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系统请我当老师 » 318 查理医生的过去

318 查理医生的过去

    孔孟笑着对巴格内尔道:“来尝尝这个,这个可是好东西。”

    “啊,这个……”

    巴格内尔的头上开始渗出豆大的汗珠。

    如果第一道竹虫,他还可以勉强吃两口的话,那么第二套的油炸蝎子已让他战战兢兢。

    而第三豆丹更让他心中充满恐惧,在他看来,这样大的虫子,绝对是最恐怖的存在。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孔孟所谓的千虫宴,也就是些类似蚂蚱之类的昆虫。

    那孔孟一共点了五道菜,现在都上了三道,也没看到丝毫蚂蚱的影子。

    可哪怕心中再烦,他还是不得不让自己强行坐下。

    如果现在强行离去,对他的计划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没错,巴格内尔来到青山县,可不是为了旅游。

    他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白菇!

    没错,就是白菇!

    按照他推测,这种菌类应该可以让人类与癌症的对抗史上更进一步。

    因为白菇内有一种,可以对癌细胞的无限扩散,起到强大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

    而他能知道白菇,是源于一个机缘巧合。

    巴格内尔是位医生,但却是一位黑医生。

    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被取消了行医资格。

    这一度让巴格内尔非常痛苦,为了维持生计,他拼命寻找和医学有关的工作。

    但所有医疗机构知道他的情况后,哪怕对他的表现再满意,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

    巴格内尔一再放低自己的求职条件,最后只要和医疗有关的职业,他都投了简历。

    终于,一个档案馆答应了他,只是工作是整理医疗档案,已经和行医治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走投无路下,为了生计,巴格内尔不得不委曲求全。

    整理医疗档案就整理医疗档案,这样既能挣点钱还能顺便学习点医术。

    虽然在大学普及的条件下,常规的医疗手段已经公开。

    但很多专业类知识,没有一定的关系和门路,普通人是很难看到的。

    比如巴格内尔这次入职的医疗档案馆,他之前就没听说过。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沉痛一击,这家医疗档案馆,没有哪怕一本正经医书。

    它收录的,全是和医学有关的花边消息以及桃色新闻。

    好吧,还有很多医生的成名史和发达史。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巴格内尔入职后第三天,他翻到了一本八十年前的一位名叫查理的医生。

    这位医生努力一辈子,研究的全是妇科疾病,同时他也成为当时非常着名的妇科医疗专家。

    不过这位查理先生之所以去研究妇科疾病,倒不是他对这类病感兴趣,而是他想借职务之便,多勾搭几个美女。

    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每次有他中意的女病人,他总要千方百计的嘘寒问暖,展现出自己高大伟岸的暖男形象。

    有志者事竟成。

    在经历过无数失败后,查理终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勾搭经验。

    接下来他的人生就仿佛开挂一般。

    只用了区区三年,和他发生关系的女性就高达八百七十三位。

    看到这里,巴格内尔那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但他更羡慕的还在后面,这位叫查理的医生,仅仅和这些女性发生关系还不满足。

    他还用一些特殊的医疗手段,让一些已婚女性怀有自己的孩子。

    一想到孩子的养父含辛茹苦的将孩子养大,却发现孩子长得根本就不像自己,查理心中就充满了恶趣味。

    看到这里,巴格内尔顿时更羡慕了,再加上自己在行医路上遇到的种种挫折,他阴暗的心理再次扭曲起来。

    就在他趁工作之余,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医学着作,当成非主流励志小说读时,情况再次发生变化。

    那位叫查理的医生,在荒唐了三年之后,终于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女病人。

    还看到女病人的第一时间,他就深深被对方身上的气质所吸引。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孩,举止优雅得体,温文善良,内向坚强。……

    总之完全符合查理医生心中的绝顶美女形象。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面前的女孩成为自己的妻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殷勤努力下,女孩终于被感动,两人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一年后,查理有了自己的孩子。

    虽然这不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但在他心中,这个孩子才是他的唯一。

    二十年后,孩子长大恋爱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女孩。

    就在查理准备和老伴儿一起照顾可爱的孙女时,情况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孙女三岁的时候,被检查出患有白血病。

    而在医院的复查中,发现导致这种病的病因,竟然是近亲结婚。

    就在所有人都茫然不解时,已年近五十的查理再次想到自己曾经做的荒唐事。

    这让他十分痛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这件事他不敢和任何人说,为弥补自己曾经的过失,他不得不重新抱起医书,试图找到解决这种病的方法。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无比残酷。

    随着孙女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也慢慢陷入绝望。

    就在查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时,他忽然在一次偶然广医学图书馆时,发现了一堆被废弃在角落里的资料。

    然后他就惊呆了。

    因为这些资料,竟然讲的是在一百年前,就有人找到了彻底治愈血癌的方法。

    柳暗花明又一村,仿佛绝处逢生,查理开始彻夜不眠的研究这些资料。

    然后他就找到了一个关键因素:白菇!

    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这些医疗资料描述中,白菇竟然来自东方一个古老国家。

    从这里出发,一来一回最少需要六个月。

    而根据查理孙女的病情,是绝不可能撑到自己回来的。

    不得已之下,他只好根据医疗资料上的讲述,试图找到这东西的代替品。

    如果这是一则故事,后面的发展,应该是查理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成功找到了对应的特效药,将孙女救出水火。

    于是一家团圆,全剧终。

    可惜这不是故事,而是现实。

    哪怕查理耗尽精力和家财,依旧无力回天,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孙女的身体越来越弱越来越弱,最后死去。

    在孙女去世的那一刻,查理的精神终于崩溃。

    他选择结束生命,以偿还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读到这里,巴格内尔心中滋味难明,他本来是把这本书当成花边新闻读的,没想到结果竟然这么沉重。

    不过,他却没有丝毫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感觉。

    在他看来,那位叫查理的先生写了这么多篇幅,全都是废话。

    如果不是对方文采较好,他说不定读到一半就彻底放弃了。

    还好,他有耐心。

    因为那位查理先生叙述了自己的毕生事迹以后,在书本的最后一页,讲述了自己生命最后六个月的研究成果。

    在最后六个月中,他废寝忘食,几乎疯了一般,试图破解这种病的真相。

    虽然失败,但对方还是有些成果。

    根据查理的推测,白菇之所以对癌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是白菇含有一种叫白菇素的东西。

    不过这种白菇素和其他激素不同,它不属于蛋白质,而是一种无机物。

    这也是之前的研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但关于无机物,却有一点无法解释。

    众所周知,无机物的构造往往十分简单,如果只是无机物就能治疗癌症,这种病早就该被那些医学专家攻克才对。

    于是查理再次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这种无机物中的某种元素一定非常稀少,甚至大自然中根本找不到。

    然后再通过元素周期表,大胆提出这种元素应该在最后的放射性一栏。

    放射性,化疗,两者不谋而合。

    最后,查理有又提出,白菇在西方无论怎么培育,最终都失败的原因。

    不是这种菌类娇贵,也不是当时的医生团队无能,而是白菇只有吸收这种放射性元素才能存活。

    而这种放射性元素,应该只有大青山有。

    不然不可能这种菌类在那里生长茂盛,结果一离开大青山就通通枯死。

    将查理最后的推测读了几十遍,巴格内尔得出一个结论,对方说的十有八九可能是真的。

    他瞬间激动起来。

    这对巴格内尔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我想证明也非常简单,只要自己亲自来一趟大青山即可。

    如果是其他医生,哪怕看到这本书,也不可能只因为,一个在道德上有着严重瑕疵的医生的胡乱推测,就不远万里跑到地球对面。

    但巴格内尔不同。

    因为被吊销医生执照,他现在已经走投无路。

    去一趟东方,如果失败,也就是浪费一段时间,对他这种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只要成功,他的人生将彻底发出改变。

    之前的落魄全会消失不见,他将站在医学界金字塔的最顶端,俯视那些现在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同行。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因为没出过远门,加上不懂中文,巴格内尔在踏入华国国土的一瞬间,就成为瞎子聋子。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甚至当过街上的流浪汉,还数次加入丐帮。

    唯一的好处是,因为肤色问题,他总能比其他的丐帮同行获得更好的业绩。

    加上他语言天赋不错,在学会简单的中文后,终于有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的能力。

    孔孟万万没想到,面前这位打扮得光鲜亮丽的老外,竟是一位穷鬼。

    更没有想到,对方的目的竟是白菇。

    “巴格内尔先生,难道你不喜欢千虫宴?

    我听说你们西方人,在吃虫子方面好像比华国更开放吧?”

    巴格内尔无奈的看他一眼:“孔先生,有一个道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很多事情只是道听途说,是绝对当不得真的。

    有些东西哪怕亲眼所见,也未必就是事实。

    我来华国之前,还认为所有华国人都是武术高手,然而并不是。”

    噗嗤……

    孔孟不禁笑起来:“原来是这样,是我想当然了。既然如此……”

    孔孟朝服务员招招手,又点了两套普通家常菜。

    服务员点点头,很快去准备。

    这也是这家千虫宴的一大特色,毕竟虫子这东西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

    哪怕仅仅是为了尝鲜,也有很多客人在点过菜之后望而却步。

    为避免客人花了大价钱也吃不饱的嫌疑,这里甚至还规定,只要客人点过虫菜,家常菜的菜金一律按五折计算,算是非常人性化。

    终于,一顿饭吃下来宾主尽欢。

    孔孟去前台结账后,再次将饭店的老板请出来。

    没错,他之所以提议来这里吃饭,除了彰显自己的好客之道,最大的目的还是帮云溪村推广。

    只是这次推广的,不是经过处理后的野菜,而是虫子。

    这是孔孟的另一个想法。

    在云溪村村民养鸡的过程中,他发现村民对喂鸡需要用大量粮食有着无与伦比的怨念。

    很多人甚至因为这个,直接放弃搭建鸡棚。

    那么若用虫子代替粮食,情况会不会好很多?

    但这个想法却有个难题,用虫子来喂鸡,所需要的虫子数量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因此在喂鸡的过程中,还要饲养大量昆虫。

    只要和饲养挂上关系,都要比种地麻烦的多。

    不过孔孟却认为这个方法可行。

    因为养虫子不比其他,这种生物哪怕再低劣的环境都能很好的存活。

    而且只要有足够的绿色植物,昆虫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繁殖。

    因此一旦大规模饲养,这些虫子的产量绝对远高于一年两收的谷物。

    孔孟本来还担心村民会反对,但在知道有千虫宴这个东西后,他就完全放下心。

    因为千虫宴的老板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孔孟可以提供昆虫,有多少他就收多少,而且价格不低。

    当然,这只是孔孟用来说服村民的借口,哪怕昆虫的卖价再高,依旧远无法和白菇相比。

    对孔孟来说,白菇才是他帮云溪村打破僵局的关键。

    将该做的事做完,孔孟和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后,再次开着拖拉机朝云溪村进发。

    只是他们出来的时候是四个人,回来却变成五个。

    而且多出来的那个,还是一位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