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耕耘之歌 » 第一章童年(节选)降生

第一章童年(节选)降生

    眼看就要过新年过春节了。

    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比平时紧张忙碌起来,许多工作临近年末收尾,过两节的食品要准备,还有许多生活琐事要想要做。

    天成家要做的事情,唯此唯大,就是迎接他的降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天成出生期就在这几天,妈妈的预产期就要到了。

    天成家住钢铁厂宿舍区排房,顺地势而建,在小运河和分出浇地支流形成“人“字形地带,中间地域就只能建两排房了。

    这两排房前八后七共15户人家,他们大多都是钢铁厂招来做工的人。

    虽说都在两排房住着,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也在钢铁厂各个部门工作。

    于大爷有句话说的对:“这就是个缘分。要不咱们能一起住呢。”大家都赞成他的话。

    由于招工年龄限制,工资差不多,这些职工在年龄上、收入水平也不相上下,都是三十左右的青年人,都是二三级,四五级工,工资都在4、50块,7、80块钱,都能养家糊口。

    当时生孩子不受限制,一般各家都至少有一个孩子,也有两三个,多的7、8个,好不热闹。

    天成家是第一批入住两排房的家庭。

    天成爸爸是他舅,在BJ解放后,休探亲假回老家,看望天成奶奶时,和他姐姐说,想介绍大外甥去BJ闯荡。

    天成爷爷不想让天成爸爸去。

    他是家里的老大,整天和父亲一起忙时做农活,闲事做小买卖,弟弟,妹妹们还小,可不是不愿意让他来京闯荡吗。

    可天成爸爸想来。

    BJ解放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了,新社会百废待兴,呈现出全面大建设大干快上的新气象,各个方面都需要人手,都需要年轻人来干。

    年轻人有理想。

    天成爸爸正年轻,还有参军打仗的经历,见多识广,心里特别愿意和老舅去京城闯荡。

    可他又怕和父亲闹了别扭,有些不知所措。

    妈妈支持他。

    她对丈夫说:“你在家种地,老大去BJ,弟弟妹妹也都长大了,可以帮助你做些事,你就让老大去吧。别死脑筋!”

    还有天成的舅爷,打心眼里想帮老姐。

    他说:“让大外甥进BJ闯荡,他就能自食其力成家立业,还能在钱上帮助家,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嘛,姐夫就别拦着了。听我的。你还信不过我啊?”

    弟弟妹妹也支持他去上BJ。

    这事就这样顺理成章办成了,天成爸爸如愿以偿。

    他来京闯荡对了,应验了见多识广的老舅的话。

    他在舅舅帮助下,很快在钢铁厂找到工作,立住了脚,还挣了钱,攒钱娶媳妇,还给妈妈贴补家用。

    他还打算把新媳妇也带来京城居住生活。

    由于他工作不惜力,成为生产骨干,又已婚,第一批分了房,还把媳妇接来了,安家立业过日子。

    妈妈来京不久,就生了天成的大姐。

    父亲忙工作,妈妈照顾家,大姐闹了肺病,急坏了爸妈,还住了院,打针吃药治好了。

    又没过两年,生了二姐,小姐俩有了伴儿,整天和妈妈一起吃玩睡。

    到天成快出生时,二姐都两三岁了。

    一家四口,两个闺女,又怀上了天成,妈妈大着肚子照顾家和大姐二姐。

    爸爸整天上班,经常加班,顾不上照顾家。

    这时候,爸爸已经生到了六级工,是两排房挣工资数一数二的。

    这让爸爸感到骄傲,他当了钢铁厂劳模,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开会、照相,还发了毛毯,皮箱、钟表、英雄牌钢笔一大堆奖品。街坊四邻好羡慕他啊。

    爸爸还是两排房第一个买了飞鸽牌自行车,第一个买了国产收音机的人。

    夏天吃饭,收音机接外线放门口桌子上播放京剧,一边吃饭一边听。邻居们也都围着听。

    爸爸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了。

    休息时,就推着崭新的自行车,带着小姐俩,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店、买东西或者去公园玩去。

    也就是说,天成出生的时候,正是国家***时代,家里的光景也是最好的时候。

    不过,全家还是老观念,期盼妈妈再生个小子。

    妈妈怀上了,不知道这回是否如愿。

    这样的生活怎么不令人兴奋,翻身解放的热情鼓舞着人们,都希望在本职岗位上,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

    两排房的人也处的和一个大家庭似的。

    大家住在一起生活,出门就见面打招呼,打水用公共水管,解手用公共厕所,做饭炖带鱼都闻到味道。

    做好了红烧带鱼,妈妈就让大姐用小碗,挨家挨户送。

    米饭就带鱼,窝头沾炖鱼的汤,别提多香了,两排房和睦相处风气,就是这样,在你送顿带鱼,我送白薯,他送西瓜,一次次相送之中形成了,让人羡慕。

    两排房谁家啥样邻居也都知道个大概,大家都为对方着想,谁家有个大情小事都互相照应着。

    陈婶是居委会的干部,家住两排房前排中间位置。

    她以身作则,为人处世,公平合理。

    她还经常帮助别家处理事,谁家又难处,她就主动伸手帮助,谁家有问题,她就帮助解决,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她有了一岁多的大小子,一边看孩子一边工作,还惦记着天成妈生孩子的事。

    这天傍晚,天上飘起了雪花。

    陈婶端着热饭菜来看天成妈。

    两个闺女见陈婶送好吃的来了,高兴的围上前去,还甜甜的喊着“大婶”。

    她们吃陈婶送的炖肉和馒头,吃的好香啊。

    天成妈赶快起身想迎她,被陈婶快步过来按住了,她仔细端详天成妈的脸,觉得气色不错。又掐着手指算算说:“还有一两天就到预产期了。”

    天成妈说:“可不是吗。快生了。你家小云霄呢?”

    陈婶说:“他爸爸下班回来看着呢。”

    天成妈说:“你给我送什么吃的啊,还送这么多,都够一家人吃了,你们咋办呢?我家还有中午的剩饭,我说給他们热热吃呢,就是懒着动。”

    陈婶说:“你身子不是重吗,做饭不方便,还需要补营养呢。我是特意给你炖的。”

    “你家肉够吃啊?”天成妈问陈婶。

    “他爸发的肉,说是给什么村干活分的,有六七斤呢,还有一半留着过年吃。”陈婶答。

    天成妈想给陈婶倒杯水,陈婶不让她动,天成妈喊大闺女去。

    陈婶不让:“烫着咋办啊。”嗔怪说:“你和我瞎客气个啥啊?”

    “大闺女能帮些忙。”天成妈忽然住着肚子,皱着眉说:“要生!”

    “别急,别急,别急,马上送你去医院,我去叫车来。”陈婶让俩孩子看着妈妈,就跑去找人了。

    不打功夫,井叔找来了三轮车推倒天成家门口。张婶、魏婶也闻讯过来帮忙。

    他们找纸盒子拆开垫在车面上,又拿了床被褥放上,赶快去搀扶天成妈上车平躺下。

    井叔蹬车,陈婶在后面推着,就直奔了医院。

    张大婶和魏大婶照看她的俩闺女。爸爸还加班呢,加班是他的常态了。

    张大叔下班回来了。他和天成爸是一个单位的同事。

    他听张婶讲刚才发生的事,二话不说,骑车回厂找天成爸爸去了。

    天成爸听张叔说老婆要生已经让邻居送医院去了,连工作服都不换了,骑车就直奔了医院。

    井叔和陈婶把天成妈送到医院,就进了产房开始接生。

    天成爸赶来了,连声道谢。赶快让他们回去,家里还好多事要做呢。

    他们这才放心回去,告诉他别着急,家里的事情有他们帮助照顾呢。如果有什么事说话,大家都来帮忙。

    陈婶回家就看俩孩子,让张婶回去了。

    天成妈要生这事,差不多两排房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惦记着帮忙。

    魏婶熬粥,煮鸡蛋要给送过去。陈婶说,你走道不方便,还是让井叔骑车送去,井婶也说一块去好照应。

    井叔用车带着井婶,带着魏婶做的饭,大家送红糖之类的补养品,就冒雪直奔了医院。

    雪还下着,路上一步一滑,他们赶到医院已经九点多钟了。

    天成爸在产房外面焦急等待。

    看见井叔井婶给产妇送来吃的来了,非常感动。

    他们在门外,一起抽烟,一起等待,一起说着话。

    天成妈用力的呼喊声传来。

    ”别是难产啊!”井婶脱口说。

    “不是,问医生了。”天成爸说。

    “都别着急,我们等着。”井叔安慰大家说。

    “哇,哇,哇!”一声尖利的幼儿啼哭,让大家都放心了,孩子出生了!

    ”男孩,母子平安!“医生对爸爸说。爸爸有些激动。

    ”恭喜你!喜得贵子,恭喜了!”井叔井婶高兴的对天成爸说。

    “我要拍电报告诉老家他爷爷奶奶!”

    爸爸在医院照顾妈。

    井叔井婶回了家,已经是11点多了。

    他们把母子平安的消息告诉两排房的人。

    大家都非常高兴。

    陈婶陪俩孩子睡在天成家了。陈叔和小云霄也入睡了。

    雪还在下着,“沙沙,沙沙,沙沙”,深夜静的能听见下雪声。

    明天早上要做饭送医院给孕妇,看看接回母子后,孕妇的照顾,幼儿的用品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陈婶盘算着,慢慢入睡了。

    她忽然起身,看看两个孩子睡的香,她要回家看看丈夫和小云霄咋样了。

    她轻手轻脚开门,看见张婶在做饭,小声对陈婶说:“给孕妇煮鸡蛋,熬大米粥呢。”“我说起来做呢。”

    雪停了。

    陈婶看看丈夫和小云霄都还睡着呢,就拿把大笤帚扫雪,大家都来了,开始一起扫雪,把前后排房打扫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