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即大明 » 第030章 夹棍行动

第030章 夹棍行动

    王隆基对于朱慈烺而言是如同亲人一般重要的存在,虽说自己是崇祯帝和周皇后的心肝宝贝,但自己基本上是王隆基拉扯长大。

    看着王隆基为了自己吃尽了苦头,朱慈烺自然是心中不忍,怒火袭来更是令他有将刘泽清等人碎尸万段的冲动!

    “殿下这是哪里话,别人怎么着我管不着,但若是谁敢跟殿下抢东西,老奴便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奋力一搏!”

    紧紧的拉着朱慈烺的手王隆基泪如雨下,之后朱慈烺自然是安排了最好的太医给王隆基医治。

    “罪臣朱由崧叩见太子殿下!”看着心情渐渐平复下来的朱慈烺,浑身枷锁的朱由崧冲着朱慈烺便跪倒在地。

    亲自上前将朱由崧扶了起来并安排人将他身上的枷锁解开,朱慈烺以对待长辈的礼数让朱由崧入座说话。

    “皇叔亲自来应天,侄儿自然打心底里高兴,但这几天皇叔做事的态度侄儿不喜欢!”负手而立,朱慈烺冷冷的说道。

    闻言,朱由崧连忙起身冷汗直流的说道:“殿下容秉,罪臣的父王惨死在了闯贼的手中。

    罪臣也是实在走投无路,才想着到应天投奔殿下,可罪臣刚一进城就被马士英等人给截住了。

    后面的事情想必殿下已经清楚了,罪臣知道这皇帝的位置实在是不该我做,可罪臣也是没得选啊!”

    虽说是福王叛乱,但朱慈烺明白这件事说到底朱由崧就是个傀儡从犯,自然是罪不至死的。

    但朱慈烺也明白,若是福王真的没动歪心思恐怕马士英等人的计划也不会那么顺遂。

    “这件事孤就不计较了,孤也不打算了解皇叔心中的想法,但当今的大明国难当头,当初太祖爷定下的规矩恐怕是要变一变了。

    就借着这几天的事儿,孤决定从今往后藩王不再需要封地,成年之后就在京师居住,没有皇命不得随意出京。

    私人卫队不得超过百人,朝廷只会给藩王基本的生活照应。如果藩王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可以跟朝廷申请。

    通过之后可以参军、从商或务农、参与政务,但藩王的一举一动朝廷都得了解。

    所以皇叔来投奔我,我也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好的差事。不过按孤说,皇叔应该自食其力才是。

    皇叔如今也还年轻,不如加入国防军做一番事业,平日里也多读一些书,体会体会圣人之道!”摆了摆手,朱慈烺说道。

    其实朱慈烺一直知道明代藩王的祸患,人数众多还需要朝廷供养,除了无端端的增加朝廷负担,实则没有任何的好处,

    而福王叛乱这件事,朱慈烺便可以拿来大做文章。之前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刚好趁此机会一鼓作气的完成。

    至于说反对的声音肯定不少,但当今天下大乱,李自成、张献忠四处作乱,能够稳定下来的藩王少之又少。

    如此这些藩王为了保命就只能逃到应天,而进入应天这些人就只能接受朱慈烺的安排。

    如此便可以趁势剥夺了藩王的俸禄职权,让他们自谋生路,同时还能受到朝廷的掌控。

    而藩王们有意见恐怕也怪不了朱慈烺,毕竟祸是朱由崧闯的,大家有气也只能戳朱由崧的脊梁骨!

    “罪臣谢殿下隆恩!”闻言,朱由崧虽然无奈却也只能跪地谢恩。

    之后朱由崧便选择加入了大明国防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士卒,诚如朱慈烺所言,能否建功立业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

    解决了福王叛乱的事情,如今的朱慈烺重新掌握了应天城,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南迁重任。

    “孙督师,咱们现在军队发展的怎么样了?”东暖阁内,朱慈烺轻抿了一口茶问道。

    拱了拱手,孙传庭言道:“回禀殿下,咱们从京师杀回来的部队总共是十一万人。

    加上江南、江北和投降的刘泽清叛军,这些天应征的新军,总数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十万了!”

    五十万军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朱慈烺明白想要收复河山中兴大明,这些军队是必须要保持的。

    况且如今的朱慈烺通过几次的夹棍行动,国库当中储存的白银足够供养这些部队。

    “很好,接下来咱们得要打造属于大明自己的海军。这件事就劳烦督师亲自去做,寻找一些精通海事的将才。

    同时从国防军当中挑选一些水性好的士卒,先将这部分人编入海军!”微微颔首,朱慈烺命令道。

    别人不清楚,但朱慈烺却非常明白。十七世纪已经是海洋时代,泰西诸国早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开始在全世界掠夺财富。

    朱慈烺的目标自然不仅仅是中兴大明,可以说干掉闯贼、建奴重新统一河山仅仅是第一步。

    后面朱慈烺的目标是泰西诸国、是整个世界,而这些行动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作为支撑!

    “殿下放心,臣下保证完成任务!”起身,孙传庭郑重的答道。

    话音落下朱慈烺摆了摆手孙传庭便退下开始处理军务,而一旁的张煌言、史可法两人似乎是有话要说。

    “你们两个家伙这欲言又止的模样看了实在是好笑,想说什么就说吧,孤又不吃人!”扫了两人一眼,朱慈烺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两人作为东宫的文官代表,朱慈烺对他们还是非常器重的。不过他们身上总是有些酸文人的劲头,有话总是不明说。

    “殿下,既然您开口了那臣下便直言了。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先帝驾崩已有数日,您该考虑即位了!”

    其实这些话张煌言一早就想说,不过朱慈烺刚刚勤王归来心情本就不好,加之回到应天便是一堆破事。

    但现在叛乱已然平定,在北京的李自成也已经向天下公布了朱由检的死讯,张煌言明白这些话是必须要说了。

    “张大人所言极是,殿下还是早正大位为好,福王故事也才能更好的避免!”顺着张煌言的话,史可法也开口劝道。

    其实朱慈烺身为大明太子,继承帝位是理所应当的。但或许是两世为人的缘故,朱慈烺竟在这一点上总显得有些不自然。

    但两人的话也不无道理,毕竟自己这太子也做了这么久了,想要做更多的事情,的确需要更进一步!

    “二位说的不错,那这件事情便交给你们二位去处理了,黄道吉日你们自己去选。

    不过在这之前孤还有两件更棘手的事情需要完成,这两件事不做,孤寝食难安!”微微颔首,朱慈烺话锋一转说道。

    当皇帝对朱慈烺来说自然是充满了无尽的诱惑,毕竟那种一言九鼎享尽荣华富贵的感觉,朱慈烺是早就垂涎三尺。

    但在朱慈烺看来,皇帝是必须要做的,但还有一些事情虽然不比当皇帝重要但却要更加棘手。

    “殿下,什么事您只管吩咐!”闻言,张煌言和史可法异口同声的说道。

    正了正身子,朱慈烺开了口:“其一便是之前说过的关于为大明遴选人才的事情。

    史公这件事一直是你负责的,现在孤给你定个章程,发一个求贤令下去,给孤向整个大明求贤,孤亲自遴选!

    其二便是关于处置马士英等人,这些人若是不解决掉,孤这个皇帝做不踏实!”

    当初秦孝公为了强大秦国特意发了求贤令,最终得到了如同商鞅这般的大才,这才有了后来大秦东出覆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伟业。

    如今天下大乱明廷虽不说朝不保夕,但之前混乱的朝政让许多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选择了放弃功名。

    如今国家正是需要人才之时,朱慈烺自然不愿意让这些人才流落乡野,甚至于被李自成、张献忠、建奴等人征辟。

    “殿下放心,下官这便去做!”听了朱慈烺的话,史可法起身郑重的回答。

    史可法是礼部尚书,遴选人才的事情便就是他分内之事。何况朱慈烺把这件事看的比当皇帝还急切,他自然不敢怠慢。

    “殿下,处置这些逆贼的事情便交给臣下来做吧,我已经得罪不少人了,不在乎多得罪一些!”起身,张煌言同样郑重的开口。

    点点头,朱慈烺轻笑着说道:“记住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只处置这些逆贼。

    我们要把他们背后的所谓阉党也好、东林党也罢的士绅势力给拔起来,新的大明不需要这些蛀虫。

    夹棍行动千万不能手软,给孤多弄些银两充实国库,同时将他们贪墨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建立国有皇庄!

    如今加入咱们国防军的弟兄越来越多,加之我们之前答应了应天和保定的百姓要搞国营皇庄。

    从保定跟着咱们来了十几万百姓啊,若是我们再不搞些皇庄出来,恐怕老百姓们就要骂娘了!”

    对于朱慈烺而言,夹棍是异常好用的,因为这东西没几下就能给朱慈烺弄来大把大把的雪花银。

    不过朱慈烺也明白,财政问题需要开源节流。如果说夹棍行动是节流的话,那还需要想办法拓宽财路才能更好的发展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