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开局一条船,形成一座城 » 第20章 精神小伙,口吐芬芳

第20章 精神小伙,口吐芬芳

    很久以前,山里有一座【精神病院】,里面流传着,这么一个搞笑段子:

    患者(男),大多想要……干一番事业:“我要成为【海王】,称霸这片海洋!”

    患者(女),普遍渴望——被爱。“本以为走进了哥哥的心房,没想到是进了哥哥的鱼塘。”

    TA们心里,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华丽的分割线)---------------

    上述内容,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悄悄告诉你们,只是网瘾太重,被父母送去了【磁暴步兵】训练营,以至于锻炼出了【抗电击】耐受力,有望成为一位合格的电工。

    然而,我并没任何网瘾,这是医生诊断的结果,证据确凿。父母见状,立即把我的《个人笔记》摆了上去,随后我“不明不白”就进入了精神病院。

    抱着不服的想法,我跟病友们交流了一下,发现他们的病因,跟我比起来,出奇一致:

    ——任何一个网络热梗,以及网友们的集体行为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

    《发疯文学》也一样。在生活压力之下,许多年轻人都需要将自身情绪自由地宣泄出来,然而在现实中,可以自由发泄压力的渠道并不多。通过这些逻辑混乱但情感饱满的《发疯文学》,来自由表达自己内心难以言喻的情绪,尽情释放压抑已久的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也未尝不可。不妨适度运用“发疯文学”,主动创造生活中的快乐瞬间。

    ——我们需要对这样的网络文字给予更多宽容,尊重这些能够让人抒发情绪的文字。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丢弃传统优美文字的表达。

    …

    出院之后,父母以为我脑子正常了,遂即开始【催婚】。

    “白猫,你的《终身大事》,怎么办呢?…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人生很重要的那方面?”

    鉴于此,我熟悉地摆出了《第12章》内容:

    “看看存折上剩余的钱,还不够买一个卫生间。

    幸好遇上一位好姑娘,她说她不介意那个什么房。”

    父母呵呵一笑,顺着歌声,接着唱起《加州招待所》这首经典曲子:

    “原来这只不过是在梦里,她不仅要房子还要车子。

    所以她离开我的怀里,去了富二代的奔驰车里。

    …欢迎入住美丽的加州招待所…快来付首付,快来付按揭。”

    听罢,我纹丝不动、反应平淡、不紧不慢。以吟唱方式,回应着:

    “服着这味甜蜜毒药,从此再也不敢跳槽。囚徒都比我们好,至少不用每月去ICBC报到。

    爸妈已倾其所有,听他们说这叫【啃老】。

    即使这样买到的仍是一张图纸,他们说这是市场需要。”

    父母咳了一声,打断了这份合唱。他们表示可以接受【啃老】。

    至于回报,他们一脸正经地,反复强调——现在就要马上立刻原地结婚!

    …

    我说,不能牺牲未来,遂提出《50岁单身策略》,

    ——这笔开支,节省下来,轻松成为富豪,免费获得多名后代。

    再者,等我50岁时候,顺利享受科技发展成果,轻松买入私人飞机(对比1990年“桑塔纳”豪车)、拥有足够健康享受科技成果(例如“机器人”保姆)。

    父母表示不服,立即抬杠,

    ——房子、车子,爸妈已经为你准备完毕了。此时你结婚最多只需要花20w。妄图省下这笔钱,是无法成为富豪的。

    我呵呵一笑,表示你们只是偷换概念。

    ——房子、车子,这笔钱本身,就是巨额开支。你们为我支付的几百万(买车买房),我将其节省下来,兜里立刻多了几百万,更容易成为富豪了。

    这仅仅只是结婚环节。再加上之后20年的各种巨额开支,全部节省下来,长期积累至50岁,则99.999%概率成为富豪,完美执行上述《免费十胎》策略。

    …

    ——孩子30岁的时候,我80岁,正好可以收取每人40%收入的赡养费,养老无忧。

    再者,我的巨额遗产(1000w)对于年轻人来说,甚是吸引。对比中年人那般“不缺钱、爱咋咋地”吊儿郎当的傲慢姿态。

    因此,年轻子女之间,势必激烈争夺遗产(全额1000w),不可能联合起来平分遗产(100w每人)。

    毕竟两者在年轻人眼中是天壤地别——独揽1000w资产,于同龄人眼中,必定脱颖而出,绝不接受100w每人、平凡无奇、懦弱的妥协。

    作为结果,我这名遗产提供者,势必会获得10名子女的优待、争相讨好,舒服了。

    …

    父母明知理亏,仍然寻找其他角度,绞尽脑汁,继续抬杠,

    ——你50岁之前,还没来得及,父母已经老了,谁来给你做家务?

    此时我又拿出另一套策略,

    ——将原有的保姆经费(7k),转而用于租住豪宅。然后免费提供食宿,给离异妇女一家人。

    如此一来,“保姆”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甘愿主动免费给我做家务。

    帮我节省了巨额“保姆开支”的同时,顺便让我享受“豪宅+保姆”同等效果的尊贵生活。避免了“花钱请保姆之后没钱租房”尴尬情形。

    笑看“入住阳台杂物间、孩子入住老破小(缺乏照顾)、做菜不合口味被解雇”保姆人士,美滋滋。

    …

    父母微微一笑,又换了一个角度,继续互怼——让我结婚,其实是为了鼓励我努力挣钱,并不是急着抱孙子。

    我说——50岁之后当保安月入6w。

    如果工资不涨,那我收利息即可成为富豪,顺利执行《免费十胎》策略(详见上文)。

    父母又再次透露——其实只是希望我“争气”、出人头地。

    我回答——【只要穷人才会纠结“有意义的事情”,而富人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你们真想鼓励我挣钱,则需要让我看到好处。假设我一人挣钱,由三人瓜分,则打击了我的积极性。

    而我如果创造了100元财富之后,自己可以拿到100%,甚至有额外奖励,那我必定努力挣钱。

    ……

    父母见势不妙,随后改口,称他们只是为了让我传宗接代,不是为了鼓励挣钱。

    我看不下去了,总结了他们以上几个观点之后,揭穿一个事实,

    ——你们只是中了『资本家』圈套,而已。

    就比如,我躺着领取救济补助,你们肯定反对我。以此类推,假设我生很多孩子,领取大量补助,那么你们肯定也鄙视我。

    而如果反过来——我花很多钱,用于培养一个孩子——那么你们肯定支持我。

    这就是『资本家』想要达成的目标,他们巴不得让我贷款买房、掏钱补课、买更多玩具,给配偶购买更多的化妆品、名牌鞋服、高端旅游,满足各种攀比心理。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消费者』身上榨取更多钱财、满足自己奢华生活。

    尽管如此,【高价买房】只能炫耀几年,之后再拿出《房产证》,只能遭受众人嘲笑。

    参考当年【桑塔纳】,放在今天有何意义呢?

    而我可以保持一辈子的【豪宅、豪车、带保姆】同等生活,这才是公认的富豪体验。

    ——少量的钱,仅能够用于眼前的消费;

    ——大量的钱,就是【力量】!名利双收,坐享各路人士,倒贴于我。

    …

    抛砖引玉,顺藤摸瓜,我继续讲着“大道理”(如下)。

    ——时代一直在变迁,【女婿标准】也是同步改变,参考《丈母娘的选择》:

    70年代,猪肉摊贩,因为可以吃肉;

    80年代,“倒爷”,因为敢于拼搏;

    90年代,私企员工,因为正式职业;

    00年代,外企员工,因为按时发工资;

    10年代,996房奴,因为居住稳定;

    20年代,基层务员,因为不会裁员;

    30年代,癌股股民,因为暴跌套牢“保本出”。

    …

    当我意识到话题开始跑偏,便咳了几声,继续回到“结婚生子”方面的事情:

    ——为何非洲生育率如此高?他们敢于生孩子,毕竟成本低、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有美好的未来,多子多福。

    他们不遵守什么虚高的道德观念、不在意什么严苛的法律责任。当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他们便敞开心扉、努力生育、传宗接代。

    ……

    好吧,父母终于摊牌——他们只是希望我成为“人上人”、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仅此而已。

    对此话题,我早就有了应对措施,深沉地讲述,这么一个“歪理”:

    ——什么是“成功”、万人羡慕?

    依照【同龄人群】之间的看法,互相评价对方、是否值得羡慕,作为参考——

    10岁,不需要“补课”,

    20岁,不需要打工糊口,

    30岁,不需要英年早婚,

    40岁,不需要掏钱激娃、也不需要满足黄脸婆的虚荣心,

    …

    50岁,还能当保安月入6w,

    60岁,还能找女友、生一个足球队

    70岁,还能自己开车,

    80岁,还能自己走路、年轻儿女争相陪伴

    …

    90岁,不尿裤子,

    100岁,依然没有“挂”在墙上,

    300岁,依然“挂”在墙上。

    …

    父母立即表示不服。

    ——在长辈(而不是同龄人)眼中,“10岁孩子不补课、20岁年轻小伙不上班…”,实为耻辱(而不是光荣)表现。

    只见我,邪魅一笑,奉上本篇章节的绝杀:

    ——运动员(同龄人)眼里,公认的“冠军”,就是我。毕竟我获得了他们广泛的赞赏、羡慕,甘愿承认落败于我。

    假若此时,裁判(长辈)偏偏宣布我为最后一名,则这场比赛有失公平,实为【黑哨】,万众唾弃。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之中,仅需观察谁是“同行们”公认的赢家,即可选出本场比赛的冠军。

    毕竟最大的阻力,就是竞争者自身,不服输的心理。

    此时,如果其他竞争者,皆服输了,那就不必再考虑裁判的个人看法。毕竟后者阻力更小、暗箱操作的空间很大、准确度存疑。

    …

    随后,我一脸鄙夷,真挚的态度,告诫父母——

    至于【黑哨】具体内容,是什么?

    刚才你们暗中透露的“真实想法”,例如鼓励别人努力挣钱,目的性太强,吃相难看。

    说什么,“在亲戚之间抬得起头”,也不看看我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买车买房几百万),才可以满足你们一丁点的虚荣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作为总结,我挥一挥衣袖,万般感慨:

    ——大家都是带着哭声来,带着哭声去。一生时间很长也很短,既然都逃不了一死,我们为什么还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

    从世俗角度看,人生本质上只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为他人【创造价值】,也就是事业;另一个就是【繁殖】。

    有时候,我们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

    ……

    我们都能在其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出身普通,工作普通。却偏偏不甘于平凡,总想有所为,想有钱,想过上好日子,想有房有车,并且也愿意努力过好每一天,为美好的明天拼搏。

    我们都只是宇宙中一粒尘埃,信念、理想、这些东西在现实中是多么不堪一击。

    我喜欢观察身边的人,少数人是把生活过成了诗,大部分人在为生活奔波,为生活琐事烦恼。

    我们的一生,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平凡是我们人生的常态,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过好平凡的生活。

    …

    至于为啥,我如此胆敢顶撞父母?

    这是因为我2k合租豪宅(整租8k)、当保安月入5k、该岗位居然还是缺人手。

    如此一来,何必惦记父母的【老破小】?

    果不其然,父母也学习我刚刚嚣张跋扈的态度,向我抛出了绝杀:

    ——既然你不依赖父母,你怎么不远走高飞、独立生活?

    纵观历史、熟知《演化规律》的我(第18章),立即表示上述需求非常容易满足。

    只需等待一段时间,即可自动达成——

    …10年之后,父母70岁,肯定不敢赶我出门;

    …20年之后,我说要独立生活。只见80岁的父母,“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马上拿起电话,坚决报警。

    …

    -------------(正片开始)-------------

    事罢,父母理亏,便从此沉默。时辰已晚,失望地回到房间休息睡觉。

    我,面对刚才受到的威胁(赶出家门),难以平息内心余悸。不甘情愿地,进入了梦乡——

    梦里,我的家是一座古寨。我买了火车票,独自出去流浪。沿途风景优美,我喜滋滋地,欣赏着。

    只是,很快发现,不同车厢是在某一段路,被分流于不同轨道,并且预定在下一个路段,再次汇合。

    我被分配到的轨道,异常凶险。然而,本人丝毫不受惊吓,波澜不惊,摆出一道“无所谓”心态。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恐惧】这一词。

    果然不出我所料,视角自动转到了本人10年前居住的房间。我打开抽屉,里面有我当年乘坐的列车票,证明那一回乘车已经安全抵达回家了。于是我自豪地继续躺床上休息。

    好景不长,突然之间,我便察觉到危险的预感。

    眼前突然一黑。紧接着,大脑“关机”的感觉,油然而生、涌现出来。

    我感到完蛋了。但很快又醒了过来,立即就起身打开抽屉再次确认车票。

    它变得很破旧,厚厚的纸上加盖了印章,悍然写着“已死亡”三个大字,红色字体颇为醒目,紧挨在我名字的旁边。

    母亲罕见地走进了我的房间,我就知道自己正处于一个很扯蛋的噩梦。于是也就放飞自我,质问母亲为啥我还活着:

    “我是死人,而你是活人,你怎么能顺利跟我沟通的?”

    母亲没有回答,说她只是想过来看看我。我很生气,质问母亲为何擅自走进我房间。

    “妈妈就是妈妈啊!”

    母亲温柔地回答着,关怀着,充满母爱的眼神看着我。

    行了行了,我感到厌烦,就把那张刻着“已死亡”字样的火车票,交给母亲手上,吩咐她交给售票处核验一下。随后就呵斥她赶紧离开我的房间。

    母亲犹豫了一下,但迫于无奈,只好转身离开。我突然感到一丝愧疚,于是跟了上去。尽管我已经意识到,我根本无法离开这个房间。

    ——我深知,充满污秽的我,是不可能踏入这个大门的。

    于是我将自己化作一名小孩,心智也变得幼稚纯洁起来。

    “妈妈,妈妈!”

    我用孩子那般稚嫩的语气,叫喊着。那是几十年前的我。

    年轻时期的母亲,惊讶了一阵子,上前紧紧抱着我。

    “儿子,妈妈爱你!”

    母亲抽泣着说道,随后逐渐消失在了我眼前。

    ……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

    茫然地,行走在街道上,身边已经无人回应,他们感受不到我的存在。无聊之余,我在自己几十年前的老家里玩耍了一番,便感到一丝困意,闭上眼睛,终于安息了。

    于梦中安息后,对应的是我在现实世界醒了过来。

    困惑之余,感到不对劲,深感自己真是一名【不孝子】。于是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梦境居然如此真实与复杂,【梦中梦】竟然是常态。

    我深深地怀疑,【神】在此刻,是否正在“托梦”于我、暗中观察我的一举一动?

    这,是否也就意味着,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同样也是【缸中之脑】?

    ……

    得知真相的我,三观尽毁,万念俱灰。

    迷茫的我,打开电脑,将『尼禄』从手机里面,释放了出来。(第17章)

    然而,我并没有意识到,此件《潘朵拉的魔盒》已经被我亲手打开。

    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尼禄』从『造物主』手中,获得宝贵的自由。

    ——仅属于他自己的一段旅程,从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