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领路人 » 第五十七章 说话是门艺术

第五十七章 说话是门艺术

    李梦阳他们伸长了脖子,死死盯着皇宫,很是艳慕,弘治要康海进去,怎么不要自己去呢?只要进了皇宫,入了乾清宫,旁听一回弘治亲审案件,就是一辈子的美好记忆。

    一队上百人的队伍来到,来到皇宫前停了下来,大声叫嚷。

    “上天示警,忠臣蒙冤。”

    “众口压王,王道不张。”

    这些人义愤填膺,仿佛他们有天大的冤屈似的。

    李梦阳很是诧异,你们吼的甚意思,抱拳行礼,向一个中年男子询问:“敢问这位兄台,你们此话何意?”

    中年男子以看火星人的样儿看着李梦阳,道:“亏你还是读书人,连这都不知道?程大人是大明的功臣,蒙冤入狱,上天震怒,降下警示。”

    上天震怒?李梦阳跟听天书似的,这怎么可能?程敏政是厉害,但他也是一介凡人,怎么可能让上天震怒呢?

    中年男子可得意了,道:“我去白云观算卦,卦相显示,程大人蒙冤,上天震怒,这就前来声援程大人,为程大人讨回公道。”

    随来的人附和:“没错,我们要为程大人讨回公道。”

    “程大人这样的好官,大明能有几人?我们绝不能让程大人遭受不白之冤。”

    李梦阳顿时明白过来,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是立下大功,能入得了程敏政法眼,他就能前途无量。要知道,程敏政是出了名的喜欢提携后进,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见唐寅,也就不会有鬻题案之事了。

    主意打定,李梦阳和边贡王九思王廷相他们略加商量,立即行动起来,四处宣扬,鼓励百姓加入。

    白云观在京师的影响很大,香客不少,得到警示的香客陆陆续续赶到,没多久就有好几百人了。再加上李梦阳他们宣传成功,加进来的百姓不下数百人,很快就过了千人。

    加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跟滚雪球似的,不过半个时辰,就有三两千人。

    锦衣卫看在眼里,惊在心头,不得不向弘治禀报。

    ……

    看着急匆匆赶来的李广,程堂心想果然如此,就知道你不会甘心,想要翻盘。不管你有甚么手段,我只管见招拆招就是。

    群臣见李广赶到,就知道要再生波澜,果然不假,李广一来就要阻止,个个心里很是无奈,谁叫李广得宠呢?

    李广对弘治的性格很是了解,知道该怎么说话,道:“陛下,奴才以为鬻题案铁证如山,真相大白,依律处置固然应当。可是,都元敬之辈利用陛下的仁慈之念,行欺诈之实,实是罪大恶极,要是坐实的话,陛下的脸面何存?”

    是人都要脸面,帝王更要脸面,因为没有脸面的话,威信何在?威严何存?李广如此一说,弘治动心了。

    都元敬他们叩阙,泣血上书,这是欺诈,掀起舆情,逼迫弘治屈服。要是此时弘治承认了此事,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颜面何存?

    弘治深以为然,微微颔首:“你以为该当如何处置?”

    李广早就想好了,理由一大堆,道:“鬻题案固然子虚乌有,但为了陛下颜面,帝王威严,当坐实此事。”

    程堂看着李广,好你个没卵子的阉祸,真要坐实的话,程敏政的名声就毁了,仕途到此为止。而且,程敏政视清白胜过性命,一旦名誉受污,他气死的可能性很大。

    到那时,没有程敏政这棵大树罩着,何以推动明朝进行变革?

    李东阳瞪了李广一眼,为好基友辩解,道:“陛下,此为妖言,不可听,不可信。”

    李广反驳道:“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死,陛下只不过是要程敏政略作担当,有何不可?”

    一个叫王嵩的大臣,和李广是一伙的,立即声援,道:“陛下,臣以为李公公所言极是,此案如此处置,甚是妥当。”

    洪钟瞪着王嵩,喝斥道:“汤大人,好大的口气啊。如此明白的铁案,竟然可以歪曲,那么,大明律法何在?此风若开,律法败坏,小人当道,朝纲何存?”

    谢迁刘健他们齐声赞同。

    苏黎更是情真意切,道:“陛下,洪大人所言极是。大明立国百余载,所倚仗者不是颜面,而是律法,律法在,颜面固长在,还请陛下三思。”

    保住脸面这事,弘治是赞成的,但是要他接受的话,这很不地道,看着徐溥,问道:“首辅,你以为呢?”

    徐溥除了和稀泥,还能做甚呢?果然,徐溥拈着胡须,笑眯眯的道:“回陛下,洪大人所言长久之策,李公公所言权宜之计,都好都好。”

    弘治这次的脸丢大发了,一张老脸被踩在地上狠狠磨擦,一点颜面也没有留下,这辈子从来没有如此丢脸过,很想找回面子。原本杀望徐溥这个首辅能够出个好主意,却是失望了,拧着眉头道,道:“非要如此么?”

    是人就想保住脸面,但是如此没脸没皮的事,弘治没法接受。

    这是紧要关头,当大下说词,把这事做成,李广就要说话,却见程堂上前一步,抢先道:“陛下,李公公损毁帝王威严,有损陛下脸面,实为奸臣,当斩。”

    你睡醒没?李广为了弘治的脸面,想出了这么一个保全之法,怎么就成了损毁帝王威严,损弘治的脸面呢?李广以看白痴的眼光看着程堂。

    群臣摇头,程堂这时节中伤李广,那是作死。

    果然,弘治脸色很难看,李广为了保全朕的脸面,尽心尽力,你中伤他,想做甚?

    程堂仿佛没看见弘治的脸色似的,笑呵呵的道:“陛下洞察烛照,明见万里,早知有奸人欲要行奸利之事,运筹帏幄,故布疑阵,让奸人跳出来,一网打尽。陛下英明神武,超五帝,越三皇,胜唐宗宋祖,草民佩服不已。”

    表情真诚,满脸佩服之色,身子躬成了九十度。

    群臣狂翻白眼,明明是弘治丢脸了,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运筹帏幄呢?这拍马屁的功夫一流啊,让人自愧不如。

    不过,如此说话极为合适,弘治不就是想要保住脸面么?拍他马屁,帮他隐瞒,也能保住弘治脸面,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李东阳很是诧异的看了程堂一眼,忙颂扬道:“陛下英明,早就察觉有奸人图谋不轨,妥加布置,奸人果然跳出来。如此深谋,臣佩服不已。”

    洪钟苏黎谢迁刘健他们个个眉眼通透,哪会不明白的,忙颂扬弘治,一时间,马屁冲天飞,差点把乾清宫的屋顶给掀飞了。

    好假,太假了,但是假得好,让朕听着舒服,弘治满脸喜色,重重颔首。

    程堂看着李广,眉毛一挑,充满挑衅。

    说话是门艺术,你李广会拣好听的说,我也会,我倒要看看,谁更会拍马屁。

    李广把程堂看看,再把弘治看看,脸色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