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途从封神开始 » 第三十一章:据而不出,张桂芳献计

第三十一章:据而不出,张桂芳献计

    季历率百官早已陈列城墙之上,笑观商军在城下排兵布阵。

    此时突兀的传来商军先行官风林的大吼:“西岐季历,大司马亲至西岐,还不速速出门受死!”

    城墙上一片哗然,季历也是顷刻间震怒。

    这厮说话不客气便算了,自己好歹是堂堂西伯侯,而且嗓门还这么大。

    季历面色铁青,帐下武将见主公受辱,请命出城打杀了这黑厮,季历抬手示意无妨。

    随后探出头去,看了一眼风林:“问问那黑厮,缘何来此?意欲何为?”

    有武将领命:“城外那黑厮,你隶属何军,任何职位?竟直呼侯爷大名不说,又来我西岐何干?”

    “想我听闻,西岐季历,贪泼天之功,我成汤大司马盘山氏率八百骑平定鬼方王庭,回朝歌述职期间,贼鼠季历竟然窃鬼方百万里土地为私有,枉顾大将军闻仲不顾风雪奔袭北原高窟相救之情,盗北地为私功,辜负大王恩泽之情。于君不忠,于战友无情,此等视君恩枉顾,视战友之情为无物的无耻之徒,也配让我称呼他一声侯爷?我请问诸位王公大夫,问问这季历此等行径配我叫他一声侯爷吗?今大司马特奉王命,血洗西岐,血不流干,誓不回转!”

    城墙上一片哗然,倒不是不齿于季历窃国,自古以来,反成就大业者,有几个按部就班的,但成汤此番要血洗西岐,更让众人哗然。

    “西岐诸公,凡有手有脚的,我风林在此,只率旗下万人,与诸公对决,为我大司马盘山氏雪耻!”

    阵线之后,盘山氏二人眯着眼在看,张桂芳探头说道:“若是季历胆敢迎战,末将即刻冲向城门,开门可以,想关门可没那么容易。”

    盘山氏不置可否:“看看再说!”

    “是!”

    “竟如此嚣张,侯爷,末将请战,无需动用大军,只万人即可,必取黑厮头颅为侯爷下酒。”无论如何,作为西岐的将领,主公受辱至此,身为臣子,便没有看着主公受辱的道理!

    一时间群情激奋!军心士气可用!

    季历心间怒火滔滔,冷哼一声:“早料到商王不会坐看我西岐壮大,却不想来的这么快!我在回西岐之前,早已去信给西土各诸侯,纵使诸侯心思各异,但我西周经营西土多年,起码会有五六十位诸侯是愿意来的,届时再见分晓。诸公一心为国,但此时此刻还不是时候。昨夜斥候来报,也就是这一两天就可以到达西岐了!”

    众臣闻言,不由心神稳固:“侯爷英明!”

    成汤数百年,各诸侯有大有小,想西岐先祖,也不过小小诸侯,到今日,位列四大诸侯之列,且隐隐有超过四大诸侯的意味,绝不仅仅依靠一味的忠诚于商,其中鬼祟,数之不尽!

    台下有姬氏的族老,大多数也是赞成季历的行为的,有些老成持重的,虽忧虑,但数十位诸侯,想来也不可能会输。而且商是食人肉的,而周的先祖历代传下来却是不食人肉的,这种矛盾多年以来历代的君主为商王所压只得被动食用,但是骨子里的记恨多年!

    自成汤以来,想每届诸侯继任之时,商王都会赐肉。以此来测试诸侯是否有反叛之心。

    数千年,整整数千年,有的开始不吃的,现在也吃了,甚至成为了家族传统。

    而有的,却是记恨千年,只是不表,以待来日而已!

    而西岐的姬氏的孩童,自幼时就教导不可食同族之肉,延续数千年。

    此等自三观而来的不同,让西岐宗族皆认不下以商为首的成汤诸侯。

    但四大诸侯唇齿相依,且西伯侯安定西方有功于社稷,成汤数十位先王虽皆知西岐姬氏的这种来自于三观的不同,但是皆发兵无据,不可轻灭,且成汤八百诸侯,无谋反或祸乱之实而轻灭,自当受其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城内西岐诸公在等待驰援,城外盘山氏二人却犯了难,须知攻城不似两军对垒,难度较大不说,且西岐也绝非不出名的小部落,有祭司在,便不能随意用大神通轻易攻城,掣肘太大,只得静待实际,若是寻常攻守,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大司马,末将有一计。”张桂芳思虑再三。

    “张总兵直说无妨。”

    “其一我等先行与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安排两万士卒日夜轮换,在城外万人合力叫阵,取兵戈铸铜锣铜钵若干,夜间军事由我亲率,白日请大司马想来西岐在此,想来西岐在此计之下不得安眠,三日之后再行攻城,定可取奇效。其二,另一方面,安排一千军士日夜轮替,自城外3里处开挖地道,直至西岐城墙边,计成之日,我再从城下突然杀出,西岐定然来不及反应,定然可活捉季历!”

    “好计谋。地面较干,挖地道用不了这么多人,后期可以加人毕竟要考虑到运输,和对墙面的炙烤等处理,而且地道完全不需要太大,可供一人穿行即可。”盘山氏想了一下又接着说:“张总兵要多久?”

    “三日即可!”张桂芳悍然道。

    盘山氏看着张桂芳,杀气勃勃:“张总兵,这可是军令状。若三日不成有待怎讲!”

    “三日不成,我愿取头颅来见!”

    “那我就等张总兵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