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大汉我还能扶 » 第二百八十四章对高句丽战事!

第二百八十四章对高句丽战事!

    茫茫北疆之上,大批骑兵此时正在向着幽州方向调集,由鲜卑降将呼吁延统领,共四万铁骑!

    高句丽犯镜,掳掠大汉百姓,同时之许中央之国,激怒张清,张清让赵云灭其族!

    赵云便调集异族铁骑支援,从高句丽另一侧起兵突袭!赵云大军正面进攻!

    同时高句丽也起兵五万抵抗赵云,但是这五万大军其中只有两万余正规军,其余全部都是粮募兵,只要给粮便可以为其卖命的那种!

    所以战斗力并不怎么厉害,连正规军都没有多大的战力,连甲胄都没有,只有薄薄的一层皮甲。

    不到两日赵云便攻陷了高句丽七座城池,但是奈何高句丽放弃前沿城池,直接以土地换取赵云大军的后勤困难!

    由于高句丽地处山区,多山地,让赵云行军格外的困难,加上对地形的掌控大不如高句丽士卒,所以难免有些落下风!

    但是并州军的士卒装备好,高句丽那些劣质弓箭更本就射不穿并州军士卒的甲胄!

    而并州军的弩箭可以轻松射穿只有一层皮甲的高句丽士卒,甚至有的箭还射穿第一个士卒后借着余力还射中了下一个士卒。

    攻下七座城并州军才堪堪死伤百余人!而高句丽士卒则损失上万人,这让高句丽国国王恐惧不以!

    但是高句丽国王已经说出去了,为了自己的面子,所以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而后高句丽便继续向着前线增兵,从原来的五万大军又向前方增兵三万正规军!

    赵云大军连续攻下七城后,便停下了所有的攻势,为了等待后续粮草补充的情况下,同时赵云也下令屠杀这七座城的高句丽百姓!

    七座城,不到五万百姓,就此被屠杀一空,虽然赵云已经密切的守护住消息了,但是这个消息还是被传了出去!

    但是这已经是半月以后的事了。

    如今高句丽的国王是山上王!名延优,高句丽新大王的第三个儿子,故国川王的弟弟。由于故国川王无子,而继承王位!

    山上王(在位时间:197年-227年)高句丽第10任君王,名延优,高句丽新大王的第三个儿子,故国川王的弟弟。由于故国川王无子,而继承王位并娶U氏为王后。

    山上王继位后遭到他的一个兄长的反对,不过这次谋反很快被山上王的弟弟平息。由于中国汉朝在幕后鼓动此次叛乱,山上王随后发兵攻打汉朝。

    公元209年,山上王移都丸都山城(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市)。217年,山上王收留近千名辽东难民。三国志魏书中记载为太祖王的曾孙。‘其曾祖名宫,生能开目视,其国人恶之,及长大,果凶虐,数寇钞,国见残破。

    今王生堕地,亦能开目视人。句丽呼相似为位,似其祖,故名之为位宫。位宫有力勇,便鞍马,善猎射。景初二年,太尉司马王率众讨公孙渊,宫遣主簿大加将数千人助军。正始三年,宫寇西安平,其五年,为幽州刺吏毌丘俭所破。语在俭传。’

    史料记载高句丽(公元32年-668年)有关高句丽的问题,在韩国和朝鲜,人们往往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认为高句丽是韩国人先民建立的国家,而忽略了高句丽政权形成于中国境内的事实以及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

    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韩国、朝鲜,中国学者认为高句丽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藩国,而后世源于南部新罗的王氏高丽冒用了高句丽继承者的名分;而韩国人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

    史书《三国志》明确记载直到公元32年,高句骊部落首领才开始第一次称王:汉光武帝八年,高句丽王遣使朝贡,始见称王。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

    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

    据《三国史记》所载传说,高朱蒙幼年便善于狩猎,七岁就自作弓矢射之,百发百中,高朱蒙即为善射之意。他是河伯(即河神)之女柳花与天帝之子解慕漱所生之子,自小被东扶余的金蛙王收养。

    金蛙王于太白山南边的优渤水遇柳花,柳花自称与天帝之子解慕漱私通,因而被逐出家门。金蛙王甚觉奇异,将柳花幽禁于室中。

    柳花受日光照射而产下一卵,此卵走兽相避不食,禽鸟以翼覆盖保护,且刀不能剖,最后一名男孩自卵中破壳而出,是为高朱蒙。《三国遗事》、《魏书》及好太王碑文均有类似之记载。

    《三国史记》又记载,高朱蒙常与金蛙王的七个儿子一起游戏,比试射技高低。他们的技能不如高朱蒙,高朱蒙因此遭嫉恨。

    王之长子带素说高朱蒙非人所生,必有异心,请王除掉他,免生后患。王不听从,而给高朱蒙养马之职。

    很有心计的高朱蒙故意将骏马减食,让它消瘦,反将劣马喂肥。王没有察觉,挑选肥马自己乘坐,精瘦但其实是骏马的那匹就给了高朱蒙。

    后王子及诸臣又想谋害高朱蒙,高朱蒙与鸟伊(乌伊)、摩离、陕父等三人逃走,路上鱼鳖浮出成桥为高朱蒙摆脱追兵。

    至毛屯谷遇三贤:克氏、仲室氏、少室氏。在卒本川(《魏书》称纥升骨城)的沸流水建国。

    国号高句丽,因此以高为姓。时为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朱蒙时年二十二岁。

    公元前36年,降服上游国家沸流国,前19年去世,时年四十岁。葬于龙山,号东明圣王。太子类利继位。(朱蒙姓高不姓朱)。

    中国汉朝建昭二年,北夫余王之子朱蒙建立高句骊国。高句丽在由传说中的朱蒙建立政权后就有了王的称号,但这个王,在早期与随时面临罢免甚至被杀的扶余人的王类似,不是真正的国家君主。

    汉朝廷承认高句骊国,并委任高句骊县管理高句骊国行政。所以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西汉时期的高句丽还是隶属于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的一个部族。

    也证明高句丽政权作为中国地方政权而存在,是中国汉朝在东北地区的基层行政组织。

    公元12年,高句骊国叛乱后,在始建国四年被征服,王莽令更名高句丽为下句丽,高句丽王被贬为下句丽侯,高句丽县也改为下句丽县。

    公元22年,大武神王5年,杀东扶余王带素,而未灭其国。公元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高无恤退入国都附近的丸都山城〔注:今集安县西之山城子〕据守。

    汉军围困了三个月,高句丽人粮食将尽,高无恤急中生智,以犒军为名,派人送酒和捉到的鲤鱼给辽东太守。太守以为城中粮草充足,只好退兵。高句丽躲过了第一次几乎亡国的厄运。

    四年后公元26年,汉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册封恢复了高句丽的王号。

    大武神王在位内做出了一个历史性地选择,避开了与中原王朝的直接冲突,跨过鸭绿江转而进入朝鲜半岛,从此高句丽国进入了朝鲜半岛历史的范畴。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曹魏太尉司马懿灭公孙渊,设高句丽、高显、辽阳、望平四县于玄菟郡。

    可知在汉朝及三国时期,高句丽与真正的国家相去甚远。在后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混战,高句丽得以壮大为横跨中原王朝东北领土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国家。

    广开土好太王在位期间占领了辽东汉人为主辽东半岛,成为中国东北强国,并自称与中国皇帝平起平坐。

    公元427年,广开土好太王的继承人长寿王在其即位后把都城从国内城迁到平壤,开启了长达两百年的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

    一是立国于公元32年,在我国东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出现的名为“高句丽”的地方政权,我国史书也称之为“高丽”。

    另一个立国于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名为“高丽”。为将其区分,学界一般以“高氏高丽”称呼前者,因为其统治者姓高;以“王氏高丽”称呼后者,因为其统治者姓王。

    因为两个政权都名为高丽,后人或以为二者有前后相继的关系,或将其混为一体,致使人们对高句丽历史的认识产生极度混乱,而实际上二者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

    高句丽历史上,对中国时叛时附。高句丽帝国的扩张大致上始于大武神王高无恤时代,也就是王莽窜汉时代。王莽贬高句丽为下句丽,从此引发了战火。

    高句丽连战得手,击败新莽政权,占有乐浪。并吞并了周围的小国,势力进入朝鲜半岛。

    后光武帝刘秀击败高句丽,收复乐浪,以朝鲜半岛上清川江为界,以北归东汉,以南归高句丽。后来,高句丽趁五胡乱华时期大举入侵,名义上尊奉北方政权,但暗中掠夺土地,到南北朝末,不仅占有了辽东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政权,迫使其臣服。

    隋统一后,为收复辽东四郡地方,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隋炀帝失败引发国内的叛乱。

    隋亡后,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复四郡,终于在公元668年灭亡高句丽,高句丽人大部分被唐军俘虏后带入内地,分布在河北山东地区,一部分逃入百济,新罗。

    百济,据说是高句丽贵族所建立的国家,后来唐也灭亡了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

    在高句丽灭亡后250年,新罗人的大将王建弑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丽政权。之所以叫高丽,是新罗曾经臣服于高句丽,自居为高句丽继承者。

    但是,新罗人是朝鲜半岛上的三韩人(马韩、弁韩、辰韩)的后裔,与夫余人的高句丽没有血缘关系,有高句丽人融入其中,不等于就是高句丽人。

    王氏高丽为李氏高丽取代,李氏高丽臣服于中国,自称“中国孝子”(朝鲜《宣祖本纪》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韩合并,李氏高丽灭亡。

    李氏高丽是南北朝鲜的前身。无论王氏高丽还是李氏高丽,领土都不出朝鲜半岛。

    虽然光武帝曾经击败高句丽,但是却还是没有让高句丽死心,如今已经击败马韩,辰韩,和弁韩,一统半岛,所以实力强劲,而中原地区,诸侯乱战天下大乱,所以高句丽才得以肆意发展!

    从而让高句丽得以发展,如今高句丽全国上有十万正规军,同时高句丽国内也是发展农业设施,实力不容小觑!

    但是对上张清的并州军,这便是高句丽的噩梦了,五万鲜卑铁骑从草原直奔高句丽侧翼!直接攻打高句丽,如今高句丽定都丸都!

    当时张清攻打乌恒时曾经看到过高句丽军队,但是当时张清只是想把乌恒击败并且让其不再有实力和大汉抗衡!

    此时想来,高句丽应该已经攻下了扶余国了吧!

    如此整个幽州北部便只有高句丽一个国家了!

    但是由于吕布前面已经收复了乐浪带方两郡,所以高句丽和三韩失去联系,从而高句丽才想要打通通往三韩地区的道路!

    从而此次吕布率领大军撤会幽州南部抵抗袁绍时,高句丽才得到机会!

    由于辽东,乐浪,带方几郡,地处偏远,所以消息传到幽州治所也已经是一个月左右了!

    但是当时丁原并没有在意这些,丁原以为区区高句丽而已,怎么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直到张清攻下幽州后,才发现乐浪郡已经被攻打了一个月之久了!而辽东等地有支援了数次,如今也无力支援了!

    而带方郡更加难受,受到了三韩地区的高句丽留守大军进攻!同时这些高句丽大军还裹挟了大量的三韩地区百姓,而带方郡郡守只得让百姓和所以将士都撤回郡城内!共同抵抗来犯的高句丽大军!

    还好后面赵云领兵来的及时不然带方郡数万百姓就要成为高句丽的奴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