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晨雾中的原野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我觉得她姐姐和姐夫还是有成人之美的风度的,跟她姐姐没有说很多话,她姐夫跟我谈了不少东西,是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刘明宇对杨自勇和医生说,三个人围坐在医务室的茶几旁谈论明宇将要见女友家长的事。过段时间要见玉美妈妈的事明宇心里有些没底,他没有跟富裕家庭的长者打过交道,所以来问问他的同事杨自勇。

    杨自勇带着明宇来到医生的办公室,让医生泡壶茶一起参谋。杨自勇和医生之前不知道明宇找到对象了,以为他还是一个单身汉,听到他说找到了女朋友,家里面挺富裕的,不在乎他的贫穷,两个人都感到有些新奇。

    “这种事在以前常听说过,有些家庭里没有儿子的想找一个上门女婿,不过最近几年很少听到这种事了。”医生想了想讲道。

    “现在的情况是有钱的想找更有钱的人结婚,或者至少跟自己家一个水平。”杨自勇插话说。

    医生抿了一口茶,把茶杯放在茶几上说:“现在你只见了她姐姐和姐夫,看来这两个人对你还是满意的,只是你对象的家长也是自己打拼下的家产,也不好说。”

    “我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要见家长,在一起才将近三个月。自己现在还是一穷二白的境况,没有那个信心。”明宇说出自己的担忧。

    “也可能就是来看看你这个人怎么样,如果嫌弃你穷的话就不要求见面了。”医生说。

    杨自勇是一个自以为人生阅历丰富的人,从官员的级别到不同部门应该负责哪些职责,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明宇对某个新闻提出的看法,他都能详细解释一通,有时候会完全否定明宇的看法。但明宇觉得杨自勇这个人的性格和观念有些偏执,对一些事物的发展方向总是一刀切地下偏激的定论,认为有些东西要么不变,要改变的话往往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那也不好说,人家家里有钱,亲戚们都是有钱人,虽然女儿不在意这个,做父母的肯定会为自己的女儿多着想的,有可能是特意来H市劝说自己的女儿。”杨自勇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听到杨自勇说出这样的话,明宇也不感到惊讶,因为杨自勇的态度总是变化无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明宇在遇到困扰自己的问题时有时候想跟他讨论一番,但刚听到他说出自己的见解就会感到后悔,觉得自己又犯了蠢。

    “这种事总会走到见家长这一步,不过我感到一种惶恐,就是我的家庭不能给我提供任何帮助,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明宇说出自己的另一份担忧。

    “如果你女友的母亲是个有见识和见解的人,就不会问你这些话,而是从你对象那里获知。”医生对明宇说了句安慰的话。这时候医务室的门口出现一个中年男人,敲了几下门问医生在不在。杨自勇和刘明宇看到有人来找医生看病,就起身回办公室了。回到办公室后,杨自勇又对明宇说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往事。

    “以前我还没结婚的时候,我父母给我介绍过一个有钱人家的女人,她父母在H市有一家医药公司。”杨自勇对明宇说。

    “那你怎么没跟这个人结婚,人家没看上你吗?”

    “不是没看上我,是我觉得不合适,她看上我了,但我觉得跟这个女人结婚不合适。”杨自勇肯定地说。

    跟杨自勇相处的时间长了以后,明宇觉得在工作之外的范畴中,他对杨自勇说的话越来越不相信。按杨自勇说的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辉煌、潇洒、风流,而现在却要在家中成天受老婆的气,还没有反抗的余地。明宇觉得前后的落差太大,吹牛逼吹的不合逻辑,不由得产生怀疑。

    “是不是跟这种有钱的女人在一起后你就不能潇洒风流、不能再去混夜场了?”明宇问。

    “那时候都快三十岁了,很少去夜场喝酒蹦迪。再说都打算结婚了,怎么还想着玩。我的意思是跟那个女人性格上合不来。”杨自勇回答。

    之前有几次是杨自勇主动讲自己年轻时的快活日子,听了几次后明宇感到好奇,想了解他都是怎么混夜场的。明宇想了想问道:“以你的学历和工作是怎么接触到这种场合的,你应该挺喜欢喝酒的吧?”

    “喜欢倒谈不上,自己偶尔喝一点,主要是身边有一群狐朋狗友,跟着他们经常去酒吧迪厅。那时候夜生活能消遣的地方也少,到了晚上总有朋友打电话喊我去吃饭,或者去哪个酒吧迪厅喝酒。跟他们玩的时间长了就习惯了,那时候去玩一晚上都要花个八百、一千的。那是零几年出头的时候,在工地上打工一天也就四五十、五六十。”

    明宇听到后,在心里换算了一下那个年代的一千块钱值现在的多少钱,算出个大概数值后吃了一惊,问:“你每次去都要花这么多钱吗?”

    “也不是,一群狐朋狗友十好几个人,今天你请客,明天他请客,平均一个月下来至少要去个七八次。”

    明宇接着问:“现在还有去吗?”

    “好多年没去过了,现在偶尔跟朋友们打打牌,现在的钱没有以前的钱值钱了。那个时候我还玩摩托车,不是农村里面常见的四五千、七八千一辆的那种,是那种赛车摩托,那个时候都要一两万。不过那时候玩不起汽车,当年普桑都要十七八万。现在年纪四十多岁了,还有糖尿病,骑个电瓶车有时候都会害怕出事故。”杨自勇长篇大论似地说。

    “不至于吧,骑电瓶车还会害怕。”明宇感到惊讶。

    “真的会害怕,现在想想年轻的时候胆子真大,我记得那时候开发区这边都是一片荒芜人烟的,有一天夜里我从市区骑车回家,飙到了两百码,但是现在开车都不敢开太快。在马路上看到别人骑摩托车,我都觉得这玩意容易出事故。”

    从杨自勇平平无奇甚至略显土气的样貌上,很难让人联想到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爱玩的人,刘明宇听到后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对于他这种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来讲,也算是涨了见识,虽然他对混夜场没有多大的兴趣。

    “现在去夜店或者酒吧一次要花多少钱?听说现在的酒吧夜场卖的都是假酒。”明宇又问。

    “我好久没去,不了解行情了。以前卖的也是假酒,不卖假酒怎么赚大钱,当然去玩的人也都心知肚明。大家都是找个地方消遣,图风流快活。”杨自勇回答。

    “我看网上说的花几十块钱买一瓶啤酒也能蹦迪,买上千的酒会送卡座。”明宇根据自己的印象讲道。

    “你一个人去可以买一瓶啤酒自己在那里喝,如果你跟朋友们一起,好多个人肯定要订个卡座的,现在订卡座估计要几千块钱起步吧。该玩的我早就玩过了,现在身体也不好,没有心思去玩了。”杨自勇讲话时脸上露出略带得意的神情。

    “你的经历确实挺丰富的,我就没去过这种地方,也没有玩过摩托车。”明宇说话的语气中带有几份不自信。

    “去酒吧、迪厅只能算玩,骑摩托车还算得上兴趣爱好。搞兴趣爱好需要花钱,你没有钱肯定玩不了。”

    听到这些话明宇有一种无奈的感觉,虽然杨自勇这个人的态度变化无常,讲话的时候经常不过脑子,不过他的话也包含着生活的哲理。当一个人跟自己同样阶层或者比自己富裕的人讲话的时候可能会偶尔吹点小牛皮,因为对方知道自己的来路和经济水平,但是面对一个经济条件不如自己的人,吹起牛逼来往往会肆无忌惮。明宇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常有同龄人在他面前吹牛逼,因为自己穿着普通,甚至还有些穷酸,以至于常能听到夸张的大话。他想杨自勇这个人真的很能吹牛,真想看看杨自勇喝酒喝的半醉时讲话是什么样子,这种话只能信一半,仔细想想又觉得顶多只有三成的可信度。

    在杨自勇对明宇大讲一通自己的风流往事后,明宇的心中消沉了一会。他有些郁郁寡欢,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直是孤独且寡淡,连拿来充作吹牛的谈资的经历都没有。他发了一会呆,面无表情、眼神空洞,突然间他的眼睛动了一下,他想到了能够激励自己的事。以前的他处在贫穷和迷茫之中,常常为钱发愁,现在的他已经算是有了根基,跟以前的自己比有了较大的改善。自己以前的经济条件怎么会拥有放荡且风流的经历呢。他用双手揉了揉脸,戴上耳机开始在电脑上看网络方面的课程,用不知道会带来何种程度收益的学习行为来填补思想的空洞。

    对于出身贫寒的人来说,娱乐消遣方面的匮乏体验也是造成不自信的原因之一,这是无能为力的事。如果话题再涉及到高端的玩意和用品,更会显得不如人。这种关于心理上优越性的差距总能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来,是得意还是消沉。虽然酒吧和夜场是靠卖昂贵的假酒赚钱,但是这种广为人知的负面消息依旧抵挡不了人群的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