成误导。

    此外,西域三十六国所说的“国”,并不是指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指散布于西域各地、各自为政的不同政治势力。

    西域三十六国中,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的大部分是城郭之国,少部分是游牧为生的行国,天山北麓自巴里坤草原到赛里木湖。

    在古代是水草丰美的广阔无垠草原,也是草原丝路的分支,蒲类国、蒲类后国、乌贪訾离,以及“山北六国”都是游牧行国;“车师六国”中位于天山南麓的多是定居农业兼营牧业的城邦诸国,位于天山北麓的车师后国、车师后城长国,均为游牧行国;天山南麓丝路北道沿线国家;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丝路南道沿线小国,均为西域三十六国范畴。葱岭和小帕米尔阿赖山一带的八个国家不在西域三十六国之内。

    东汉末年,西域各国相互之间不断兼并,至晋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车师等几个大国并起的局面。南北朝时期,西域局势再度变化,新兴的高昌国相继击败西域诸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地跨新疆大部的强国,除少数国家外西域诸国国土西迁,为中亚地区带来了繁荣的文化。

    如今张清西征西域,只要兵锋所指西域最为强大的三个大国,只要解决掉这西域这三个大国!其余的小国更不就不是问题!

    鄯善(楼兰),西域古国名。国都扜泥城(今中国新疆若羌附近)。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婼羌,现中国新疆若羌县东南。婼羌国的地域较广。《汉书》记载:“出阳关(今甘肃玉门西南),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西与且末(今新疆且末县)接”,“西北至鄯善(今新疆鄯善县)。

    乌秅,现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西南方一百五十公里。

    西夜,中国新疆叶城县南。《汉书》载:“西夜国、王号子合王、治呼犍谷。去长安万二百五十里,户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四十六里,东与皮山西南与乌秅、北与莎车、西与蒲犁接。

    精绝,精绝古国,最早见于《史记》:“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这是活跃在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小王国殷实而富庶。

    于阗,东汉初,为莎车所吞并。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贵族广德立为王,灭莎车,服从于阗。十六年(73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广德杀匈奴使者降汉,班超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于阗都出兵相助。时南道诸国,唯于阗、鄯善强大。

    于阗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

    车师,中国新疆吉木沙尔县及吐鲁番盆地一带,西域古国车师,是一个充满了浪漫情调的地方。它位于天门山脚下,据守车师古道。那曾经是一个关系到西域交通顺畅与否的国度,是一个因位置重要而屡遭战乱的国度,也是一个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关注目光的国度。

    高昌,西域古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地方,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

    莎车国,王治莎车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二千三百三十九,口万六千三百七十三,胜兵三千四十九人。

    乌孙,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乌孙的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

    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攻杀(据《汉书·张骞传》),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诞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后来得以复兴故国。公元5世纪初,乌孙因蠕蠕(柔然汗国)入侵,西迁葱岭山中,不久为之所灭。但乌孙西迁时,也有一部分人留居当地。

    西域比较强大的国家不过三个,一个是乌孙国,龟兹国,还有焉耆国,三个比较大的国家!

    其中乌孙国靠近西域以西,是丝绸之路最后的一个国家!

    龟兹国则在西域南部,是由好几个小型绿州组成的国家!

    焉耆国,则是在靠近西域中部地域。

    而张清想要西出征讨西域的第一战便要以靠近凉州敦煌的楼兰古国!

    根据记载,我们知道楼兰是一个西域小国,建国于盐泽边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

    这里的“盐泽”,指的是罗布泊。到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汉书》时,楼兰王国有1570户人家,共14100口人,国都名“打泥”。

    《汉书》进一步介绍了楼兰的生态环境:“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分国。国出玉,多葭苇(芦苇)、枝柳(红柳)、胡桐家胡杨)、白草(芨芨)。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并请求朝廷驻军伊循。昭帝便在伊循城置都尉,行屯田。

    从此楼兰便成为中央朝廷控制西域的战略支点。东汉时,楼兰在丝绸之路上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东汉朝廷在楼兰大规模屯田,开发楼兰。

    此后直至魏晋累几百年之久,楼兰一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再后来,楼兰便很少见于史载,逐渐地神秘消失了。

    楼兰古国虽然是一个西域的国家,但其实际统治人口不过数万人!能战之兵不过数千人,对于张清来说楼兰更本就是小事!

    但楼兰却是张清西征西域的重要支点!

    楼兰的地理位置很好,做为大汉对西域控制的跳板,楼兰国,早在西汉时期便已经经过了汉朝的开发!

    只是如今西域都护府形同虚设,所以楼兰才失去了控制,从而自立!

    张清从洛阳城出发,一路上研究了许多关于西域的一切!

    如今已经得到一份很完整的作战计划了!

    由于西域各国过于散乱,分布在西域广大的绿州之中,不好一个个的慢慢攻打!

    张清想在半年内解决西域各国,从而才有时间发展!

    而想要把西域各国聚齐是何其的难啊!

    于是张清便只好让人传出消息,让西域各国都知道大汉要来征讨他们了!让他们做好准备吧!

    只要这个消息传出去!西域数国必惶恐不以,要知道,西域各国都没有相应的实力抵抗汉朝大军!

    只要有些智慧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只有把西域诸国联合起来!

    汇集西域诸国之兵,抵御汉朝大军,如此方可有一战之力!

    但这是和其的困难啊!西域诸国相互征伐已经过了许多年!各国之间的仇恨已经深入西域各国的百姓心中了!

    可不是轻易便可以化解的。

    同时乌孙国国王,便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便派出自己的使臣前往西域各国进行劝说!

    同时龟兹国也派来使臣来到乌孙国商谈联盟的事宜!只有焉耆国到如今都还没有什么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