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只想亡国啊 » 第58章 烽火戏诸侯

第58章 烽火戏诸侯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

    西周时期的周幽王,为博取冰山美人褒姒的一笑,不惜点燃了传递军情的烽火台,戏弄天下诸侯。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周幽王一看,奈斯,这招真好用啊。

    之后每逢褒姒不开心,周幽王就会点燃烽火台,都形成肌肉记忆和路径依赖了。

    看着天下诸侯一次又一次匆忙奔来救援的慌乱局面,周幽王和褒姒两个人每每哈哈大笑。

    时间一长,诸侯们也都学聪明了,就像“狼来了”故事中的村民一样,不再上当。

    后来,犬戎真的入侵了,周幽王顿时慌了神,马上命人点燃烽火台。

    但是诸侯们上当的次数太多了,都以为周幽王又逗褒姒那娘儿们开心呢。

    全都没有理会。

    于是,失去诸侯救援的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褒姒也被犬戎虏走。

    西周也因此灭亡。

    就是不知道褒姒后面还笑得出笑不出来。

    这就是大家二叔能详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诗经》中称之为“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

    胡亥不禁感慨。

    周幽王,多成功的昏君呀。

    点了几把火,直接把西周给整没了,这不妥妥的榜样嘛。

    自己折腾了这么久,大秦离灭亡还有七百多天,当真是失败啊。

    有榜样就要得学啊。

    于是,胡亥带着同样不爱笑的虞姬,来到了骊山,准备开启大秦版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烽火台,又称烽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防御建筑之一。

    它的寿命很长,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到了明清时期,居然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秦的烽火台,大部分都分布在长城沿线、重要防线、交通要道和核心城市附近,一般都建设在视野开阔的高台之上,方便瞭望敌情。

    各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也有着讲究,不远也不近,以便能够快速传递讯息。

    每个烽火台都有一定数量的士兵驻守,轮流值守,日夜不休。

    烽火台传递信息的手段很简单,就是点火。

    烽火台上多积薪干柴狼粪马粪等,士兵们如果发现敌情,就立刻将之点燃。

    所谓,“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就是说,士兵们白天发现敌人,则举烟,称之为“燧”,夜晚发现敌人,就放火,称之为“烽”,这也是“烽燧”名字的由来。

    晚上点火怎么都好说。

    白天要造烟,因此对燃烧物有着很高的要求。

    士兵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发现马、羊、骆驼等动物的粪便,造烟效果都不错。

    其中,以狼粪效果最好,所以这种烟又被称为“狼烟”。

    同时,每次燃烧烽火的数量也有讲究,烽火数量越多,代表敌人越多。

    如敌人数量在三千以下,士兵们就会点燃一道烽火;敌人数量在三千以上,就会点燃两道烽火;敌人数量在一万以上,则点燃三道烽火,以此类推。

    第一座烽火台点燃之后,后面的烽火台看见,就会紧跟着点燃。

    如同放鞭炮一样,很快敌军入侵的消息就能传递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

    这样就给后方的士兵充足的时间备战或者支援。

    此外,烽火台的妙用还有很多。

    古人的智慧,当真是不容小觑。

    。。。。。

    胡亥看着眼前的骊山烽火台,据说当年周幽王和褒姒点的就是它。

    这个烽火台从西周到大秦,算算年头可真不少了,怎么也算个大秦不可移动文物了吧。

    胡亥四下打量。

    只见这个烽火台的面积并不大,分为台楼和台子两部分。

    台楼就是放哨的岗楼,里面大概能够容纳十几人的样子。

    为首之人,叫做燧长,剩下的十几个全部都是戍卒。

    每日一人在顶上放哨,其余人各有分工,有做饭的,有砍柴的,有挑水的等等。

    烽火台的台子上竖着一个高架子,类似于桔皋,上面挂着一个笼子。

    笼子里装着狼粪或者木材,随时准备点火。

    胡亥点了点头。

    这个烽火台麻雀虽小,但也五脏俱全。

    该有的功能一样不缺,类似于后世的一个战斗班了。

    大秦的基层,就是由无数个这个的小型军事单元组成的。

    正是他们汇聚成军,创造了大秦天下无敌的神话。

    想到这里,作为资深秦粉的胡亥还真有点儿小骄傲呢。

    。。。。。

    胡亥和虞姬携手前行。

    随后,他命人将高架上的笼子取下,又命人点燃两只火把,并将其中一把递给了虞姬。

    虞姬顺手接过火把,大惑不解,问道:“陛下,这是要干什么?”

    胡亥解释道:“爱妃,你可听过褒姒的故事吗?”

    虞姬点了点头,道:“禀陛下,褒姒的故事臣妾是听过的。”

    “据说当年周幽王伐褒,褒人献上褒姒以求自保,周幽王特别宠爱褒姒,但是褒姒不爱笑,于是周幽王——”

    说道这里,虞姬猛然醒悟,“陛下,难道您要学周幽王吗?万万不可啊!”

    胡亥邪魅一笑,开玩笑似的道:“为何不可?爱妃,朕这也是没有办法,谁让你不爱笑呢?”

    虞姬闻言,顿时急了,赶忙道:“陛下若是想看臣妾笑,臣妾笑给陛下看就是,万万不能因为臣妾,而行荒唐之举啊。”

    胡亥手持火把,不急不缓道:“那你给朕笑一个?”

    虞姬面向,灿然一笑。

    她本就淡泊,乃是冰雪一般的美人,如今又心下大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称不上绝美,但别有一番滋味。

    胡亥继续逗虞姬,道:“不行,笑的差点意思。朕还是点火吧,朕要看你最美的笑容!”

    “别。”虞姬也顾不上君臣之别了,直接上手抓住了胡亥的手。

    她知道,只要胡亥的烽火一点燃,立时就会传递到百里千里之外,周边各郡的驻军全部都会往咸阳赶。

    为了逗自己一笑,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吧。

    届时,天下官吏戍卒、黔首百姓不全都要骂自己是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嘛!

    这万万不可!

    。。。。。

    “陛下且慢,臣妾还能笑。”

    说完,虞姬再次破颜微笑。

    这次笑的比刚才要好很多,颇有几分一笑百媚生的意思。

    但胡亥还是装作不满意的样子。

    他似笑非笑的盯着虞姬,轻轻摇了摇头。

    虞姬心中更加焦急。

    她一连换了几种姿势,笑了十几次。

    每个笑容都极具韵味。

    看的出,虞姬真的很努力了,但胡亥只是笑着摇头。

    看着眼前如同热锅蚂蚁一样的美人,胡亥心中不禁感叹:虞姬当真是造物主的杰作啊。

    朕见犹怜。

    其实他早就满意虞姬的笑容了,但烽火戏诸侯的事是肯定要干的。

    胡亥挑逗的捏了捏虞姬温润白腻的脸颊:

    “笑的不错,但还不够。算了,朕还是点火吧。”

    说完,胡亥将火把丢尽了笼子当中。

    笼子火苗跳跃,随后黑色的狼烟升腾而起。

    虞姬见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胡亥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