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卿为朝暮亦相辉 » 第十七章:宫宴遇刺

第十七章:宫宴遇刺

    夏日午后,烈日炎炎,六角凉亭,碧荷泱泱。

    檐下铜铃清脆,粉莲娉婷生姿。此间溽暑,虽裹着层层燥热,却也透着几分闲适小意。

    柳府举家迁至京城安居,沈暮也官复原职,回朝述了职。柳长泽近日则通过了吏部考核,受职入仕,与柳父忙乎于任职事务。

    而柳朝呢,日常午后小憩之余,便是往柳小夫人处跑动,偶尔乔装去玉音坊寻寻兰施,却也不敢久待了,怕自家夫君不乐意,又来坊间提她回去,但她坚决申明这不是夫管严,仅仅是夫妻间应有的默契不是?话说沈暮不也休想再打喝花酒的主意不是?虽说往常那些也只是应酬,必不得已,但总归心里交了底。

    翠心亲眷,念主家慈善,托人往沈柳两家各送了些新鲜梅子。

    柳朝心里自是乐坏了,就盐水泡洗了一番,便打算取些水来做些酸梅汤来降降暑,既讨得公婆欢喜,也可犒劳自家夫君,岂不美哉?

    好不容易盼来休沐,沈暮终于能回府好好休息一日了。柳朝见他颇为伤神的模样,便嘱翠心端来梅子汤,开口询问:“可是又为朝堂之事烦心了?”

    沈暮微微颔首,端起梅汤轻呷了一口,温声笑道:“娘子手艺精进不少,为夫甚是欣慰。”

    一日不噎她,好似就难受得慌。亏的她亲手做的吃食没把他毒死,真真可惜。

    “这不是夫君日夜操劳,娘子我心疼嘛!”柳朝扯出一抹善解人意的微笑,眼中却发着“歹毒”的光。

    沈暮会意一笑,俯身在柳朝唇上落了一吻,轻声在她耳边说道:“那为夫该如何回报娘子的心意呢?”

    柳朝一愣,脸唰地一下便染上了红晕,用手轻轻将他推开了些,忙回道:“打住,打住!我无须夫君回报,领着心意就好,要不然就回书房睡!”

    因着夜里总睡不上个好觉,她嘴上不乐意,心里却不禁泛起点点甜蜜,唇角也忍不住勾起。

    “不可,”沈暮笑了笑,握住她的手,莞尔道,“既收了娘子的心意,怎可让娘子亏着。”说着,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巧精致的圆锦盒,淡淡的清香萦绕鼻尖,令人顿生沁凉。

    柳朝望着他手中的圆锦盒,万分惊喜道:“凝香坊的胭脂!?”

    眼中泛起金光。

    “娘子可喜欢?”沈暮清朗一笑,将锦盒放入她手中,从袖中又取出一根坠着银花的檀木簪轻轻簪入她柔顺浓密的发髻中,淡淡的柔光,衬得她愈发清丽动人。

    柳朝心中欢喜,周身暖意横生,下巴轻抵在他的颈侧,只想懒洋洋地依偎着他。

    沈暮抱住她的细腰,拥入怀里,话语间藏不住的温柔:“娘子喜欢就好。明日宫中御宴,你可随母亲一同前去,也好解解闷。”

    柳朝把头深埋了几分,瓮声道:“参加御宴哪有解闷的道理,可不是长长见识?”

    “好,”沈暮宠溺道,“娘子说什么便是什么,我都听着。”

    翌日。

    沈夫人带着柳朝入了皇宫,即至冉蘅园游赏宴的设席处,与富丽堂皇不失庄重的皇城宫殿不同,冉蘅园乃是皇家御园,风景雅致,亭台楼阁,水榭歌台一应俱全,其间树木葱茏,百花斗艳,是不可多得的避暑宴宾之地。

    御宴分为游赏宴、雅谈宴及聚宾宴。

    游赏宴由后妃主持,携一众贵嫔官眷游园设宴;雅谈宴由皇帝御设宴席,于揽卿殿与众皇族公卿摆宴清谈;聚宾宴则是二者于景和殿承恩宴饮。

    沈大人与沈暮一同去了揽卿殿,柳家父子因事未能受恩赴宴,皇帝予此特赦。

    冉蘅园内,莺歌燕舞,贵妇来往交谈,好不热闹。

    “沈夫人,久违了。这便是令媳柳娘子吧?”迎面走来一位雍容贵妇,举止优雅,后头跟着一众女眷,身侧还伴着一位娇俏灵动的少女正矜贵地打量着前方形容姽婳的柳朝。

    只听那贵妇又道:“模样生得姣好不说,这容止乖巧端庄,着实不错,怪不得早先盛传这柳家姑娘才貌俱佳,如今见了便知不俗。”

    “老身拜见嘉兰长公主、清颐郡主。”沈夫人恭敬地朝贵妇欠了欠身,以表礼节,“朝儿,来见过二位贵人。”

    “柳朝拜见嘉兰长公主、清颐郡主,万福金安。”柳朝颔首,也跟着行了礼,落落大方道,“长公主谬赞,柳朝怎比得上小郡主清丽动人,讨人欢喜。”

    一旁,清颐郡主听了她的夸赞心生愉悦,嘉兰长公主也笑着道:“这小嘴甜的,亦是惹人喜欢。”

    在长公主的亲切招呼下,几位夫人便在偏殿谈笑风生,柳朝不大熟识,便只好在一旁静坐,听上几句。

    “宁贵妃宠冠后宫,兄长与义兄皆把持大权,风光无限啊!”一位夫人开口说道。

    “可不是,其兄长宁节度使宁世崔手握一方财军大权,又讨得圣上器重。而那位义兄安丞相安道远权倾朝野,不可一世。听说圣上是爱极了她,为她一舞编曲。皇帝年纪尚轻,倒是用情至深啊。”

    用情至深?莫到头来成了一对苦命鸳鸯,大难临头,铸千古哀事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遗恨,她可是记忆犹新呢!

    柳朝暗自叹了口气,又听到有人说:“说到这,不知御宴宁贵妃可有亲自操持?”

    “宁贵妃自是来了,现今应是领一众后妃游园呢。”长公主缓缓开口,对郡主道:“佳儿,你也去陪陪宁义母。”

    清颐郡主面色有些不情愿,却还是带着丫鬟一并出了偏殿,柳朝也被劝去结识新友,便紧随其后。

    清颐郡主边走着,望着满园靓色,忍不住感叹了一句:“陛下独专宁贵妃,不仅为她筑萤飞殿、编曲,生日宴也如此隆重,甚至膝下无子,便让我认她作义母……”

    感觉到她有意跟自己说话,柳朝在其后也跟着感慨:“倒是宠妃无度。”

    “你唤柳朝?”清颐郡主回身看她。

    “回郡主,正是。”柳朝应答。

    “倒是嫁的好。”

    柳朝被她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搞得一愣,“郡主,你的意思是……”

    “字面意思,”郡主嘴角微微上扬,“你家郎君声名在外,偏生娶了你,如今看来,眼光还不错。”

    柳朝笑笑,并没有应声。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园中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惊起满园鸟雀,只见屋檐上掠过好几道黑影,一伙黑衣杀手不知何时潜入宴席,白晃晃的刀刃见人就杀,却又有目标似的朝着某个方向袭去,一息间,园内人影散乱,哭叫不止。

    只听有人惊呼:“有刺客!保护好贵妃与众宾客!”

    闻言赶来了一大批带刀侍卫,纷纷加入其中,与那帮刺客厮杀了起来。

    转瞬间,兵刃相接,血色横飞。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清颐郡主都还未反应过来,连带着柳朝一起,就被一个刺客堵住前路。

    柳朝见刺客挥着刀向清颐郡主砍去,忙一个箭步,将郡主往旁边猛地一拽,碰落几个簪钗,双双跌在了地上,堪堪躲过了一刀,但刀锋很快又迎面劈来。

    郡主吓得一声惊叫,只闻一声闷哼,一抹鲜血溅在了柳朝的裙摆上,抬眼便看到不知何时挡在了前方的丫鬟,僵直地朝她们扑倒过来,其颈后延伸到背部的猩红伤口正鲜血直流,殷红刺痛了二人的双眼。

    又是白亮的一刀,黑衣人血溅当场,被赶来的侍卫毙命,血红得让人胆寒。

    一旁的郡主已经当场吓得神志不清,开始失声痛哭。柳朝也脸色煞白,望着眼前这一片修罗地狱,止不住地颤抖,恍惚间,她一把拉过身旁的郡主,抱了抱她,颤哑着嗓子提醒道:“郡主,我们还是快躲起来吧……这里太危险了……”

    偏殿内,人心惶惶。

    沈暮与沈大人闻讯便火速赶了过来,沈暮见沈母惶恐不安地坐在殿内,却不见柳朝,心觉不妙,顿时失了方寸,心急火燎地问道:“母亲,阿朝呢?阿朝去哪了?”

    沈夫人急哭道:“朝儿她……朝儿出了偏殿……还未回来,怎么办……怎么办呐!”

    沈暮一听,来不及多想,便朝殿外冲了去,沈大人拦都拦不住。

    柳朝好不容易冷静了下来,强撑着意志,拉起崩溃的郡主,打算往安全的地方逃,跑了一段路,突然又被几个黑衣人截了道,一边的侍卫见了赶忙抽身来救,柳朝借机带着郡主逃走,只是仍旧有一个黑衣人穷追不舍,似是针对郡主一般,刀锋直刺而来。

    柳朝想拉着郡主躲开,可是剑刃急转,竟向她刺来,银光一闪,她下意识地闭眼,可等了很久,却没有任何疼痛。

    柳朝睁开眼,心惊之下,见一只修长的手紧紧握住剑锋,鲜血沿着锋面点点滴落,落在地面绽开一朵朵鲜艳的小花。

    黑衣人眼瞳倏然放大,一个血淋淋的箭头穿膛而出,剑身被人狠狠抛掷一边的同时,尸体被踹翻在地。

    一侍卫收了弓,朝沈暮点了点头。

    “夫君!”柳朝惊慌的视线与沈暮碰撞在了一起。她当即扑了过去,将自己埋进沈暮的怀里,眼泪都蹭在了他衣上。

    她这次真的害怕了,哪怕是在现实社会中死去,都没有像现在这般的恐惧,更没有现在这般失而复得的庆幸。

    “阿朝,我在。”沈暮紧紧抱住她,单手抚着她的背脊,“莫怕,没事了,没事了……我带你回家。”说罢,无视袖中滴血如注的手掌,欲带着柳朝离开。

    “郡主恕罪,卑职救护来迟。”收弓的侍卫单膝跪在地上,向吓坏了的清颐郡主请罪。

    显然的是,郡主还未从惊吓中缓过神来,直到嘉兰长公主到来安抚,也一直没收心神。

    长公主询问侍卫其故,侍卫答道:“刺客皆是冲着贵妃与郡主而来,不过现已伏诛。”

    嘉兰长公主实在没得办法,只好谢过柳朝后,将吓得不轻的清颐郡主带走了。

    与此同时,柳朝也发泄完了情绪,与沈暮回了偏殿,为他手上的伤包扎。

    “那位可是御封言官,沈暮?”

    另一边,一个淡红罗裳的女子浅笑着问身侧惊魂未定的绛衫女子。

    “璇清,你怎么还有心思问这些啊……”绛衫女子嗔怨道,转而看了过去,一脸惊讶,“好像是他,果真如此……早前登科游街,便远远看了一眼,如今依旧风度翩翩,不减当年——可惜已有良配,只可远观了。”她不由面露可惜。

    淡红罗裳女子轻轻点头,见殿外来人,便收回了目光。

    宁世崔大步流星地跨了进来,满脸担忧地问:“清儿,你可有受伤?”

    “父亲,我无事。”宁璇清摇了摇头,也颇为担心地问他,“姑姑呢?宁姑姑可有事?”

    “陛下已去慰抚了,受了些惊吓,并无大碍。你随我去看看她。”

    宁璇清点头,与女伴告辞,便随宁节度使一道出去,及至殿门,转头环顾四周一片惶恐纷乱,不由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