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领路人 » 第五十五章 帝王之怒

第五十五章 帝王之怒

    屈服,这两个字,不要说和在帝王身上,就是用在普通人身上,也是杀伤力无穷。你要是敢用在我身上,信不信我打死你。

    帝王高高在上,竟然要让帝王屈服,这得多蠢的人?你不想活了?

    弘治听在耳里,怒气冲霄,脸色极其难看,铁青着一张脸,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死死瞪着都元敬,恨不得把都元敬抄家灭门,诛九族,挖祖坟。

    这种良机哪里去找,绝不能错过了,程堂又是狠狠一脚踹在都元敬的断腿上,吼道:“好你个都元敬,你好大的狗胆,竟敢要陛下屈服,你痴心妄想,你信不信,陛下灭你满门,诛你九族,挖你祖坟。”

    都元敬是傻,但是听了程堂的话,也反应过来了,这是激怒弘治,后果太可怕了,心中惊惶不已,一个劲的甩锅:“不是我说的啊,是傅炜说的,就是傅炜说的。”

    漂亮,程堂冲都元敬竖起大拇指,好一个猪队友,你这是挖了一个神坑,要把傅炜埋掉,再也不能翻身。

    弘治即位以来,谁敢把‘屈服’二字用在他身上?听了这话,勃然大怒,吼道:“来人,把傅炜给我抓起来,朕要亲审。”

    不管是不是傅炜说的,被弘治惦记上了,傅炜都完了,但是这不够,远远不够,程堂诱供,把火朝傅瀚身上烧,道:“都元敬,你好大的狗胆,你竟敢污蔑傅炜。区区傅炜无功名,无权无势,他哪来的胆子让陛下屈服?”

    都元敬立马醒悟过来,傅炜是无权无势,但是他老子傅瀚是三品命官,得把火朝傅瀚身上烧,自己才能脱祸,都元敬忙道:“是傅瀚指使傅炜这么做的,都是傅瀚的意思,他要借舆情逼迫陛下屈服。”

    弘治咬牙切齿,要是傅瀚在跟前的话,他一定会把傅瀚生吞了,咆哮道:“来啊,给我把傅瀚抓来,朕要亲审。”

    这是弘治亲耳听到的,比铁证还要铁证,不可更改,傅瀚完蛋了,程堂心中暗喜,却是没有放过这难得的良机,再接再励,给傅瀚找罪证,重重一脚踹在一个读书人脸上,吼道:“你是不是受傅炜指使,前来污蔑我爹?”

    这个读书人被打得浑身是伤,浑身血淋淋的,早就吓破了胆,忙道:“是都元敬给我银子,要我前来叩阙,中伤程大人。”

    原本以为学子叩阙,泣血上书,是出于公心,哪里想得到,他们不过是利欲熏心,为了绳头小利,不惜中伤程敏政,败坏程敏政的名声。弘治听在耳里,心里极不好受,脸是火辣辣的,仿佛被人扇了一通耳光似的,恼怒之下,大吼道:“给朕抓起来,送交刑部审理。”

    锦衣卫如狼似虎般冲上来,抓住这个读书人。读书人脸色扭曲,不成人样,大声求饶:“陛下,我猪油蒙了心,是我的错,求陛下饶命,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此时此刻的弘治,又羞又恼,哪会理睬他,挥挥手,如同赶苍蝇似的,锦衣卫押着这个读书人,急匆匆的离开了。要是再不走,在弘治眼前晃荡,天知道弘治会不会失控,把锦衣卫一起治罪了。

    程堂的目光落在又一个读书人身上,还没有说话,这个读书人就跪在地上,冲弘治叩头,乞求道:“陛下,草民不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污蔑国之栋梁,败坏程大人名声,请陛下恕罪,请陛下恕罪。”

    弘治铁青着脸,挥挥手,锦衣卫如狼似虎的冲上来,把这个读书人生拖硬拽的押走了。

    程堂的目光又落在一个读书人身上,这个读书人吓得头皮发炸,冷汗直冒,湿透了衣衫,叩头求饶。就这样,程堂如同杀神似的,他看着谁,谁就求饶。

    叩阙上书,就是个大笑话,自己竟然信以为真,弘治心里极不好受,读书人求饶的话就象刀子似的,狠狠捅在他心坎上,恼怒异常,下旨让锦衣卫把这些读书人全部押走。

    宫前就剩下康海他们,弘治脸色难看,瞪着康海他们,喝道:“你们也是收了傅瀚的银子,中伤程敏政?朕饶不了你们。”

    康海不慌不忙,上前行礼,道:“陛下,草民等非为傅瀚子银子而来,实为声援程大人而来,要为程大人讨回公道。”

    弘治有点意外,目光落在康海身上,问道:“当真?”

    康海掷地有声,道:“草民以为,程大人国之栋梁,前途无量,他要取功名,有何难哉?鬻题不过是蝇头小利,因小失大,智者所不为,以程大人的才智不会不明白。”

    弘治对程敏政很是器重,要不是中官所阻,早就重用他了,入阁好多年了,说不定都要问鼎首辅了,对康海的话深表赞同,微微颔首。

    康海接着道:“程大人身负高行,视清白胜过性命,鬻题污及清誉,程大人断不会为。”

    程敏政品德高尚,朝中少见,弘治很是赞同,道:“难得你有如此见解,不错,不错。你姓甚名谁?”

    上次,康海混进乾清宫,得见弘治,弘治当时关注的是廷审一事,对康海没有留意,并没有印象。

    弘治亲口询问姓名,这是何等荣耀,康海大是惊喜,忙道:“回陛下,草民康海。”

    弘治眼里闪过一抹疑惑:“康海,你谈吐不凡,识见过人,为何未登会试学子名录?”

    会试有多少学子参加,主考官会书写好名字,送给弘治过目,弘治细细一想,并未发现康海的名字。

    康海很是遗憾,道:“陛下有所不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会试之际,草民病倒在客栈,未能赴考。”

    康海被歹人种下人痘,会试之时,卧病在床,要不是前任搭救,他都死了。但是,这事牵扯太多,不宜现在向弘治说。

    弘治很为康海遗憾,宽慰道:“康海,你错过今岁会试,让朕很为你遗憾,但朝廷开恩科,给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机会,你要坚持读书,相信下次会试,你一定会高中。”

    下次再考,康海就会是状元了。

    能得到弘治亲口鼓励,康海激动得很,满脸兴奋,泪水在眼眶里滚来滚去,道:“谢陛下金口,谢陛下金口。”

    李梦阳边贡王九思王廷相他们听在耳里,艳慕在心头,能得弘治这个九五至尊亲口勉励,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自己怎么没有这样的好命呢?

    徐溥李东阳谢迁刘健,洪钟苏黎这些大臣,闻讯赶来,向弘治见礼。

    李东阳作为程敏政的好基友,不放过一切为程敏政说话的机会,道:“陛下,叩阙上书之事,为傅瀚指使,舆情一事为子虚乌有,鬻题一案该当有个结果了,还请陛下圣裁。”

    “恭请陛下圣裁。”群臣附议。

    鬻题案朝野轰动,久拖不决,叩阙上书这丑闻一出,弘治也认为是该有个结果了,弘治重重颔首,道:“去乾清宫,好好议议。”

    程堂心想中官李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会另生波澜,自己必须要去,还没有开口说话,弘治就冲他招手,道:“程堂,你和康海也来。”

    “谢陛下。”程堂和康海谢过弘治,进入皇宫。

    李梦阳边贡王九思王廷相他们艳慕无已,这种好事怎么没有落到自己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