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系统请我当老师 » 172 孔孟VS石医师

172 孔孟VS石医师

    想到这,石医师觉得自己不能再任由孔孟胡说下去了。

    虽然李易甫宁愿相信一个毛头小子,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行为让他很愤怒,但再怎么说,两人也是近50年交情的好友,他可不能眼睁睁看着斌侄子被人瞎折腾。

    “这位……不知我该叫你孔老师呢,还是孔大夫?”

    看着突然发话的石医师,孔孟一愣,道:“哦,我没什么特别称呼,您老人家随意即可。”

    “是吗?那我就叫你孔老师吧!”石医师可不愿承认孔孟是自己的同行,“这位孔老师,我想问问,你是凭什么判断斌侄子身体中毒的?”

    孔孟奇怪道:“当然是望闻问切,李先生眉心晦暗,声音有淡淡的沙哑度,脉象断断续续,有轻微的心率衰竭之相,这些都是中毒症状。”

    石医师眼睛一瞪:“胡说,你以为我不懂中医是不?这些分明就是癌细胞即将扩散的表征,我研究了三十六年,绝不可能出错。”

    “呃……这两种病症的确很像,不仔细判断真的很难分辨不出来。”

    “你的意思是我眼瞎了呗!”

    闻言孔孟忍不住汗了一个,他没想到这个石老头人倔,说话更倔。

    而且诚如自己所以,这两者症状真的很像,而且关于类似的中毒迹象,一般的中医学著作上并未记载,如果石医师没见过这种症状,就算他费劲唇舌,也很难解释清楚。

    想了想,孔孟决定换一种方式:“石医师,既然你是中医学方面的专家,不知有没有看过《神农经》?”

    《神农经》是这个世界的一本医学典籍,和前世的《神农百草经》有些类似,只是《神农百草经》的作者是神农氏,而《神农经》的作者叫蔡神农。

    两者看着差不多,但具体还有不少差别。

    听孔孟这样问,石医师则不屑的哼了一声,《神农经》是华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典籍,也是中医学学生的主修科目,他还当过此科的专职讲师,怎可能不知道。

    见到石医师的表情,孔孟松了口气,既然你知道那就好办了。

    他指着李斌的手道:“石医师,现在请你仔细看看李先生的劳宫穴。”

    “劳宫穴?”

    石医师闻言,凝目朝李斌手心看去,因为年纪大,他还专门带了老花镜。

    “浮脉青紫,掌心脂薄,劳宫三寸处有明显暗晕,按照《神农经》理论,这是明显的中毒……”

    话说一半,石医师直接呆住......

    ,好半天,他才不敢置信的看着孔孟:“这……斌侄子真的中毒了?可是……《神农经》因为历史久远,很多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石医师声音越来越低,话到最后已几乎听不见。

    《神农经》作为华国古代十大医经,是公认的权威著作,虽然里面的一些理论会受到现代医学质疑,可真要拿出证据去否定,却没人拿的出来。

    不是现代医学不敢质疑传统经典,而是《神农经》中的很多医学理论说的都十分模糊。

    有些症状有些人有,有些人却没有,你说它对,它不一定对,但你要真要质疑它有问题,它又未必有问题。

    见石医师依旧不信,孔孟也没有用传统的经典医经去驳斥,而是道:“不知石医师你这有银针没有?”

    “银针?那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让人送来一……”

    只是他还没说完,就被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不用了,我这里有。”

    正是吴青。

    自从跟着孔孟学习针灸,并在王林身上收到效果后,吴青现在是银针不离身,这时终于派上用场。

    点头接过,孔孟举出一只,然后看向李斌。

    李斌笑道:“孔大夫,你尽管放心施针就是,我一定全力配合。”

    和石医师的质疑不同,李斌都孔孟的判断却已经信了八分。

    没办法,实在是他对自己喜食河豚和毒菇的判断太准确了,河豚还好说,可能是父亲无意间透漏给他的,但毒菇却不一样。

    因为怕家人担心,他吃这东西一直处于保密状态,除了两三个好友,连他父亲都不知道,他可不信孔孟能在这之前,将所有事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孔孟点点头,让李斌背对着自己,手中长针一转一扭,便从对方后背扎入。

    说来也是神奇,孔孟用的那根针的针上足有15公分,可经他食指一搓一捏,瞬间便没入李斌体内消失不见,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

    30秒后,孔孟双指轻轻用力,长针被他抽出。

    然后石医师就惊呆了,因为抽出的长针表面,竟然漆黑如墨汁。

    “真……真的中毒了。”

    如果先前石医师还可以以《神农经》不准为由否定孔孟的判断,可现在他已无话可说。

    “其黑如墨,其色亮泽”正是古医经都中毒迹象的统一判断。

    “而若斌贤侄的中毒理论成立,那么……”

    石医师整个人立刻呆住,因为......

    若他按照孔孟的理论推导,以前李斌身上的很多疑难瞬间就有了去处。

    和一般的癌症患者不同,石医师最开始就发现,李斌的病症至始至终都非常奇怪。

    就拿化疗来说,李斌对这种方法好像有着非同一般的免疫力。

    别人化疗一次的效果,他至少需要34次,还有白菇的功效。

    因为对这种菌类研究较早,石医师对它还有的抗癌类物质的运用还是很有效果的,可他发现,以前无往不利的白菇,用在李斌身上,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也是石医师急切想让李易甫收集大量白菇的原因,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医师,石医师除为李斌治病外,同样想找出这种奇怪现象,不然他觉都睡不着。

    没想到,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竟真的另有原因。

    孔孟却不在会理石医师,而是转身都李斌道:“李先生,实话实说,你体内的剧毒会大大干扰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

    所以想治疗你的癌症,必须先驱毒,只有将身体中的毒素驱干净,才能施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