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未峰山下有人家 » 第十四章:到达

第十四章:到达

    吃完午饭,芸娘想了想,叫上姚黄和魏紫陪着,留下陈嬷嬷和佘氏母子照顾章哥儿,凌香照顾小姐,三人又出了门。

    王念念此时美餐一顿河鲜,意犹未尽,打了个哈欠,摇摇晃晃爬上了床铺,准备睡觉。凌香过来给她盖好被子,自己坐在床边的小凳子,拿起了针线。

    小引章还没吃完,陈嬷嬷耐心地哄他多吃几口,小引章不干。见姐姐都走了,扭着身子闹着下地,动作幅度很大,把陈嬷嬷手里的饭勺都打掉了。

    凌香放下手里的绣帕,拿过架子上的布巾,蹲下拿起勺子放在桌上,仔细清理地面的食物残渣。

    小引章向姐姐爬去,陈嬷嬷在旁护着,轻声地嘱咐:“章哥儿慢点。”小引章费劲踩着床凳爬到了床上,陈嬷嬷把他的外衣脱掉,小引章见姐姐已经闭上眼睛,自己扯了扯被子,跟姐姐并排躺下,也闭上了眼睛要睡觉。

    陈嬷嬷靠近床,用布巾将小引章嘴角的饭粒轻轻擦拭干净,给他掖好被角,小引章嘟哝着翻了个身,睡着了。

    陈嬷嬷慈爱地注视着这姐弟两的睡颜,轻手轻脚地走开了。

    佘氏这时也哄睡了儿子辉哥儿,把他放到另一个床上,跟她们收拾好饭桌,一起做起了针线。

    ————————————

    王念念梦里梦见被山匪拿着大刀追砍,小小的自己骑在马上,马儿突然停下吃起路边的野草,山匪追至,狰狞着举起了大刀...

    王念念睁开眼睛,小引章正爬在她手臂上,用力扯被子,被子被自己的身子压住,他涨红了脸也扯不动。

    窗外一抹晚霞像块红绸似的挂在纸糊的窗棂上,原来已经傍晚了。姚黄过来抱过小引章,要给他穿衣服。王念念彻底醒了过来。

    魏紫敲门进来,提着食盒,房间里的人动起来,准备用晚饭。

    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日天还蒙蒙亮,大家已经收拾完毕准备出发,王念念数了数,又多出了三辆马车和几个人,除了陈安和陈柏,其他镖师都走在了末尾。

    ——————————

    又过了一天,已经到达未峰县境内,此时午时刚过,暖阳在空中高悬,路边好些地方都结了冰,雪水正顺着树枝滴滴答答。

    姚黄兴奋地开了半边车门,指给凌香看,远远的,顺着官道延伸的方向王念念看见一大片山脉绵延起伏,非常壮观。山脉中间的高峰最顶部云遮雾绕,直插云端。

    姚黄抓住小引章动来动去的小手,指着最高的山峰说:“小少爷您看,我们到家啦,那个最高的山叫做未峰,我们马上到家能见着祖母了,还有太祖母,她们都在等着小少爷呢。”

    芸娘已经挽好头发,穿戴了首饰,衣着比京城更是讲究。

    佘氏抱着孩子抬头看了一眼又缩回去,头埋的更低了。

    凌香惊叹地看着,自己身处中原,生长在那个罗仲城,又在小小的院子里长到十五岁。没有见过大江,也没有见过如此高的山峰。她此时有个念头,自己将来会不会走得更远,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呢?

    王念念在现代出过国,也在国内各地旅过游,并不足为奇。唯一的期待就是,自己在此能安稳地长大了吧,只有长大,自己才能自由地做更多的事。

    大家在路途中过完小年,今日已经十二月二十六号。一个个车厢里,大家充满了到家过年的喜悦。

    还未进城门,就有一个年约三十许的男子在路口等着,陈铭下车迎了出去,与之一番寒暄,一行人与守城官兵报了家门,官兵殷勤地抬手将人放进了城。

    走过几条街,车马停下,王念念听见芸娘下车与那三十许的男子见礼:“大伯,劳烦您过来接我们。”

    又与父亲和兄长道别,嘱咐浩广:“你可记得常来看姑母,若在家无趣,留在姑母家里陪表弟表妹们玩也是好的。”

    陈浩广扬起小脸答道:“是,谢过姑母,我也很喜欢引章小表弟,快要过年了,姑母您可要带他们来我家拜年啊。”

    芸娘摸了摸他的头:“放心吧,你到时候可要准备好玩的等着他们。”

    陈浩广嘻嘻地笑,对姑母辞别,陈进之也挥手:“彦文你快带他们回去吧,外头有寒风。”

    “是,多谢亲家公一路护送!”大伯王彦文朝陈进之作揖。

    “是,父亲。”芸娘恭送父亲和兄长的车队离去。

    又过了几条街,芸娘似乎很紧张,时不时地问姚黄:“你看我这头发可还整齐,衣服可还妥帖?”

    姚黄从头看到脚,没有发现哪里不对:“二奶奶您放心吧,哪里都好,这身云锦小袄还是刚上身的,很是漂亮!”

    问多了,凌香也开始紧张了,王念念见她抱着自己的手都出了几次汗,拿帕子擦了又擦,最后索性把帕子捏在了手里。

    车马渐渐停在一处大宅门口,王念念估摸着,宅子有占地小半条街。王家府门大开,大门的石阶上站了一群男女老少,中间围着一位年约四十,身穿湖蓝色圆领对襟翠纹织锦羽氅衣,米色暗花细丝马面裙,头戴莲花满地娇分心的妇人,面带喜悦,眉目舒朗看着车马行近。

    一群人下过台阶向王宜禄行礼。

    芸娘抱着小引章;凌香抱着王念念,小步跟上芸娘向前。

    只见那妇人眼眶一红,下过台阶向前王宜禄行礼:“老爷您回来了,路途可还顺利?”王宜禄伸手扶住道:“一切都好,家里这些年多谢夫人看顾,夫人辛苦了。”

    原来这就是祖母崔氏呀,看着端庄又大气!王念念想着。

    崔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道着:“都好,都好!”又往他身后看去,芸娘向前一步,就要跪下请安,嘴里道:“母亲!不孝儿媳陈氏给母亲请安!”

    祖母崔氏见她抱着孩子,伸出右手搭了过去:“快起来。”待芸娘起身,过去看了包被中的孩子,又看了一眼旁边凌香抱着的王念念,问道:“这就是你新给我添的两个小孙子?长得可真好。路上没着凉吧?对了,二郎呢?”

    原来报信的人并没有说父亲不见了......

    王宜禄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让众人先进府:“先进府梳洗过后再说话吧,房间热水都准备好了吗?”

    崔氏看着王宜禄答:“是,老爷。”又对芸娘道:“看我,外边冷,你带孩子们先回院子梳洗,等会再过来主院一起用晚食,给你们接风。”

    “是,母亲。”芸娘答到,伸着脖子往婆母身后望,有个戴红色斗篷的小女孩松开丫鬟的手,窜出来,抱着芸娘的手臂,怯生生地撒娇:“娘亲,娘亲你回来了。”

    芸娘把手里的孩子交给姚黄,忙蹲下抱了女儿:“盈姐儿!娘亲回来了,你可还乖?可听祖母的话?”

    一位四喜云纹锦缎氅衣,妃色纯面百褶裙的妇人携了芸娘的手,嘻嘻地笑:“弟妹可回来了,盈姐儿可是天天盼着,听闻你要回来,饭都吃不香呢!”

    芸娘收了泪,单手牵着王筱盈,对那位妇人问好:“大嫂可还好?盈姐儿快两年未见,她怕是都不怎么记得我了,看她已是长高了不少,还得多谢母亲和您的照顾。”

    这边王宜禄已经大步先进了门,崔夫人看了一眼两个儿媳后也跟了上去。

    王彦文见自己娘子还要再说些什么,生怕她此时说出什么不好的话,连忙拉过她的手:“好了,弟妹刚回家,风尘仆仆的,让他们先行回院子里休息,待安顿好了你再问。”

    芸娘忙屈身行礼:“多谢大伯。”

    这就是父亲的哥哥和嫂子,自己的大伯父和大伯母刘氏啊,王念念想着。

    伯父对娘亲颔首:“弟妹一路辛苦,我们先行一步,待会等着你们一起用晚食。”拉着不情不愿的刘氏走了。

    芸娘这才有空吩咐陈嬷嬷:“奶娘先让镖师们把箱笼抬去秋思居,然后安排他们在前院吃晚饭,让王管家在前院找地方给他们休息。其余的过几日再说。”

    又看向魏紫:“父兄把那几房人都给我了,待会你问赵粉后罩房可打扫了,把人都安排进去,晚饭去厨房吩咐了,佘氏就让她住去西厢房,把赛玉先派给她用。”

    两人齐齐应是,带着车马从侧门走去。

    王念念被凌香抱着,跟着芸娘进了大门,起初王念念还想着记路,七拐八拐后已经被绕晕了,索性也不再往外瞧,反正自己长大后也能熟悉起来。

    一路都有丫鬟小厮婆子们半蹲下去行礼,在外院还有年纪大的管事上前问好,芸娘偶尔攀谈几句,或者只微笑走过。

    走过一片影壁,进入垂花门,一个漂亮的大院子秋思居就在眼前。

    正房廊下左边是一座假山,右边种了一株高大的三角梅,此时枝丫伸展开得正艳。左边东厢房连着垂花门的廊下种着小片竹林,寒风一吹,沙沙作响。右边西厢房廊下种着各色爬藤花草,这个季节,有几朵还开着,红花衬着绿叶,散发着冬日的生机。

    有个身穿嫩黄色袄子,紫色比甲的圆脸丫鬟带着两个婆子和两个小丫鬟在正房门口眺望,见芸娘过来,忙走进院子,没等近前就蹲下去行礼,未言先有泪:“二奶奶,奴婢可把您给盼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