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一品不良人 » 第四十一章 邕州

第四十一章 邕州

    当天夜里,方源带着有则美雪来到了云岭金顶。从这里看向远处依稀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山峦。

    脚下是云雾划过,这年代还这里还没有开发,山顶不大的地方还是有些荒凉,方源站在他曾经失足的地方,久久不语。

    有则美雪静静的站在他的身边,她也能感觉到方源的心似乎有些伤感,有一些落寞孤寂。

    她不知道这是为何,但也不好去问。只好静静的陪在他的身边。

    “美雪小姐,你会经常想你的家人吗?”方源突然问道。

    有则美雪想了想用母语说道:“有时候会想,但是慢慢的就不怎么想了。”

    方源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同样以日语说道:“是啊,时间是一副良药,可以治愈很多伤痛和……。呵呵,用你的母语与你对话感觉有些奇怪,真怕你突然冒出一句亚麻跌。”

    有则美雪转过头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不懂他为何会如此说。

    方源摸了摸鼻子,尴尬的说道:“走吧,我们该走了。要不然不知道那几只猴子会想什么呢。”

    …………。

    两日后,方源和有则美雪终于到了岭南道地界。

    贾无畏恢复了真实身份之后便再次和方源分开。这贾无畏其实也是内卫成员,这才是他的真实名字,真正的田封如今还在长安君府保护啊珂,这事方源也是知道的。

    邕江在望。

    方源站在江边的一座塔楼上望着奔腾的邕江水,思乡之情更加深切。

    “君大哥,这里就是岭南的邕江了吗?”

    有则美雪站在方源身边,看着数百米宽的江面心生敬畏之意。

    “不错,这里叫邕江。沿着江水直下百十里就到我的家乡了。”方源指着邕江下游说道。

    “那就快了,君大哥家里还有什么人?”

    方源望着江面低声说道:“父母和弟弟,还有个妹妹。如今他们不知道过得如何?”

    “君大哥,我们走吧,很快你就会见到他们了。”有则美雪双手拉住他的手臂轻声说道。

    方源没有说话,只是暗暗摇了摇头。

    望江楼下就有一个渡口,这里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也有不少的渔船。

    方源两人牵着马来的渡口边上的一家茶楼下,茶楼伙计见有客人前来便笑脸迎上。

    渡口边上的茶楼都可以打听到渡口船只出航的信息。

    方源此行的目的就是邕州,从伙计那里得知去邕州的船只一共有三只,两只大船和一只小船。

    早上已经发出一艘两层楼船,还有一艘则最大的三层船只乃是官方水陆转运使司运营的船只,也是最安全的船只。

    往往只有一些大户商贾和路过或出门公干的捕快才会乘坐这种大船,距离大船出航的时间还有一个时辰,方源给茶楼伙计两锭银子,让他去帮忙购买两张船票。

    可是没多久酒楼伙计就垂头丧气的回来了,没有帮客人买到船票就少了赏钱。把银子交还给方源说道:“这位客官,今天恐怕是坐不了大船了,您要是真要今天赶路的话,只能坐小船,但是小船无法带马上去。你看……。”

    方源皱了皱眉头,问道:“这是为何?”

    伙计叹了口气说道:“这是因为邕州新任的刺史大人把船给包了,不准其他乘客登船。包括已经买了票的都已经退了票,你看,现在还有人不愿意退票非得要今天搭船离开,现在还交涉呢。”

    “哦?新任的刺史?他上任不是改有都水监的船只护送吗?怎么就坐这里的船?”有则美雪听到是邕州刺史把船给包了,不准其他人登船有些意外。

    “这位小姐,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啊,也不是我能打听的。所以……您看是不是现在这里住一晚,本店有上好的住房,包两位满意。”

    “你不会是想多拿几个赏钱故意糊弄我们的吧?”方源又问道。

    茶伙计一听这话,便正色道:“客官,我虽然喜客人多给些赏钱,但是本店也是百年老店,而且这店家还是小的叔父来的,小的没必要骗你那些赏钱的。”

    方源哦了一声,接着说道:“那就是我错怪伙计了。虽然没能买到票但你也出了力了,这块银子就赏你吧。”

    说完便把其中一块二两重的银子递给伙计。伙计推迟不收,但在方源的坚持下还是乐滋滋的收下那块银子。

    “美雪小姐,咱们去渡口看看。”

    如果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刺史大人改作商船倒也没什么,一会让有则美雪拿出一块朗将令牌也能上得了船。

    见船还没起锚,那位刺史大人也还未到,方源和有则美雪先是吃了一顿饭,顺便给张虎等人留下信件,才来到渡口。

    此时渡口上的那些商贾们还未离开,甚至已经搬上船的货物也被抬了出来。

    原本这些商贾是不干的,但是听说是刺史大人已经包了船也不敢再闹着要把货物重新装上,只有几个闹着要赔偿损失的。

    果然如伙计所说的一样,刺史大人现在已经在本地县令以及一众官员陪同下正往这里赶来。

    时间又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对面的官道传来一声铜锣声。

    哐!

    “刺史大人的官轿来了!”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原本吵闹的渡口一下子安静下来,纷纷扭头看向官道。

    哐!

    方源扭过头看去,只见一行数十人的队伍由一八人举着八面牌子,后面紧跟着数十衙役官差,后面是十几顶轿子和数十兵丁敲锣打鼓的走来。

    路上的行人纷纷避让,避让不及的老幼也遭到驱赶,路边不少的行商慢一点遭到衙役的暴力驱逐,连地上的货物也被扔了一地。

    看到如此场面让他想起在陇县时,益州刺史来见他时的场面,似乎……。

    “君大哥,这场面比起你来如何?”有则美雪在一边说道。

    方源摇了摇头,说道:“数之与面,相去几何?”

    “离皇帝越远,官员的心越大啊。”有则美雪笑着说道。

    方源饶有兴趣的看了一眼有则美雪,低笑两声,说道:“这就叫做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啊。”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前面一句我到知道其意,后面这句民少相公说又说的是什么意思?”有则美雪转过头一脸不解的问道。

    方源微微一笑解释到,“我说的这是一种偶句,这话的意思就是这“天”对“民”“皇帝”对“相公”。其中,“民”是指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相公”是对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吏的蔑称,两个字的对应的分别是两类不同的群体,民与官。”

    方源说完再次呵呵的笑了起来。

    听到方源呵呵的笑声,有则美雪看了一眼走来的队伍,心中默默的为这官员感到悲哀。

    “怎么那么多人聚集在此地?不知到刺史大人到了吗?这要是惊吓到刺史大人和其刺史夫人你们统统都要被砍下脑袋,还不让开?”

    一名捕快看到这里聚集着一群人便领着十几名捕快走了过来,为首的一名捕快指着周围的商贩大声斥问。

    这时,船家走了过来大声说道:“官爷,我也不想啊,这些人都是买了票的,现在又要把票退了他们有的不想走非要我们给他赔偿才肯离去。”

    “赔偿?陪什么尝?刺史大人马上就到了,谁在不走开,全部带回县牢关押起来,再给他们安一个聚众滋事罪名,所有货品全部充公。”

    为首的捕快指着周围等着赔偿的商贩们恶狠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