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未峰山下有人家 » 第三十七章:书院

第三十七章:书院

    等到王家开始熏腊肉,做腊肠,磨豆子,做豆腐,炸豆腐,做豆干子,年也近了。

    腊月中旬,动工两年的未峰书院已经修建晾晒好,开院挂匾那天王念念和家人一起前去观礼。

    一大早,王家大门的街上四辆马车一字排开。

    王宜禄带着王引安、崔沐黎、王引泽坐了第一辆,崔氏带了大儿媳和二儿媳并王筱盈坐了第二辆,王念念带着王引章、王苗苗、赵粉和柳儿坐了第三辆,其他丫鬟婆子挤了第四辆。

    前几天商量的时候王筱羽说不去,她不觉得书院有什么看头,她不爱读书,伤养好了就窝在院子里做针线,等闲不出房门。

    大家都没有勉强她,祖母还夸她沉稳了不少。

    等车马行动起来,不久,彭家的三辆马车也随后出了大街。

    王念念在车里打瞌睡,昨天她与绿珠琢磨着做出卤鸭脖来,选材挑料,亲自看了好几种鸭子,还写了几种配料表,思前想后,折腾了好久才睡着。

    闭上眼睛都还感觉鸭子在她面前扑腾。

    王引章和王苗苗都扑在窗口看外面一边说话:“我刚刚看见一家卖早点的了,里面热气腾腾的,不知道在卖什么,好多人,早知道出来吃了!”

    王苗苗眼睛看个不停,也道:“我也看见了,是卖粉条的,我还看见上面写着陈记杀猪粉,是你外家的吗?”

    王引章道:“是吗?我们外家还做粉条?”

    见他眼神有些不确定,赵粉笑着道:“不是,陈家不做吃食生意,这么小的店面哪可能是陈家的,大酒楼还有些可能。”

    王苗苗又道:“那就是别人家的,我刚刚还看见一家卖包子的,笼子拢了好高,还有人排长队呢,太快了,我没看清招牌。”

    赵粉倒是知道,给她解惑:“是李记肉包吧?其实他们家不止卖肉包,像豆沙、白糖包、酸菜包都很好吃。”

    两人都转过头来看着赵粉,用略带羡慕的语气一齐道:“赵粉姐姐懂的可真多。”

    赵粉晒然而笑,想着他们不经常出门,出了门也不会让他们吃外面的吃食,带着安慰的语气跟他们说话:“等八少爷考上了未峰书院,在外行走方便了,以后可以买些尝尝,我之前吃过几次,觉得还不错,价格也不贵,肉包三文钱,菜包和糖包都只要两文钱。”

    王引章高兴起来:“对!我马上要出去读书了,以后能经常吃到!”

    王苗苗听了羡慕,忍不住刺他:“你可别得意太早了,书院还有别的老师出题,你考不考的上还不一定呢!我三哥哥都说还有点难,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读书!哪像你似的想着玩。对啊,等我三哥哥考上了,我让他从外面给我带!哈哈,我三哥哥可比你考上的几率大多了!”

    在大康朝,童子试过了才能入县办书院读书。

    王引章不服,自己从四岁开始读书,和姐姐每天都没落下,也很用功的,于是大声道:“你胡说,我一定能考上的!哼,不过是童子试,明年你等着瞧吧!祖父说了,我《论语》还不错,又有些小聪明!若是考前看完《大学》,再投机取巧还是能得到有些老师的喜爱,到时候能和三哥表哥一起考上!”

    这是什么好话吗...王念念闭着眼睛听弟弟幼稚的话,有些汗颜。

    前几天祖父给三位少爷分别出了些题目,几个人都答得不错,王念念和王苗苗也拿了那些题目看了,还自己试着做了,发现很是简单。王筱盈看见还跟着做了会儿,她觉得很难。

    王苗苗做完了拿给祖父看,祖父还夸了她,奖励了她两方好墨,又细细跟她讲了半天女子不能去书院的原因,如今王苗苗没有那么大执念了,她只是要证明自己跟章哥儿一样厉害而已。

    车里两人还在斗嘴,谁也不服谁。

    马车又行驶了一段时间。

    突然,王引章被外面的人吸引了注意力,道:“王苗苗你看,他们怎么在捡粪啊?”

    王苗苗又掀窗帘凑头去看,道:“这是捡牛粪?”

    最近半个月天晴,地上还有些残雪,雪化的地方露出不少干枯的草,早晨有些老者或是童子把牛羊都赶出来找草吃,顺便让牛羊活动一下,手里还提了木桶一路捡回动物的粪便。

    王念念有些明白,牛粪含甲烷易燃,这是有些贫苦人家用来烧火的材料。

    赵粉已经在给他们解释了:“他们是在捡牛粪,用来烧火,羊粪和马粪还会有附近村子的人去城门口捡,这是沤肥的好材料。我们王家住在城北,平常看不见这些,城西南那边人员比较复杂,家里偷偷养猪的都有呢,我有一次办事路过,感觉那条街味道特别大。”

    王引章和王苗苗都没见过这种生活,闻言很是吃惊。

    王苗苗眼神有些闪烁不定,想起什么般的道:“我记起来我小时候住在城西,最多早上见到收夜香的经常在前面街上走过。有一次两个邻居还为了先收谁的吵起来了,争吵间洒出一些,惹得我们家看门的婆婆出去骂他们弄脏了自家门口的地。”

    王苗苗记得,是因为家里人那天都不知道去哪了,自己被争吵声吓得大哭,很久都没人理。

    王引章很是疑惑:“你小时候?你前面不是大伯母住的吗?难道你小时候不住在家里?”

    王苗苗放下帘子看了他一眼,不说话了,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容姨娘带子归家的时候王引章才四岁,早就没有印象了,王念念正想说些什么岔开话头去,柳儿已经道:“少爷,您看,我们快到未河了。”

    王引章被吸引了注意力,快速掀帘望去,被冷风吹得一激灵。看着远处河面上撒网的渔船神情兴奋:“王苗苗你看,他们在打渔!我们好久没抓鱼了,明年夏天我们还去别院抓鱼去!”

    这个柳儿倒是反应快,看来对当年的事记得很清楚。王念念松了口气,她是怕王苗苗不自在,这小姑娘好胜心特别强。之前她本来叫王筱苗,后来回了王家看王念念能叫叠字的名,觉得好听,闹着王彦文改了,大伯父居然也依着她。

    说起来,这小姑娘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样样都不愿意落于人后,王念念倒是蛮欣赏的。

    前两年王筱盈问两位妹妹的名字为什么可以不一样,芸娘还解释了族谱上依旧写着王筱念,王筱苗,念念只是家里的叫法而已,女孩子家不妨事。

    王苗苗已经走出回忆,把从前的事丢到一边,现在,她是正正经经王家的小姐,她才不跟自己姐姐似的想七想八,庶女又怎样?照样被长辈教导读书写字,被仆妇环绕,做王家的庶女比在那个小院里被门口的臭味和吵架声吓得哇哇大哭幸福得多!

    又高兴和章哥儿讨论起明年夏天要去哪里玩,对着渔船指指点点,还约着去网鱼。

    言语稚嫩天真,王念念失笑,这俩才是真正的小孩,自己跟他们相处久了,好像也变得活泼了不少。

    马车摇摇晃晃的,过了石桥,又向左走,路过零星几幢房屋,又路过大片田地,上坡来到石山脚下靠近河边的未峰书院。

    书院逼近闹市,不宜读书,所以才选址如此依山傍水之地。这片地是王家的,王宜禄把近四十亩的地悉数捐出,其他乡绅捐了另外四十亩。

    花岗岩垒起来的大院门看起来气势恢弘,门顶的石头还没垒上去,此时正被摆在一旁的桌上挂着红绸被众人观看,石头已经雕刻好了未峰书院四个大字,等会需要王宜禄再次用鎏金的笔墨再写一遍再由工匠垒上去。大门两边立了两米多高的大石鼓,靠近河边堤坝的墙边种满了小樟树,近山的一边种满新竹,远远望去,绿树石墙黛瓦黑柱,一切都是崭新的。

    此时大门口的来路上停满了车马,有管事和小厮帮着维持秩序。

    王家马车也依次停了下来。

    几个人下了马车,找到前面的长辈,往前行,王彦文带着王大管事过来了。

    他们昨天就开始留在这里打点。

    到了门口,见到王家人来了,各家家族的话事人和名士乡绅都涌过来见过王宜禄,跟他道喜,王宜禄一一抱拳笑着道同喜。

    崔氏笑着和几位长者见过礼就带着女眷们从另一边的侧门进入书院。

    王筱盈已经戴了帷帽,一手拉过妹妹,一手拉着王苗苗,和她们叮嘱:“你们俩可不能乱跑,这里人多,拍花子是没有,但被其他人撞到了哪里可不好。”

    王念念往后望,陈柏,母丹母曾加另外几个护卫站在王家少爷们的身后,放下心被姐姐牵走了。

    王家大管事叫王喜,四十多的年纪,身材欣长,穿了身栗色夹棉直裰,笑起来很和善,不像管家倒像个读书人。

    此时他一边走一边给崔氏介绍:“劳烦夫人跟着小的走侧门,以后这个门啊,您想给老爷和少爷捎东西就能从这里找门房传话,这里是前院,有几个歇脚的花厅,如今没什么看头,书院规定车马不能在内停留,就怕学生们牵马跑了,以后我们家里的车马也只能送到大门口。您再往这边走,前边就是食堂,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待会午膳您也尝尝这里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