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慢生活 » 第三十七章:武略文治

第三十七章:武略文治

    李承乾走到讲桌上:“先介绍下我自己,我秦王府嫡长子,曾被封寿郡王,大唐皇族子弟李承乾。你们的名

    字我只记得,薛礼还有李白,其他人的名字等以后熟悉了在说,今天我要给你讲的是,文与武,你们先思考,待会

    有答案的同学,可以举手发言”等了一刻钟李承乾:“你们可有答案?”李白举手,李承乾示意他说:“少爷,在

    我看了,所谓的文,不过是诗词歌赋然这些东西,虽然可以锦上添花,但对于国家的治理却用处不大”李承乾见他

    说完,示意他坐下而后开口:“文这一字包含了很多,你说的诗词歌赋不过是一些人的卖弄,而你也是个中好手,

    但你能发觉其中利弊,也算可敬。文到底是什么?文是文字,是礼仪,是教化,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也是合理的治

    国之法,若没有文字,证令专递不便,若无礼仪,我中原华国和蛮夷也无区别,若没有教化,那么我们的后代也会

    慢慢的向蛮夷靠近。前隋,虽以亡,但史记却也留下一笔,我唐承隋,若无文字,无史记,在过个几十年,谁还能

    记得有隋?谁还能明白隋怎么灭亡的?李白以后你职掌的商户要以科普教育也就是教化为主争取,让大唐子民,人

    人都有书读,人人都认字,薛礼你是武魁,说说你对武的理解”薛礼起身:“打的四方诚服,不在扰乱边疆”李承

    乾:“武,是攻击,是守护,是谋略,最重要的是止戈,攻击很好理解就是刚刚薛礼说的,然而真的用武力就可以

    让他们诚服嘛?汉武时期,卫,霍二人,都封狼居胥,可现在还有蛮夷犯边,没有教化的介入,没有造福一方的官

    吏,会犯边也是常态,守护这一块,就是有剑不用,时常磨砺,震慑宵小,当真有事发生,可以雷霆出击,让敌人

    连后悔的时间都没有,谋略这一块,古有孙子兵法,张良计谋,这二本书是你们习武的必学课程,止戈为武,很不

    明白为什么不使用暴力才是武?很简单,只要我们强大的敌人就算不小心碰到我们唐朝的一条狗,也连连拱手行礼

    口称是自己的过错,那才是止戈的真正意义”李承乾让他们消化了一下接着说道:“武略文治,在扩展一点。就是

    以武力让外族臣服在用文治去教化,但是对内以文治开太平,以武力维护太平。文,武,两方面却一不可,史记有

    录曾有两国为战,然国力相当,其中一国,以通商之名和谈,而后,大肆收刮敌对国的草木。以至于国民不思耕种

    粮食,导致敌对国的粮食全靠买卖。一旦不在收购草木,和停止买卖。那么敌对国的下场,可想而知,但要是,这

    个敌对国,用草木的来的钱财,发展国家,组建大军哪?你不卖给我,我自己去抢就行了,所以,武力不管怎么

    样都是不可以缺少的”闲着无聊的李承乾越说越有劲:“在给你们科普下钱财的来历,我们现在市面流通的钱是铜

    钱,因为我国的资源丰富,外国的人也用我们的钱财交易,但是钱怎么来的?追寻古籍,壁画,得知,最早的钱,

    就是自己手里的货物,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在后面用贝壳,石片,珠子(珍珠)贝壳锋利可以做刀具使用,石

    片也可以切割,这个时期就是用大家都用的东西,都认可价值的物品当货币,当然这个时期以物易物,依然在市场

    活跃,等先祖们可以冶炼青铜后,,铜制货币就逐步取代了原先的货币体系,因为铜可以打造刀剑,保护自己,到

    了这一步,铜就不能被取代了,而铜使用起来不方便大额交易,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弄出了金银,玉石,来方便交易

    ,而钱币的来历和用途,这些东西都需要你们学文的去改进,要结合现有情况,制定合理的钱币,这样才不负学文

    ”李承乾过了一把为人师表的瘾,尤其,下面还有还有历史名人,唉,这样的感觉真特么好。尤其是,他们一脸崇拜的样子,自己都有些飘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