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重八请我当皇帝 » 第五十三章 诚意伯

第五十三章 诚意伯

    非常的奇怪。

    而且这份封爵的诏书还标榜自己是公平公正的。

    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他还特意提到两个例子:“御史大夫汤和功勋是大大的,理应封公爵,可是他喜欢喝酒滥杀,不由法度,所以只能封侯爵。”

    “廖永忠在鄱阳湖之战中舍生忘死,简直如天神下凡,还救过我的命,理应封公爵,可他喜欢让人刺探我的心意,这很不好,所以只封他为侯。”

    至于那六位公爵,朱元璋认为名副其实:“李善长虽然没有汗马功劳,但跟随我最久,是我最出色的后勤部长。徐达是我老乡,所有的胜利都是他亲自指挥完成的。”

    廖永忠救过朱元璋的命,难道刘伯温在鄱阳湖上没有?

    即使不能封个国公,但是一个侯爵应该没有问题吧?

    可问题是,就是没有刘伯温。

    刘伯温虽然已自我暗示一般把余生的理想重心转移到安度晚年、不恋名利上。

    但这正如你借了地主老财的钱,不能因为他不缺钱就不还钱啊。

    而且刘伯温根本不是个淡漠名利的性子。

    他还是会不甘寂寞。

    情绪低落起来。

    这正中了朱元璋的下怀,他就不太喜欢刘伯温那副嘴脸。

    明明都在自己手下打工,还要高傲。

    所以他故意在弘文馆视察的时候大惊小怪道:“啊呀,我怎么忘了刘先生啊。”

    他呼唤着刘伯温。

    刘伯温连忙一路小跑来到他面前,朱元璋表现的很自责,说:“你看现在大局已定,不可更改,我还是封你个伯爵吧。”

    刘伯温急忙跪下磕头,说:“谢谢皇上,皇上您还想着老臣。”

    朱元璋就那样站着,高傲地点了点头说:“起来。”

    刘伯温用手吃力地支撑着地,起了半天,才站了起来。

    朱元璋接着说:“汪广洋是被杨宪冤枉的,我已把他调回京城,就跟你做个伴吧。封他为忠勤伯,封你为诚意伯。”

    刘伯温又要跪下谢恩,朱元璋不愿看到他那老朽的样子,制止了。

    于是刘伯温的名字终于上了朱元璋的光荣榜。

    在第三等级的第二位。

    如果从光荣榜的后面数起,他就成了第一位。

    做戏就要做足,朱元璋又颁了刘伯温《诚意伯诰》。

    里面说道:……可谓贤智者也,如诸葛亮、王猛独能当之。朕提师江左,兵至栝苍,尔基挺身来谒于金陵,归谓人曰:“天星数验,真可附也,愿委身事之。”

    还是那个调子。

    那就是刘伯温是主动来找他的,因为他脑袋上顶着真命天子才有的光环。

    而刘伯温能掐会算,是个未卜先知的人才。

    所以在红尘中一眼就发现了他,投奔自己,为自己出谋画策。

    当然,朱元璋心情比较好。

    说了几句真话。

    他说刘伯温是诸葛亮、王猛一样的人物。

    在你的辅佐下,尘埃落定。

    不封刘伯温爵位是不应该的。

    所以就封你个诚意伯吧。

    虽然有了爵位,但刘伯温还是窝囊。

    李善长每年的食禄是四千石,和他同是伯爵的汪广洋的食禄每年是六百石,而刘伯温只有二百四十石。

    不过刘伯温没有一丝抱怨。

    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敢有抱怨。

    韩林也不觉得国公和侯爵有什么值得争的,这个封爵的光荣榜可不兴上。

    这哪是奖励?

    这就是一个杀猪榜。

    朱元璋一朝列爵公侯的功臣总共五十九人,这五十九人中,不计子嗣诛废和病死的,被朱元璋杀掉的共有二十三人,直接死于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的有十六人。

    朱元璋死的时候,被封的五十九位公侯中只有耿柄文、郭英还活着。

    黑名单上被划掉的第一个人,正是朱元璋口口声声说救了他一命的廖永忠。

    罪名是私自穿着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

    这就比较科幻了,作为杀害韩林儿的凶手,竟然怀念起龙凤政权。

    什么叫地狱笑话?

    这就是。

    在廖永忠之后,朱亮祖和李文忠也死于非命。

    有时候,“名实不符”还真不是坏事。

    所以韩林并不担心刘伯温的精神状态。

    韩林这一段时间除了在弘文馆看书以外,就是有时候去找找朱标聊聊天,下下棋。

    舔朱标的总路线并不会变。

    坚持坚持。

    东宫。

    朱标见韩林不讲理的直接点三三,随手压了一下,说道“你听说韩国公病了吗?说是头晕眼,四肢无力。”

    韩林下了一手板,“听说了,韩国公看着身体不错啊。”

    韩国公就是李善长,也不知道是真病了,还是装病。

    朱元璋认为他已不能全身心地行使宰相的职责,所以让他暂时退休,同时把胡惟庸任命为左丞,汪广洋则担任右丞。胡惟庸虽然不是丞相,但由于没有丞相,他实际上已成了中书省的第一人。

    成了最近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