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未峰山下有人家 » 第二十六章:枣树

第二十六章:枣树

    伴着太阳渐渐西沉的余晖,王小东领着王念念几个走到河边的一块沙地。沙地种了大片棉花、豆类和花生,地里排列种了三十几株枣树,每棵都有一人多合抱粗。

    王念念和王筱盈都戴了帷帽,王引章戴了草帽,好奇地东张西望。

    待走到树下,王念念抬头看去,只见一粒粒青黄交接的枣儿被微微发黄的叶子藏在树枝间,偶尔还有几颗发红的果实悄悄探出头。

    王小东拿着几根长竹竿,分一根递给了陈柏,又分给了母丹母曾几个护卫,王引章见了,也要了一根,几个人丫鬟拿着布兜,等会就在地上捡。

    这可真是个新奇的玩法,王念念也蠢蠢欲动,王筱盈见了,拉住妹妹的手:“你可离远些,娘亲说了,树上有洋辣子,碰到了得痒好几天。”

    想起什么,又捂了嘴偷笑,凑近王念念说:“娘亲说她小时候被父亲骗到枣树底下,父亲抓了几只虫子放叶子上给娘亲看,娘亲好奇看了,还手快去摸,痒得难受,哭了好久。父亲赔礼又道歉,哄了很长时间,又许了好些玩意儿娘亲才停止哭闹说不告诉大人们。那会子父亲和娘亲才多大?和你跟弟弟一样大呢!”

    后面姐姐再说些什么,王念念没有再听清。面前岁月交叠,记忆纷至沓来。有个阳光大男孩的笑脸浮现在眼前,也是捉了青菜虫,像是只为逗年幼的她一哭一笑。

    王念念眼眶发红,想到自己来这里第一个看见的人,鼻子一酸,眼泪模糊了双眼。

    王筱盈望着妹妹的小脸,手忙脚乱给她拿出锦帕擦:“怎么了?可是我说错话了?”王念念闭着眼不动,睁开眼想了一下摇摇头。

    王筱盈眉毛微蹙,问:“我刚刚提到父亲,你可是想父亲了?”这些年芸娘从不对双生子说他们父亲的事,王筱盈倒是还听过许多。

    父亲小时候调皮捣蛋,时常惹祖父生气罚背书写字,祖母口中的王引章就很像父亲。至于祖父,一直在教学上让孩子们向王彦文学习,说他小时候是如何如何聪慧机敏,一点就透。还夸王念念有她父亲当年的风采。

    “少爷这不能碰!”是王小东的惊呼声。

    姐妹俩闻声都望过去,王引章丢掉右手的竹竿哀嚎出声,左手手指使劲儿在腰部擦拭,双腿在原地起跳,像只受惊的兔子:“啊!姐姐,有枣子咬我手!”

    王念念破涕为笑,擦干眼泪与王筱盈快步走过去查看。

    王筱盈紧张地问:“怎么回事?”王小东把那条虫子踩个稀巴烂,对王筱盈说:“回四小姐的话,刚刚八少爷自己打了枣子下来,想拿来吃,谁知道旁边有条洋辣子不小心碰到了。”

    王引章还在擦手指,姐姐要看都不让,脸色都白了,直呼:“好痒,我感觉我要中毒了,心里麻麻的。”

    姚黄道:“少爷您别乱动,别把皮肤擦破了,这里有水您先洗洗。”说着就掀开了篮子上的布巾,拿出里面的茶壶倒了水给王引章冲洗。

    王筱盈给弟弟擦去水渍,看手指红红的,对他说:“你还是去边上看着吧,想吃也不急于一时,等他们打好了,我们拿回去吃。”

    “是啊少爷,二奶奶早前就通知我们把这些枣树给您留着,怕您想吃,我们先打着,您先歇会吧。”王小东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一旁的王引章,怕待会还出什么意外,想想还是劝了一句。

    “你们先打,把那棵树给我留着,我不痒了就来!”王引章不死心,被姚黄扶着坐到了一旁的小马扎上,出声留树。

    “少爷您放心吧,那棵红枣多的给您留着。”王小东见劝住了,不再紧张,又去打枣。只见树林里拍打树枝噼啪声,枣子掉落的咚咚声,丫鬟们的指挥声:“往右边点儿,对,那边有片红的,再往下,打下来!”

    打完了三棵树,陈柏见高处的根本够不着,放下竹竿,后退起了个跑,三两下爬到枣树上。凌香看着他,嘴里喊着小心,眼神却发亮,捡起竹竿,把竹竿又递给他。

    陈柏对凌香微微一笑,专注地打枣。

    姚黄见了低声对王念念说:“小姐,您什么时候对二奶奶说把凌香嫁出去,凌香今年也有二十一了,我看啊,这是上好的姻缘。”

    随着王念念越来越大,丫鬟们也逐渐看出七小姐的随和,也愿意跟她说些小女儿的心里话了。

    王念念嘻嘻地笑,点点头转头去问王筱盈:“姐姐,您看我跟娘亲提一下把凌香嫁给陈师傅怎么样?”

    王筱盈瞪大了双眼,看了眼陈柏和凌香问:“你这说的什么话,丫鬟们的亲事自然由母亲做主。可是他们私相授受被你发现了?”

    没想到姐姐会这么想,王念念有些语凝,思考了会还是说道:“并没有,是我瞧着师傅稳健,凌香手艺又好,再加上年龄大了,总不好一直不嫁人吧,陈师傅又知根知底,两人很是般配呢。”

    “快别说了,这怎么能是我们女孩子能说的话,你还小呢,不懂这些。”王筱盈脸色微红,对这些已经有了朦胧的概念,但从小的教养让她对这些事情退避三舍。

    “姐姐!”王念念不依,哎,还是年龄太小了,有些话不能通过自己的口来完成,只希望打谷桶能打出一片声望来才行,这样以后说话其他人也能对自己这个小女孩信任几分。

    “好了好了,我帮你同母亲说,也许母亲心里早有决断呢。”王筱盈怕妹妹还说些什么吓人的话来,只好先答应了她。

    王念念给姐姐倒杯茶水递到王筱盈嘴边,喂了她喝了,惹得王筱盈直笑,打趣妹妹求人办事怎能喂茶水。

    这边王引章不过瘾,待手舒服了些就拿了竹竿也去打了枣子,掉落几颗就开心的不行。

    又打了一会,见天色不早,王筱盈喊弟妹回去。丫鬟们把掉落的枣儿们拾掇好,陈柏也跳下了树,与王小东收拾好竹竿和网兜。

    居然有两箩筐!一行人满载而归。

    到了吃晚饭时间,王引章吃枣吃得吃不下饭,芸娘教训个不停:“下次可别这么吃了,每年府里也送了来,也没见你吃个不停。”

    王引章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又往嘴里丢了个大胖枣子,道:“这可不一样,这是我自己打的,而且是父亲留下来的树,我喜欢吃着哩。”

    芸娘夹菜的手顿住,双眼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王筱盈和王念念面面相觑,正想用什么话题岔过去,只听芸娘轻声地问:“你们三个,为什么都不跟我问问父亲的事儿?”

    这下王引章也愣了,自己根本没见过父亲,一点印象都没有,只知道失踪很久,家里人一直在找。

    王筱盈对父亲的印象也只存在于书信,和祖母转达的问候。还有三岁那年的过年,父亲得长辈喜爱,同龄学子敬重,身边一堆人围绕,每日忙忙碌碌只抱过自己两次,感情并没有多好。

    王念念只是把与父亲相处的时光留在心里,得益于父亲抱去书房,亦或玩耍,知道这个世界的初始面貌。何况她有着成年人的芯子,知道什么该提什么不该提。

    见芸娘放下筷子,神情落寞下来,王念念忍不住问了出来:“娘,父亲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芸娘看着三双认真的眼,眼里慢慢有了光,开始给孩子们讲父亲的事。

    三个孩子听得很认真,那一晚,都陪了娘亲睡。芸娘唠唠叨叨地回忆,讲了大半夜,直到孩子们睡着。

    三岁启蒙,四岁就会背百家姓千字文,六岁读史记,被周围人称为小神童。十五岁成为一名廪生,得县太爷看中还说可惜没早点把女儿嫁给他。十九岁中举,整个未峰历史上都找不出五个来。二十岁就入国子监,一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那一晚,几个小的心里都有了对父亲的崇拜和孺慕之情,从此对自己道路有了不同的理解。王引章因此更加勤于学问,以父亲为目标,发奋成为比父亲还优秀的男人,这是后话。

    第二日,崔氏告知芸娘三天后回家,王宜禄已经答应担任未峰书院的山长,家里要举办宴席庆贺。

    后两天下起了小雨,王引章则是抽空就拉着王念念走遍了庄子找好玩的,一家子傍晚才回到县城王宅。

    回到家的第一顿晚饭,王宜禄宣布了开春去未峰书院任职,家人齐齐端了酒杯恭贺。

    王宜禄喝完放下酒杯,环顾一圈说道:“以后未峰就只有一家书院了,坐落在石山,过去只一个时辰车马。我们书院分天地玄黄四个班,分给四个不同学龄段的学子。引安你直接进天班,那里都是各地举荐来的有功名的人。考试以后引泽、沐黎、章哥儿,你们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分去不同的班级,这就要靠你们自己的悟性。如果有谁连入学都没考过的,哼!”说完严肃地哼了一声,剩下的意思希望几个小的明白。

    几个男孩子站起来兴奋地听祖父告诫,王引章和崔沐黎甚至表示自己冬天哪儿也不去,就在家温习。

    王宜禄看着三个小的,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