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系统请我当老师 » 366 拒绝

366 拒绝

    且不说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的李昊父子,将修路工程外包出去后,孔孟也松了口气。

    云溪村想要走出去,一条路必不可少。

    孔孟本来的意思是,修这条路,自己先垫付一些钱,实在不够,再用致远中学的股份抵押贷款,或者找武天地拆借一些。

    只是这样做,自己会欠武家一个大人情。

    因此能不用还是尽量不用的好。

    结果还没等他纠结,孔孟就接连收到十来个电话。

    这些话代表着各个医院,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新型抗癌药的使用权。

    原来,之前来云溪村参观的大夫们,在白菇培养失败后,纷纷意识到一个问题。

    就是孔孟给他们的配方存在猫腻。

    他们曾花费大力气研究,结果无一不是失败。

    万般无奈下,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

    既然无法独自拥有这项技术,也不能让他人专美于前,最起码医院要有这种药,哪怕不赚钱呢。

    作为医学界的大咖,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别的医院拥有抗癌特效药,而自己没有,后果是什么。

    于是这些医生只好厚着脸皮联系孔孟,许诺各种优惠条件。

    结果却让他们十分失望,孔孟只有一句话,就是:再等等。

    虽然孔孟没直接拒绝,但这句话比任何拒绝都更有杀伤力。

    等等……不正是医生常用的口头禅吗?

    特别是随后几天,孔孟以云溪村的名义注册了一家制药厂。

    对方分明想把这一块的利润,全都握在自己手中。

    可他们也只能看着,没有任何办法。

    垄断分为好多种,其中最让人无奈的就是技术垄断。

    别人掌握了自己掌握不了的技术,那么对方生产出来的药,想卖什么价就卖什么价。

    自己除了乖乖掏钱,没有任何办法。

    就在大家都忐忑不安时,孔孟忽然打电话来告诉自己,只要出钱,就可以获得他制药厂的股份。

    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事,比这个更让人惊喜吗?

    拥有核心技术的孔孟,他建造的制药厂的价值,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当孔孟为自己的制药厂估值一百亿时,没有人觉得他多,反而认为孔孟太保守了。

    因为如果换成自己,至少要估上一万亿才行。

    从一百亿到一万亿,瞬间翻了一百倍。

    因此一听到孔孟,想请自己出钱,自然越多越好。

    至于有没有那么多钱的问题……废话,医院能没有钱吗?

    孔孟反而没有太多感觉。

    对于成立医药公司,只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终极目标的一个道具。

    所以将股份让出去一些,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最关心的是道路修缮。

    毕竟像青山县这样的小地方,想找一个靠谱的道路公司非常难。

    他也没想到,这里还有昊天这样的地方。

    其实孔孟对昊天的认识也不算多,不过和李昊的一番谈话,立刻让他放了心。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现在手里有钱,路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接下来就是制药厂的建设和选址。

    建设最难的是一些大型制药设备,关于这点,孔孟专门联系了李易甫,并将自己的需求和对方详细说了。

    李易甫不仅在国内名气很大,国外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让他帮忙在国外定制特殊治疗设备再合适不过。

    我当了甩手掌柜的孔孟,只剩下药厂的选址问题。

    纠结了半天,他还是决定将药厂放在云溪村。

    本来孔孟是更中意青山县的。

    但这样的话,云溪村又再次被孤立起来。

    按照孔孟的想法,云溪村应该是一个集旅游,生产,制药等多种项目为一体的超级乡村。

    而他所筹建的制药厂,将来一定会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制药厂。

    说不定会吸引全国所有的医学从业者和医学爱好者特意来这里打卡。

    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帮助云溪村吸引了更多的人气,周而复始之下,何愁这里不兴旺?

    决定之后。,孔孟不再在青山县停留,而是带着胡蝶石头铁牛,直接回云溪希望学校。

    日子再次恢复平静,不过这只是对孔孟,以及云溪希望学校的学生来说。

    而云溪村的村民的日子,短短几天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来了一个工程队,他们开着各种先进设备,对着村里的道路就是一通操作。

    于是大家神奇的发现,只用了三天,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就变成了漂亮厚实的柏油路。

    甚至还特意做了加长,虽然只有六车道,但对云溪村的村民来说,已经是超级宽的宽路。

    因为这个级别的道路,只有青山县的主干道才有。

    而且那条主干道已经修了十多年,早就残破不堪,完全没法和新修的路相比。

    更让他们骄傲的,是这条路的拥有者,完全属于自己。

    不对,准确的说,应该是是属于自己所在的云溪村。

    这是村长刘德华在半个月前就宣布过的,也详细讲述了这条路的由来。

    于是村里的村民看到孔孟后,脸上就更和善了。

    特别是家中有学生的人家,更是把他当成了大恩人。

    惊喜不止于此。

    在道路修好了第二天,又来了一批人。

    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制药厂。

    此事比修路更让村里人兴奋。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制药厂意味着什么,自己手上的白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而自己之后也可以凭借种植这个菌种养家糊口。

    制药厂的建造非常快,建厂工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一个月后,云溪制药厂正式落成。

    三个月后,一种名叫白菇素的药物,再通过临床试验后,正式投放市场。

    袁清是一名癌症患者,而且已经到了晚期。

    他呆呆的看着天花板,一双眼睛没有丝毫光彩。

    医生已经给他下达病危通知书,并保守估计,他最多只能活三个月。

    袁清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害怕?恐惧?

    好像都有吧,但又好像都没有。

    他很不甘心。

    因为他今年只有三十六岁。

    对于三十六岁的袁清来说,他的前半辈子是非常成功的。

    农村出身,一穷二白,凭借着自己的双手,硬生生赚到千万身家。

    就在他认为自己可以凭借这些钱安然养老时,噩耗传来。

    因为自己平时烟酒过度,落下了一身病,最严重的就是胃部出现病变。

    仿佛晴天霹雳,直到现在,他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旁边妻子安慰道:“你不要担心,这个病也不是不能治疗。

    李易甫你知道吧?那可是咱们国家的诗词之王。

    我听说他的儿子也患了癌症,嗯,甚至比你还严重。

    结果你猜怎么着?对方竟然治好了。

    我弟妹的表哥的堂姑的二姨的大嫂,和李易甫是邻居。

    我已经拜托对方帮忙询问,只要对方有办法治,咱们就算倾家荡产,也要帮你把病治好……”

    听着妻子絮絮叨叨的诉说,袁清神色平静,这已经是妻子第八次向他诉说这个信息。

    他知道,对方是在安慰自己。

    至于结果,就只能呵呵了。

    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一个驰名中外的国际名人,别说对方没方法,就算有,他会搭理自己吗?

    自己虽然赚到了千万家产,这些钱对大部分人来说也是天文数字,但还要看和谁比。

    与对那些动辄数亿数十亿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够看。

    这个世界上固然有可以治疗癌症晚期的方法,但绝对不是自己可以染指的。

    不然的话,这个消息早就公之于众了,也不会被隐瞒到现在。

    正呆愣,忽然妻子的手机响了。

    妻子打开屏幕:“是咱爸打来的。”

    说着选择接听。

    虽然没有开免提,但隔着听筒,袁清还是听清楚了岳父老泰山的话。

    “闺女,快,快打开电视!”

    妻子一愣:“爸,我现在在医院,这里没有电视机,你老人家有什么事儿直接说呗。”

    岳父老泰山:“我是想和你直接说,但你也不会信呀,还是看新闻吧!

    央视一套,新闻联播……

    算了,你直接打开手机。

    这消息虽然刚传出来,但相信网上现在应该已经传遍了。”

    说完老泰山挂断电话。

    妻子茫然的看了手机一眼,想了想,还是决定按照父亲的提示打开手机。

    果然在屏幕闪现的一刹那,一个消息蹦了出来。

    等看清里面的内容后,妻子的眼睛瞬间睁得老大。

    “袁清,你快看,快看这个消息,快点……”

    正在默然思考人生的袁清一愣,自己的妻子自己了解,她不是那种碰见一件小事就莽撞的人。

    现在是怎么了?

    结果等他也看清手机上的消息时,不出意外跟着愣住了。

    “据悉,云溪制药厂成功研究出一种抗癌特效药,该药物对癌细胞有极其显著的抑制作用。

    根据数百次临床实验,此药对癌症晚期患者的治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编者按,另外百分之三的患者,因为治疗时间较短,在本次稿件书写的同时,依旧处在康复阶段,而且病情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据不完全统计,它为全球两亿八千万位癌症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从现在开始,人类寿命的平均值将提直接提高两年零五十三天。

    这也是我国目前来说,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医学发明。

    让我们恭喜云溪制药厂。”

    新闻很短,但真实性毋庸置疑。

    因为转载的网站,还特意挂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播放视频。

    对国人来说,任何新闻媒体都会撒谎,但新闻联播除外。

    哪怕这个节目经常以废话空话套话自居,但绝不可能骗人。

    好半天,夫妻两人才反应过来。

    妻子立刻按响床边的门铃。

    很快护士站那边接通电话。

    妻子也不废话,直接把看到的新闻说了,然后问护士:

    “我看新闻上说,该制药厂已经。开始向全国所有医院供货,你们有没有收到消息?”

    显然护士站那边的护士,也是在妻子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

    她连忙道:“你稍等一下,我问问看。”

    结果电话刚挂断,又有人打了进来,而且不出意料,问的全都是关于药品的消息。

    护士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就在此刻,一些联系不上这里的病人家属已经围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护士高举的双手,费了五分钟才让众人安静下来。

    她无奈苦笑:“大家不要心急,关于这件事,我还没你们知道的早。”

    护士第一个联系的是自己护士长,结果护士长也不知道。

    她又联系医生那边,把医院主任都惊动了,还是不明白。

    最后还是有人提醒:“你们医院负责购买药品的人是谁?如果有消息,他是最有可能第一时间知道的。”

    护士眼睛一亮,又拨打了一个电话:“王哥,你好,我是护士站的小李。”

    “什么事?”一个粗豪的男声回答。

    “最近有没有一个叫云溪制药厂的人联系你?”

    粗豪男声疑惑问:“云溪制药厂,有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护士和采购打电话时开的是免提,所以旁边病人听得清清楚楚。

    这也是护士为了安抚大家情绪,特意用的一个小技巧。

    见真的有消息,护士精神一阵,继续问:“他们是不是给你推荐了一种新药,治疗癌症的?”

    “没错,是有这么回事儿?”

    “药呢?我管理药房怎么没有看到?”

    “这个呀,被我给拒绝了。”

    “啊,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这就是一个骗子。

    你不知道,对方给我打电话,竟然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抗癌特效药,一支售价十万人民币,一个病人需要七支就能治愈。

    你说,这不是骗人吗?

    癌症有多恐怖,你又不是不知道,对方竟然说能治,真把我当成傻子了?

    而且一支十万,七支就是七十万,还不包括咱们医院的利润。

    即便是真的,是谁那么傻,愿意花小百万去治这种病?

    所以我就拒绝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

    对方被我拒绝后,还表示这种药目前十分珍贵,如果我不接受,就会转给其他医院。

    如果我们再想要,就只能等一个月。

    吓唬谁呢?”

    对方话一说完,整个护士台,瞬间陷入一种短暂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