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捡到一个诸葛亮 » 第二十三章 来袭

第二十三章 来袭

    火线越来越粗,终于在不远的地方汇成了一条火龙。

    最近伙食不好,让刘煜的血糖降了很多,双眼看起事物更加清晰了起来。

    火龙渐渐分成左右两行,就好似张开了血盆大口,正打算一口将面前的昌合里整个吞下。

    以队形变化的速度来看,对方肯定是骑兵,真正让刘煜惊心的是,远处还有一些亮点,他们的速度要缓慢的多,那应该是尾行的步兵。

    如果只有骑兵,可能是骚扰,可能是劫掠,总之抗住一击,对方必走。

    现在有步兵跟来,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刘煜唤过在营中巡逻的徐盛,沉声道:“今夜有曹军来袭。”

    “什么,这——”

    “遇大事有静气,方可为帅也。”

    徐盛话说到一半,就被刘煜打断,他语气中巨大的压迫感,让徐盛强忍住了继续说下去的欲望。

    “你先把值夜的青壮带到我这里,然后找几个声小的,把其他的青壮叫来,只说夜间操练,由你统带。最后让人去找王仲,让他看好后营,把长矛都送过来。”

    这年头军队遭到夜袭,最可怕的还不是敌军,反而是己方士兵因为惊慌而引起的营啸。

    自己的队伍初成,他更加要小心翼翼。

    刘煜的命令清晰明确,一环套着一环,徐盛初时的紧张慢慢被平复了下来。

    甚至在离去前还问了一句:“要不要知会彼等?”

    徐盛的手指向山顶,刘煜打眼看去,冷笑了一声。

    丘顶上华灯如昼,此时刘邵已醉,狂态大发,除冠散髻,衣带尽解,在座中随着音乐持剑乱舞。他儿子刘威则抢来乐工铜磬,为其父伴奏。

    点最亮的灯,放最嗨的曲,蹦最骚的迪。

    这要是还引不来敌军,那对方不是瞎了,就是聋了。

    “贵人们自有福运,用不着我等担心。”

    听到刘煜平淡的回复,徐盛立刻知他心意,当即回身执行命令。

    淅淅索索间,听到夜间操练的青壮谩骂着起了身,虽然动作拖拉,但是终究没有乱起来。

    一刻钟的功夫,青壮们就以方阵的形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但是此刻,大家却困意全无。

    “火龙”已经合上了它的嘴巴,远远看去,昌合里在黑夜中已变作了火炬般的存在。

    等到壮妇们把长枪送到青壮手中时,旷野中到处都是百姓的惨叫之声。

    “火!起火了!。”

    “快逃啊,兖州贼追上来了!”

    “……”

    救命声,哀号声,哭泣声以及女人的尖叫声,自北面席卷而来,迅速引起了流民们对于过去恐惧的回忆。

    于是,骚乱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整个大地到处都是奔逃的人。

    他们没有组织,没有方向,有的人甚至撞在一起,或者慌不择路朝着沂水方向跑去。

    从刘煜等人的角度看,这简直就是一个由数万人头组成的巨大漩涡。

    浓烟呛人的味道和越来越近的喊杀声,都被一阵夜风吹进了方阵之中。

    刘煜却只是围着自己的队伍缓步转圈,一边走,一边用着有些慵懒的声音大喊。

    “兄弟们,咱们练了这么多天,就是为了今日这个阵仗。

    看看下面那些乱成一锅粥的百姓,你们就知道为什么咱们一定能活下来!

    别的我也不多说,服从命令听指挥,阵在,人就在,妻儿老小的命就在,列阵!”

    “哗”的一声,阵中长矛如倒伏的麦子般,齐齐斜向前指。

    “杀!”随着上百个壮汉的声音一起爆发,整个方阵像愤怒的豪猪,抖动着浑身的尖刺。

    “这可是吾雇的那群流民?”此时的丘顶,乐也不奏了,舞也不跳了,酒醒了的刘邵被山下突然的喊声震得猛打了一个哆嗦。

    主公有问,那豪奴赶紧膝行上前应道:“正是!”

    “速速叫那流民营头上来见我。”刘邵立刻下令道。

    旁边其子刘威很是不解:“阿父,此刻我等不立即下山,您招那流民何意?”

    “糊涂,现在下山,我等必被那些疯民所裹挟,那时还哪有命在。”刘邵毫不留情地斥道。

    刘威还欲争辩,却被旁边的诸葛玄劝住:“贤侄,尊父此言是正理,夜间遭变,最忌从乱。”

    刘威近日多蒙诸葛玄教习经书,此时见他说话,虽然心犹愤愤,但也住了口。

    刘邵对着诸葛玄长叹一声:“不想那开阳坚城,臧霸这贼竟一日都没守住,如今居然让曹军追到了这里!”

    诸葛玄俯瞰周遭,摇了摇头道:“局势也并非糜烂至此,恐是曹操趁夜使人偷过开阳,夜袭诸乡,打算做围城之战。”

    诸葛玄如此一说,刘邵、刘威两父子齐齐点头。

    这才合理吗!

    偌大一个开阳城,就算臧霸再弱,曹军光是控制城门、劫掠百姓,那一日也是不够的。

    只是诸葛玄捻了捻胡须,又再次开口道:“可兵法曰:十则围之。曹孟德若欲围城,必遣主力,然夜间可用之兵俱为军中精卒,这兖州军中可有如此多之精卒吗?”

    诸葛玄把自己刚才的答案又给否了,这让刘邵两父子又陷入了迷茫当中,这时突然有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还有一种可能,曹操根本没打算包围开阳城。他只是打算造成这种假象,让臧霸误以为他马上就要被围住了,从而起到惊走守军的作用。”

    说话者正是刚到丘顶的刘煜,他抬起手指向夜空中一划,刘邵等人依之望去,果见起火之地不只昌平里一处。

    茫茫夜色之中,但见处处红光,真如烽火台一般,将开阳城自北向南,三面相围。

    “是了,若依叔父之见,曹贼当用韩淮阴败章邯之策,秘而不发。如今处处烽火,便是料定臧霸乃自保之辈,逼其弃城而逃。吾料定,曹贼必会围三阙一,而于其逃遁途中设下伏兵,如此当获全胜矣!”

    诸葛亮此时已霍然站起,语气甚为激动,他日前就和叔父说过臧霸贼性,开阳恐不能久守,如今终于有一个人支持自己的观点了,作为少年人哪能抑制住自己的骄傲之情。

    身旁刘威却冷哼一声:“果然黔首只与小儿一般见识!”

    他这话说得情商极差,既辱了刘煜,又贬低了诸葛亮,诸葛玄面色立时不虞,

    “逆子,此二子说得都是真知灼见,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没有说话份的明明是他们!

    刘威异常委屈,但见父亲已经作色拔剑,他一怒之下便甩袖离席。

    若依平日,诸葛玄定会劝慰两句,但是形势紧迫,他无暇弄这些虚文。

    心中盘桓侄子与那流民说法,越想越觉得有理,于是捉住刘邵袖袍道:“吾也以为此二子所言甚是,如此观之,其兵必不能持久。吾等当镇之以静,寻机退走。”

    刘邵深以为然,于是与诸葛玄二人都各唤管家、豪奴收拾车架,随时准备撤离。

    路过其子身边时,见其尚在负气,刘邵正色道:“吾家世代显贵,所以吾不强求你通经传,也不需你能制政领军,但若尔想来日为官,必会识人。”

    刘威目视其父,仍然一言不发。

    刘邵忍不住又道:“若有人能见吾等之所未见,思吾等之所未思,解吾等不能解之事,其便是人才!所以诸葛玄是,他侄子是,那个流民也是。若非如此,为父为何一直把他留在身边?”

    刘邵以为诸葛玄是人才,但是刘煜并不这么认为,镇之以静是赶不走曹兵的!

    曹兵的骑兵火把已经咬住了流民队伍,甚至步兵的兵线都已经越过了昌平里。

    历史上,诸葛叔侄安全的度过了这一夜。

    刘氏父子肯定也是全身而退了,如果他们死了,诸葛玄还能去豫章给袁术做太守吗?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的!

    他不敢妄动,就是担心破坏历史的进程。

    他的兵太弱,他的人太少,他需要借助这两人的运道帮自己的团队度过这场劫难!

    刘煜盯着面前黑色的夜,黄色的火和不时扬起的红色鲜血,四下寻找着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