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大皇帝 » 第三章 心意气混元功

第三章 心意气混元功

    神山上人身为一派之主,功力也是当世宗师之流,按理说本不应该被如此慌乱。

    但是令他猝不及防的是,出手的人是赵煦。

    在神山的心里头,赵煦不过是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让人凭空增加年龄。

    而且赵煦一身的《杂阿含功》讲究“善摄诸根,内寂其心”,平日里寂灭于心,毫无表露,此时突然爆发出堪比武林名宿的功力境界,实在是令人震撼。

    危急间,神山上人连连后退,想要施展轻身之法跳出赵煦的掌势范围。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煦这套章法雄浑无比,乃是一等一的降魔法门,掌力所到,步步紧逼,就算是以神山上人的功力也无法轻易脱身。

    所谓“大摔碑”,并不是握碑摔掷的手法,而是一往无前的“大勇气”的象征。

    《大摔碑手》在少林七十二绝技中排行第七,乃是罗汉堂专研的勇绝招式,一旦施展开来真就如罗汉摔碑,勇不可挡。

    神山上人施展清凉寺独到的闪躲法门闪避赵煦的攻势,但是光是闪躲也不是办法,神山上人下意识便想要抬掌反击。

    霎时间,神山上人内功带动掌功,将《伏虎拳拳谱》中的拳术化用为掌法打算进行反击。

    不过就在神山出掌之际,突然想到:这小皇帝就算打娘胎里就开始练功,现在十来岁又能有什么本事?我要是一个没收住掌力把小皇帝打死或是打残了,山下的禁军涌上来岂不是要将我五台山清凉寺夷为平地?

    心里这样想着,神山上人改拍为推,心想着先把赵煦推开,自己再向后跳出战团,这样也不失高人风范。

    但是神山上人没想到的是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用一国之财富奉养的武道高手,赵煦虽然只修习了两年武道,但是每天在天材地宝的奉养下功力已经堪比几十年苦修。

    神山上人斜里出掌,想要按住赵煦的手腕。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煦面对神山的手掌抓来直接握手成拳,径直轰出。

    《杂阿含功》虽说不是什么霸道武功,却能完美适配外功运行。

    《大摔碑手》的刚猛内劲瞬间在内功催动之下勃发,轰然冲击,一拳砸中了神山掌心。

    神山上人感受到赵煦这浑然内劲,不由得大喝一声:

    “好刚强的拳劲!”

    大喝之后,神山也不再留手,《伏虎拳拳谱》中的上乘法门一一云使出来。

    江湖上将少林玄慈方丈与神山上人并列为“降龙伏虎两罗汉”,《伏虎拳拳谱》能为神山搏来这样的名号,自然也是相当精深的上乘武学。

    赵煦感知到神山再度化掌为拳,顿时感到压力骤升。

    就算自己的内功已经有了常人几十年的修为,但是毕竟只练了两年《大摔碑手》,比起神山几十年的拳术造诣还是有差距的。

    双方在大雄宝殿之中互相拆招,赵煦渐渐落入下风。

    赵煦平日里最多也就只是跟不平道人、卓不凡之流互相拆招,从未跟神山这个层次的高手对招,这次一旦交手就认识到了自己在招式上的不足。

    打到第五十来招,赵煦就已经发现神山基本都是在给自己喂招了……当自己把《大摔碑手》来来回回多使了几遍之后,这些招式似乎就不能再威胁到神山这个层次的高手。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招式的差距,赵煦能够清晰的感知到与神山的每一记交击自身内劲都会被神山弹开,这种自身元功熔为一炉的的功夫正是五台山最精妙的奇功——《心意气混元功》。

    此功一旦练成,周身精、气、神会浑然凝聚得宛若一颗大丹,“心意气”凛然不破,可称是佛门通明神髓、万法难侵的奇功。

    赵煦没有攻破这《心意气混元功》的法子,便不可能战胜神山。

    不过赵煦至此也没打算认输,而是催动自己一身浑厚的内功,使出《大摔碑手》中最刚猛的勇绝招式,不管不顾地拍向神山面门。

    神山见状,心知赵煦是在用“攻敌所必救”的手段迫使自己转入守势。

    但以神山多年的武学经验,登时就想到了破解之法,翻腕一拳打向赵煦心口。

    同样是出手,打心口就是要比打面门更快的,况且神山有《心意气混元功》护体,就是挨上几拳也没问题,但要是赵煦中了这一拳,至少会被打飞五丈。

    而就在这个时候,神山才突然回过神来……跟自己对招的这可不是什么江湖莽汉,而是天子之尊,自己真要是打出这一拳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反应过来之后,神山上人赶紧收拳,强撤内力引得自身气血一阵翻腾。

    当神山气血翻涌之际,赵煦却是一掌印出,正正好停在了神山上人的印堂之前。

    神山上人有《心意气混元功》护体,吃了这一掌顶多是头昏脑涨,也不至于受什么重伤,但是看到赵煦的掌心停在自己面前却还是不由得从后背冒出了冷汗。

    赵煦面带微笑收掌,轻抚衣袖,说道:

    “神山上师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到朕,忠君之心拳拳可嘉啊~”

    神山听见赵煦所说,登时后退两步,重重地躬身施礼:

    “清凉寺全寺上下虽然身属佛门,却皆悉忠君爱国之情,贫僧身为敝寺方丈,怎能有损害天子的念头,陛下出手试探,贫僧大胆僭越。陛下圣威如岳、武技绝伦,天家风采令贫僧折服。”

    老和尚真会说话,我打了半天没在你的《心意气混元功》上占到半点便宜,在你口中居然还成了圣威如岳……赵煦诽腹着神山上人,却收敛神情摆出了一副严肃的神情:

    “神山上师不用如此谦逊,以你的绝世武功,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宗师,就武功而论朕不如你。就算是放眼皇宫大内,也没有一位大内高手能胜过你。”

    “陛下,您是万乘之躯,本全无必要修行武功,却有大毅力修炼到如此地步,这是古之圣君才有的德行啊~”

    神山眼观鼻鼻观心,摆出一副有道高僧的模样,嘴上却是在继续无耻吹嘘赵煦。

    赵煦看他这样子,继续出言试探:

    “上师可知朕为何要修习武道?”

    “陛下有尧舜之心,自然是要精通百家技艺,修习武道强身健体,正可以辅助陛下治理天下万邦。”

    “哈哈哈哈,”赵煦长笑三声,“治理天下万邦,而今四方诸国皆有虎狼之心,而独我大宋疲弱,你说说看我该如何治理?”

    神山后退一步:

    “贫僧方外之人,不知如何调拨世俗之理。”

    赵煦则乘势再进一步:

    “我欲统一中原武林,再以武道为强军之法,挥师剿灭辽国、西夏,使吐蕃、大理宾服,行庄严乐土之道,不知大师以为如何?”

    神山低头垂目:

    “陛下乃是天纵之才,神文圣武,自然已经心有定见,贫僧一介草民,不敢妄语国政。”

    赵煦见神山摆出这幅模样,目光审视着他:

    “朕要达成目的,正需志同道合之人,不知上师可愿助我?”

    以赵煦对于神山的性格进行的揣度,他应该是很愿意接受自己这名天子的延揽的。

    然而,神山再度躬身行礼,摆出了一副方外高人的姿态:

    “陛下,贫僧不过是五台山区区清凉小寺的一个老和尚,不值得您如此对待,并不是老僧不愿意为陛下鞍前马后,实在是本领低微、德行卑下……”

    赵煦狐疑地打量着神山,想明白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看着他一直弯腰躬身并未起身,赵煦突然明白了……这老和尚是在跟自己拿乔,想要抬抬身价呢。

    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赵煦开口朗声说道:

    “上师这是哪里话,我观五台山有佛宗禅理之盛,又有天地明秀之景,当为中原佛宗魁首,而上师身为清凉寺方丈,是该在佛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将来注定比肩达摩的佛门高僧,为何不能辅佐于朕?”

    闻言,神山上人当即跪了下来,以五体投地的姿态伏于赵煦身前:

    “陛下乃当世圣君,区区山野老僧,愿为陛下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