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一品不良人 » 第二十四章 给我拆了(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四章 给我拆了(求推荐、求收藏)

    听说朝廷派来的钦差大人来到陇县,此时正在大牢里,听到消息的百姓纷纷涌向大牢。

    牢房外此时已经聚集了上千人。当方源带着一干人等走出牢房的时候,百姓们就开始议论纷纷猜测这钦差大人为什么会到大牢里来。

    此时,在人群最前方有一处比较空旷区域。在这里正有几名官差围着一人。

    这正是赶来的陇县县令徐幕州。徐幕州本想进入大牢,却被张虎拦下不得入内。徐幕州只能在外面焦急的等待。

    看到方源等人出来之后,徐幕州赶紧上前跪下参拜。

    “陇县县令徐幕州,拜见钦差大人,拜见紫阳公主殿下。”

    方源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徐幕州在看到孟家两人时,脸色不由一变,暗道不好。

    孟家汉子和孟浩两人也被牢外这一幕惊呆了。

    钦差大人?这年轻人居然是钦差大人?

    两人互望一眼之后,眼中不觉的热泪盈眶。这下有救了,有地方伸冤了。

    更让他们感到震惊无法想象的是,钦差大人居然把他们请到轿子中,说要请到钦差别院去治疗。

    自己怎么可能坐钦差的轿子呢?

    孟家汉子当即表示不敢坐,但是接下来那名叫秋香的话让他们如遭雷轰一般愣在当场。

    “孟老爷,孟少爷。您是紫阳公主殿下的长辈,坐钦差的轿子也无妨。况且是大人的邀请,您就不用推迟了。”

    孟家汉子麻木的被推上了轿子,孟浩责被一名千牛卫抱上马上。

    方源则坐上一匹马,看也不看那县令一眼,带着卫队回到了大院。这里被钦差卫队临时征用变成了钦差别院。

    安排好孟家叔侄之后,方源得到卫士来报说是徐幕州此时正在外面求见。

    方源冷笑一声没有理会徐幕州,而是吩咐卫士让他在外面等着,让徐幕州多受点惊也不错。

    而且他还要询问孟家叔侄两孟家家变的经过,孟家叔侄两被安排在内院的一处小房子当中。

    方源推门进去后,叔侄两连忙站了起来欲要行礼。

    早在方源到来之前,从啊珂和秋香那里知道了这段时间啊珂和方源认识的经过。又了解到啊珂怎么从一个孤独无依的小女孩变成了紫阳公主的缘由。

    这一切在他们叔侄两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两位不要客气,快起来。你们身上还有伤呢。”方源把两人扶起之后,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次我来益州就是为了把啊珂母亲的遗体送回陇县。而来就是要为啊珂讨回公道。据我调查得知,啊珂的父亲正是死于这陇县县令之手。但是我想知道事情的详细经过。”

    “我叫孟瑞笙,他叫孟浩大人应该知道了。”孟瑞笙叹了口气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继续说道:

    “我们孟家原本是这陇县的大户人家,本来一直本本分分的经营药材与客栈生意,哪怕是在益州城内都有一家分号。但就就在去年,陇县来了一位新的县令,开始的时候我父亲和我大哥也和这县令有些交集。

    当时关系也算不错,但是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县令大人突然告诉我爹,说是朝廷边关战事吃紧,需要我孟家出资购买药材和粮食。

    当时我父亲迫于压力,不得不拿出白银一千两,本以为可以破财消灾,哪知道没过多久县令又来要银,没办法,为了能够在陇县继续经营下去,父亲又筹了千两百银给县令。我家虽说在这陇县是大户人家,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方源忍住心中的怒火,问道:“你们不去州城报官吗?”

    “报官?呵呵,当官的每一个好东西。”梦瑞笙刚说完就想到面前坐着的也是官,连忙改口说到:“对不起大人,草民不是说大人您,我……。”

    “哈哈哈,无妨。你继续说。”

    孟瑞笙尴尬的笑了笑,继续说道:

    “他们拿了银两之后,本以为这次是最后一次了,但是我父亲哪里知道,这县令就是一个吸血鬼,两次拿到钱之后还不罢休,最后一次居然还要我孟家出钱出粮食。我父亲不干了,可是就因为拿不出钱来交给县令,药店中就接二连三的出问题,说是病人买了我家的药,吃了不是死就是病情加重,怎么解释都没用。最后闹到县衙,哼哼,县令问都不问就打了我父亲二十大板。

    家父年迈,经不住拷打。不久之后就死在牢中。大哥无奈,只有变卖家产赔偿病人的损失。”

    说到这,孟瑞笙又叹了口气。

    “刚才大人问我们为什么不报官,我们本也想去,但是我大哥就是因为去报官才送了命。”

    “哦?这是为何?”方源不解的问道。

    “大人,民告官先挨板子。您不是不知道。我大哥连州府刺史大人的面都没看到就被打了回来。就在他回来的路上,县令派去的人再回来的路上给杀了。”

    “混账东西!”

    方源听到这,再也忍不住一掌拍在桌子上。实木桌子顿时四分五裂散开。

    孟瑞笙被方源这一掌下了一大跳,不由战战兢兢的说道:“大……大人,您这是?”

    “我没事,你继续说。”

    方源挥退听到巨响冲进来的卫士。

    “我……我大哥死了之后,我们叔侄就被他们抓了起来,要不是因为啊珂她娘带着啊珂回娘家,恐怕她娘两的下场……。”说到这才想到嫂子也已经去了才说不下去。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都是县令做的?”方源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是县令亲自口说的。”

    “什么?”这就有些意外了。

    “我再问你,他连你哥都敢派人去杀,为什么独留着你们两?”

    “是因为一封信。”

    这时,坐在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孟浩开口说道。

    “一封信?”

    “没错,这段时间他们对我严刑拷打,一直在问我信在哪里。我想他们没有杀我们就是因为一封信。”孟瑞笙很确定的说道。

    方源皱着眉头在屋子里来回走动,思考着这是什么样的一封信能让他们如此紧张?

    “那封信应该不再你们身上吧?”

    “信在我娘身上。”孟浩又说了一句。

    “什么?在你娘身上?”方源不由吃了一惊?

    “是的。”

    “这讲不通啊,你刚才说你们被抓之前你娘就带着啊珂去了你外公家里。信怎么会在你娘身上的?你们又是怎么会知道的?

    “是一位女侠告诉我的。”

    “女侠?”

    怎么又冒出一位女侠来了?方源被他们说得越来越糊涂了。

    “不错。那是我被们被抓起来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在牢里闯进来一位女侠,本来她想救我们出去的,但是失败了。在她离开之前告诉我们,我娘有他们通敌的罪证,她让我娘带着罪证去长安找狄大人,她告诉我,只有找到狄大人才能救我们,让我们坚持住。没想到狄大人没等到,却等到了大人。”

    原来如此,看来这封通敌的信是那位女侠盗出来后交给啊珂母女,并且为她母女指明方向,可惜还未见到狄大人就死了。

    世间之事往往就是那么的残酷,啊珂的娘千幸万苦的来到长安城,一心想要找到狄仁杰,可她至死也不知道,就在她死的地方不远处,就在她刚死不久,啊珂就遇到了狄仁杰。

    唉……。

    方源深深的叹了口气,没有把这事告诉他们叔侄两,免得徒伤悲。

    事情也差不多弄明白了,可是还有一点他还没搞清楚。

    按说这陇县县令对孟家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他怎么还敢独自来见我?通敌的罪名能够诛杀他九族了。他难道不怕我杀了他?

    通敌!

    他一个小小的县令通敌?

    不对!我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人。

    扶义侯、兆琪峯。

    想到这人,方源也就释然了。

    方源森森一笑。

    “嘿嘿,如果他就是你的靠山的话,那就算你倒霉了。我会让你们大吃一惊的。”

    “张迁。”

    “大人。”

    门外张迁听到方源传唤立即推门进来。

    “传令钦差卫队取出钦差仪仗,带上上方斩马刀,去县衙。老子今日就要坐一次堂,审一审这陇县的父母官。”

    “是,大人。兄弟们早已经按耐不住了。”

    “先把那县令控制住了,特别要注意的是,他身边的县丞不要理会,给他机会前去报信,老子要玩一次大的。”

    没想到张迁还有这一面,好好,谁说当官的没好人?这次就要改变这里的百姓对官家的看法。

    张迁离开之后,方源又和孟家叔侄俩说了小半刻,待事情交代完毕之后方源带着钦差卫队开拔,一路上敲着铜锣吸引着陇县的百姓目光。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钦差卫队的后面跟着一长串的人。

    方源刻意让张迁绕了一大圈才到了县衙,这一路上百姓纷纷好奇随着钦差卫队到了县衙。

    方源意气风发的坐在县太爷的位置上。

    右边站着着手托圣旨的有则美雪,左边是抱着上方斩马刀的张迁。

    下方是两排各有十名千牛卫排列,其他千牛和数百钦差卫队则分散在县衙各地和县衙外街道上。

    但并没有不允许百姓观看。

    但是县衙门庭太小,百姓们根本挤不下。方源想了想,这次本来就要玩大的,那就再大一点。

    “张虎。”

    “在!”

    “这衙门门庭太小,百姓站不下。你即可率钦差卫队,给我把这门庭拆了。”方源拿起官案上的一只令牌丢给张虎。

    “…………。”

    方源的这一举动出乎所有在场人的意料之外。

    拆了衙门门庭?

    这旷古从未有过的事情吧?可是这真的要拆吗?这又合适吗?

    张虎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怎么?张虎你胆子肥了?我的命令你听不到吗?不要犹豫,拆,给我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