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未峰山下有人家 » 第二十四章:希望

第二十四章:希望

    第二日一大早芸娘和王筱盈又跟着夫人出门了。长辈们不在,王引章更是放肆,把崔沐黎也哄了去玩,王引泽好奇,也跟了去。

    王苗苗昨日不知道是不是被教训过,今天焉了吧唧跟在王筱羽后边,两人出了门不知道去往哪里。

    王引章依依不舍地跟姐姐在路口分开,转身兴奋地牵着崔沐黎走了。姚黄和陈柏带着丫鬟护卫跟随,陈柏还偷偷看了凌香几眼。

    待他们一走,绿珠请了王以南的大儿子王小东一同去看庄稼,王小东长相老实,皮肤黝黑,见了王念念请过安就嗫嚅着说不出话。

    王念念只好出声安慰:“族叔不必拘谨,我就是随便走走,问您几个问题。”

    王小东小声答了是,低了头随王念念。

    “族叔一家看守别院多久了?”王念念走到一条水渠边,拿了泥块往里面丢,尽量把语气放轻松点。

    “从我爷爷辈起,一直到我儿子了,回,回七小姐的话。”王小东根本没有陪同女眷的经验,一直以来,从前是爷爷,现在是父亲,每次只要跟大爷王彦文和王家大管事报告庄子的收益和别院的修葺情况就好,从来没主人家来过问庄稼长得怎么样。

    “我辈分小,不讲虚礼,您不必客气,叫我小七就好。”见王小东如此多礼,王念念无奈,又说了句:“现在我们庄子种的都有些什么粮食?”直接问他能回答的。

    问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王小东讲话多多了:“我们现在主要种水稻,叫做浏阳早。花生和黄豆,菜蔬和果子那些不算,还会种些玉米、地瓜和土豆,只是数量不多。”

    “那粮食产量多吗?”王念念早已经吃过葡萄和辣椒,因此对这些外来种子不再追溯发源地。

    “水稻最多,我们这一片临水,灌溉方便,都是上好的良田。玉米那些种在后边山坡或者河边的沙地,每年刚好够府里的嚼用。托老爷的福,这几年我们王家庄的人都能吃饱饭,再也没有遇到灾年就饿死的。”说到这些,王小东憨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已经有男男女女在靠近未河的地里收获了,镰刀扁担,都是人力。王念念又问:“你们都是怎么打谷子呢?”

    “就拖到打谷场,用棍条抽打,很方便的。”

    “没有其他工具了吗?那岂不是耗费许多时辰。”

    “我们人多,到了秋收,全王家村的人都出动了。有时候看天色不好,我们也会征求府里同意喊人抢收,倒也不慢。”

    王念念点点头,随手摘了一根长芒稻穗若有所思。

    自己父亲是个中学教师,以前为了让自己爱惜粮食,在饭桌上讲了一天一粒米从播种到收获都会经历了些什么,讲到施肥的环节,王念念后两天都恶心的没怎么吃下去东西,因此记忆深刻。

    这里的产量可低太多了,一年一熟,而且谷粒也不是特别饱满,味道也一般。

    浏阳早,自己得去查查看自己书房有没有类似的资料。

    太阳渐渐高升,留香打开伞给王念念举着。又走过几条田埂,秀雅给小姐扒开前面杂草,王念念又问了好些问题,眼看要吃午饭了,几个人打道回府。

    回去见弟弟还没回来,让了秀雅去催,自己躺床上一头扎进了房间里。

    没有相关的书籍,只翻到了一本简单的机械和农具对比,其中大肆说了煤和铁的重要性。

    王念念想再多了解一些这里的工具,午歇后跟弟弟背了会书又练了会字,等太阳不太晒了,又让绿珠叫了王小东出门。

    傍晚,站在田埂上看着辛勤劳作佃户们,时不时好奇地望向自己,王念念已经有了想法。

    第二天去找娘亲,姐姐也在,两人正在拿了几匹布,和丫鬟商量做什么衣裳,见王念念进来:“念姐儿来了,快看,给你们三个做新衣裳,你看这个好不好看?”

    王念念对各种料子至今没记住名称,只觉得色泽妍丽,摸起来十分绵软丝滑,一看就是好东西,对着娘亲点点头,放下了布匹说道:“娘亲,您给我找个木工师傅吧,我想做些小东西。”

    “你又想做什么,学了画以后自己做了牙刷子,又做了衣刷子乱七八糟的,惹得府里的人争相效仿,还让你舅舅拿去卖。你舅舅也是的,跟着你一起胡闹。前些年做的什么布偶娃娃,被别人学了去结果大卖,后边你外祖父都不让做了,直接给你一千两银子,怎么,莫非银子花完了?”芸娘笑着看小女儿,忍不住道。

    王念念噎住了,从没想过这里其他商人嗅觉这么灵敏的,用的布料又比自己的布偶好太多,还弄了好些装饰品。自己余下的一些,暂且先留着,到时候送人。

    又去做了牙刷子,这次学聪明了,直接出图让舅舅出人力物力做了几百个摆去长郡,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但是这次不一样啊,这可是关系民生的好东西,做的好了可是利于家族的,于是接着求芸娘:“娘亲,我想到了一个更方便打谷子的东西,您就给我找个木匠吧,做成以后保证不会让您和祖母失望,说不定祖父都会夸我呢。”

    芸娘被她摇得晕乎乎的,险些料子都拿不稳,赵粉忙笑着接了宋锦去:“二奶奶,七小姐脑瓜这么机灵,何不让她玩玩,也不费些个什么。”

    “是啊娘亲,您如今又管着内宅,要外院管事们找个木匠也不是难事。”王筱盈也跟着求,现在只要是弟弟妹妹喜欢的,没有危险她都乐得帮他们。

    “好好好,快别晃了,也没说不给你找,就怕你吹了大话出去到时候不成还得我给你出钱。”芸娘轻轻拍着女儿的小手,笑着答应了。

    “娘亲最好了!我下午就要,能找来吗?”王念念不摇改抱着芸娘手臂,事情没完整答复,不敢松开。

    “找个木匠有什么难的,如今铁匠都多了起来,老百姓们都能用得起。我记得我母亲小时候,每个镇铁匠只就一家,多打几把刀都需要记档呢。”芸娘笑道。

    王念念放下手望着她的笑脸,娘亲眼角的愁绪经过一年多的忙碌而淡化了许多。娘亲以前很少提外祖母的事,自己只知道外祖母是逃难被外祖父救了,人很是温柔漂亮。

    这时候弟弟带着人回来了,嘟着嘴,腮帮鼓鼓的,显得很生气。

    一进门就告状:“娘,您让祖母去告诫五姐姐吧,我们在学抓鸟她一直在旁边教训王苗苗,王苗苗跟她吵架,害得鸟都跑了!王二狗他们看着害怕也走了,现在我都不能好好玩。”

    芸娘拿了帕子给他擦脸,柔声哄:“不跟她们见识,瞧你,嘴上都能挂油瓶了。王苗苗在你就去另外一处玩好了,这庄子那么大。你父亲小时候种了一片枣树的,等傍晚了我带你去打,现在应该快成熟了,就是不知道被鸟吃完了没有。”

    王筱盈在一旁问姚黄具体怎么回事,王念念坐下喝茶看弟弟的戏。

    王引章本就是干嚎,只是想引起母亲重视而已。现在听闻还能打枣子,不哭了,但是也没忘记捉鸟:“明明是王苗苗一直跟着我,我看她们一直说布料,就直接让王苗苗穿粗布就好了,结果羽姐姐指着我,连我也说!哼,娘,您给她们吩咐点事干吧,就像吩咐管事婆子那样,我还要找王二狗学捉鸟呢,麻雀可多了,我还没学会。”

    芸娘听闻一块布就连自己儿子也教训,眼神冷了下来,“果然那种地方出来的女人教出来的孩子,眼皮子浅。章哥儿不怕,我去告诉你大伯母,让你大伯母叫她们别出门。”

    王筱盈听了也很生气:“还真当自己是个好姐姐了,一件衣服也值当对人大呼小叫。章哥儿你别怕,尽管玩去,王苗苗要玩就跟着好了,羽堂姐那里,我去绊住她!”

    王念念想起这个五堂姐,人一直没什么存在感,仅存在祖母和大伯母的闲话中,或存于王苗苗的抱怨声中。每次给祖母请安她也在,一双神情莫测的眸子看一眼众人又低下头,并不多言。

    有一次无意中听见祖母跟祖父说:“大的男孩儿还能再教导些年,人从书里乖,等考取了功名就知道这天大地大。苗姐儿还小,瞧着跟章哥儿打闹虽然有点鲁莽又有些脾气不好,但是也知道分寸,能跟家里人玩到一块去。就怕这个羽姐儿,性格已经成型,又是第二个孩子。没得到家人什么关注,又看着自己的娘变成姨娘,给人低头服小不说,自己也矮了姐妹兄弟一头。有次望着大儿媳的眼神,我瞧了都害怕。”

    祖父劝:“你啊,就是操心太多,看你不管家事后反而精神都差了。泽哥儿本性不坏,我讲些什么他都能懂。羽姐儿也不过费些米粮养几年就嫁出去了,又有你和刘氏拘着,能翻出什么花来。”

    祖母只是叹气:“你啊,还不懂内宅这些弯弯绕绕。”

    王念念也不懂,从前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做好工作,身边人也是一样。于是对芸娘道:“娘,反正我们也不缺料子,给王苗苗也做一身呗。她上次射箭得了师傅夸奖,小八不服,很是努力了两个月,现在小八射箭已经是我们中最好的了。”

    芸娘失笑:“什么小八小八,这是你弟弟,总改不过口来。算了,我给苗姐儿也做一身,安安心心一起在这里玩几天才是正经。”

    王念念嘿嘿一笑,拿了个削好的荸荠子放进嘴里吃着。

    “娘,等会我去陪五姐姐做针线吧,看她的帕子好像针脚比我的好多了,说不定她有我不知道的绝活呢,两个人互相交流也能进步。”王筱盈想了想,对芸娘道。

    “好好好,都依你们。”芸娘看着儿女,心中酸酸麻麻。还好,孩子们都没长歪,不知道将来二爷回来看了会不会感到安慰。

    前两个月陈进之派了刘黑牛回来一趟,告诉芸娘有人在折剑死后还见过父亲,问他在哪里见过又答不上来,只说西山的山里。

    但王家又开始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