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未峰山下有人家 » 第十九章:启蒙

第十九章:启蒙

    又一年过去了,盛夏到来。午后的廊下,鸡冠花红艳艳地开着,栀子花散发着浓烈的花香,引来一群蜜蜂蝴蝶盘旋起舞,院外的香樟树上,知了也热得受不了,吱唔吱唔地叫着。

    王念念在罗汉床上烦躁地翻身,身旁竹席上小引章一双肉手高举,嘴巴微微张开,仰着像只青蛙一样睡得正香。

    “四小姐,可是睡不着?”凌香正在一旁给她打扇,见王念念睁开眼,轻声问道。

    “知了太吵了,没睡着。”王念念坐起身来,自己去桌子前要倒水喝,桌上趴着打盹的绿珠被惊醒了,立刻坐直了身子问:“小姐,我给您倒水。”

    王念念见她嘴角还有口水,噗呲一笑,指着她的脸:“我自己来,你把口水擦一擦。”

    九岁的绿珠已经会害羞了,听小姐这么一说脸庞发红,扯了帕子擦了擦脸。

    “小姐醒了,来吃葡萄,二奶奶早上才送来的,我尝了一个,可甜了。”姚黄端了果盘进来,放在桌上,准备给小姐剥皮。

    时光给秋思居带来的变化很大,娘亲渐渐好了起来,掌管了院子和三个孩子。王筱盈已经搬进了东厢房。

    经过去年五少爷烫伤后,所有人都被罚了一年月钱,院子里的丫鬟们都沉稳了许多,十五岁的姚黄更甚。

    后来经过各人嘴里的话拼凑,王念念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自己走后不久,见佘氏和姚黄做针线,小引章和辉哥儿玩了一会后不耐烦,闹着要吃东西,姚黄因此去了厨房。辉哥儿拉肚子,佘氏抱儿子去了净房清洗。小引章没事做,偷偷溜了出去正房,凑近了娘亲的床前,让她快点好起来,这样姐姐就不用去请安求祖父喊大夫了,就能一直陪自己玩。

    而正房呢,陈嬷嬷年纪大了值了半夜经不起劳累已经去了宴息室休息,赵粉去耳房给芸娘清洗衣物,至于魏紫,她那会正在靠近前院的甬道里与男子私会!

    竟然是这样阴差阳错。

    事后芸娘要把她赶出去,魏紫哭闹不休,直呼冤枉,王念念一句话就让她惊恐地卡了壳。王念念说的是:“你为什么叫外院的小管事张鹏飞去夫人面前把你赎身出去?为什么不自己在二奶奶面前求去呢?”

    原来,魏紫见自己已经二十,芸娘说给她找个好人家病后又没了下文,自己的年华又不经蹉跎,只好自己寻找出路。勾搭了外院的小管事,两人私定终身。碰巧那天她生日,小管事给她带了礼物进来,她就去见了,谁也没想到小引章会出事。

    佘氏自请离去,芸娘没答应,于李氏愿意带着孩子去后院当洒扫婆子,芸娘想了又想,让于李氏当秋思居的洒扫婆子,再管着辉哥儿,佘氏把头磕了又磕,表示以后会尽心尽力照顾五少爷。

    又把魏紫嫁给了那个小管事,还了她的卖身契,但是那个小管事不经批准私自闯入内院,也被放了出去。赵粉苦苦哀求说自己不想嫁人,芸娘提了她当内院管事,正式帮芸娘管着秋思居。

    芸娘又央求崔氏买了三个五六岁的小丫头,叫做雅秀,兰香,听荷,交给了自己的奶娘教导,闲暇时去跟凌香学针线厨艺。

    崔氏想了想,把八岁多的王筱盈挪回了秋思居,跟妹妹弟弟处两年感情再自己另外置院子。芸娘就把留香给了王念念,巧儿给了王筱盈。

    至此,王念念身边跟着大丫头凌香,二等的绿珠和留香,三等丫鬟雅秀。王筱盈身边跟着大丫头趣儿和柳儿,二等丫头巧儿,三等丫头兰香。王引章身边跟着奶娘佘氏,大丫鬟姚黄和赛玉,三等丫鬟听荷。

    日子慢慢平静下来。

    由于王念念偷偷去了空间半夜给发烧的弟弟吃过消炎药,再抹了烫伤药膏,小引章病好以后背上只留下一点浅浅的痕迹,依旧活蹦乱跳。

    这边小引章睁开眼睛,手一摸姐姐不在,噌地坐了起来:“姐姐!”

    姚黄停止打扇,笑着道:“五少爷醒啦,奴婢去给您倒水净脸。”

    王念念向弟弟招手:“过来,吃点葡萄。”

    小引章含了颗葡萄在嘴里,嘟哝着说:“吃完了,姐姐我们去捉知了吧。”

    上次芸娘听凌香报告说四小姐因为蝉鸣吵人午睡不香后就叫人去树上黏知了,小引章见了也闹着打棍子,可知了还是隔几天就有,小引章乐此不疲,天天都闹着去玩。

    “不行,现在太阳太晒了,我们去书房背诗去,等会娘亲会检查。”王念念劝着弟弟,再给他塞了个葡萄。

    三岁一过,芸娘就开始教两个孩子背诗,讲故事。

    “那就背完了再去,知了好玩!”小引章一边吃葡萄,一边任由姚黄给自己擦脸擦手,一边跟王念念讨价还价。

    “那行,就等你背完。”王念念不再与弟弟争,反正自己不去打知了,弟弟也不会偷偷去。

    “小姐您可别这么惯着他,外面太阳这么毒辣,中暑了可不是好玩的。”姚黄收拾布巾子,看着王念念道。

    “分明是你怕晒吧!每次有太阳都不愿意出门,现在除了凌香,就属你最白,哪里跟我们似的。”赛玉带绿珠进来,两人手里都拿了捧衣服,听闻姚黄的话后笑话她。

    凌香嘻嘻地笑,看向她的手:“这是二奶奶又给少爷小姐们做的夏衫?”

    赛玉点头:“二奶奶见少爷小姐长得太快,两个人连当初三小姐的衣服都没法穿,这几个月一直让我们空闲了一起做衣服,大大小小的,做了许多。”

    佘妈妈也进来了,手里拿了个托盘,放了几双颜色各异的小小的虎头鞋,看着她们:“在说什么呢?二奶奶知道少爷快醒了,让我们督促去书房背诗呢。”

    “走吧姐姐,我今天要背三首,姐姐背几首?”小引章牵着姐姐的手就跑,边跑边问。

    王念念被他牵的一趔趄,姚黄忙扶住了,凌香让绿珠也跟上,绿珠和姚黄举着伞送两人进了院子,走向东厢房。

    “我今天背五首!”王念念激着弟弟,果然:“那我也背五首!”小引章不服气,瞪圆了眼睛看着姐姐。

    “好哇,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好了。”王念念一本正经。丫鬟偷偷地笑。

    到了东厢房,书房还是从前父亲在时的格局,两面墙放书。只是把父亲的东西都移到了博古架和书架上,靠窗边添了个小书桌,和之前的并排。

    此时王筱盈已经坐在了一张桌子前,王念念与弟弟跟她见礼:“姐姐你已经在写字啦。”

    王筱盈读书写字都是由祖母启蒙,凑头一看,簪花小楷十分秀气,已经初见笔锋。

    王筱盈看着他俩,放下了毛笔,朝妹妹点点头:“我先教你背,然后你再教弟弟,我待会再看会书。”

    因为祖母在自己搬走前说的一番话,王筱盈对弟弟妹妹的态度已经好了许多。王念念与姐姐相处舒适,也很高兴见到她的转变,对自己这个小姐姐宽容许多。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在背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背王之涣。

    ......

    书房传来郎朗的读书声,丫鬟们轻手轻脚在一旁打扇,连外面的蝉鸣也动听了许多。

    过了几天,到了请安的日子,小引章夸张地背给太祖母听,乐得太祖母哈哈地笑,直呼章哥儿小状元。

    又奖励了他们文房四宝,和状元及第的小银裸子。

    祖父也在一旁,看两个孩子已经平平安安长到这么大,微笑着摸着胡子,心里隐隐有了较量。

    第二日一大早,把小引章和王念念叫去外院的书房,外院书房更大,东稍间两个大窗户,三面墙外加竖立的书架上全放满了书籍,两个大瓷瓶依着张书桌而立,塞着一卷卷画卷。

    “你们以后想不想跟着祖父读书?”王宜禄让他们近前来,坐在椅子上直接问。

    王念念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国子监司业给自己启蒙,想想就能接触更多的知识面,包括外界的消息,也是唾手可得。于是大声说:“想!”

    小引章看姐姐答了那么快,踌躇着看着姐姐和祖父。

    “怎么了?章哥儿你不愿意?”王宜禄弯下身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温和下来,怕把孩子吓到。

    “跟您读书那还能去抓知了,去后面花园里打蝴蝶吗?”小引章声音小小的,疑惑地看着祖父。

    “呵呵,当然可以,以后你们就早晨跟我读一个半时辰,下午太阳快落山了,还是可以出去园子玩。”王宜禄笑呵呵地回答,丝毫不介意他的贪玩。

    “那好,姐姐来我就来!”小引章跳起来拍手。

    还很顽皮呢,算了,以后自己管着,逐渐就会懂事知礼。

    王宜禄心想。

    “来,我带你过去看看你们的位置。”王宜禄抬脚跨至大厅往左间走,里面是个小点的书房,有个男孩坐在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见他们进来,好奇地转头。

    “这是你们的表哥,崔沐黎,你们以后叫师兄,以后我不在有问题就请教他。沐黎,这是你表妹念姐儿,表弟引章。”王念念见祖父王不仅连位置都准备好了,还细心地给他们介绍小伙伴,分明是早有谋算。

    三人互相打招呼。

    “老爷,夫人派人过来请您过去商量事情,人现在就在院子里。”门外有书房管事在门口喊。

    “好了,你们先互相熟悉一下,念姐儿看着弟弟,别毁坏了书本。”王宜禄说完就出了小书房。

    三个小孩面面相觑,还是沐黎先反应过来,他圆圆的脸蛋,下巴尖尖的,凤眼大大的,笑着邀请引章表弟一起画画。

    王念念打量着书架,随手拿了几本下来看,都是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还有很多连环画。

    墙外有祖父的声音传入王念念的耳朵:“要买地?可真是楚王的大管事吗,可有什么信物?”

    “有的,他们要买我们未河东边那块地跟小片山林并入他们的庄子,好像有什么贵人搬过来了。因为面积太大,夫人拿不准。来人又持了腰牌,夫人见那东西不是寻常人家用的,让我来问老爷。”是祖母身边管事嬷嬷崔浩家的。

    跟着祖父读书就是好,这不消息就来了?

    王念念狡黠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