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赵氏发家记 » 第一章 分家(一)

第一章 分家(一)

    五月,上通村。

    连续十几天的大雨,把上通村的家家户户的人像关小鸟一样的关在家里,大人和孩童天天搬张凳子坐在屋檐下仰着脖子看天,在心里拜菩萨,希望这场雨快走。

    大人惦记的是地里刚种下的小麦和菜苗,怕是雨水多了,今年的收成不好。

    至于孩童,哪惦记的东西可多了,有山上的花,溪里的鱼,树上的鸟,地下的虫,还有村里的小伙伴……

    影响最小的要属村尾老赵家,他们家田地全在家附近,几步路就到了,每天只要趁着小雨披着蓑衣去地里转一圈,家里人的心就安回了肚子,晚上也能睡个好觉。

    至于菜地就更不用管了,他们家为了做菜蔬生意,菜苗种的比较早,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地里的黄瓜和茄子等菜蔬都吃过头茬了。

    老赵家的院子大,人也多,一大家子大大小小加起来得有二十几个,光是六七岁的孩童就有三个,凑在一起,一人一句,就像赶集逛大街似的,热闹的很。

    老大媳妇张氏从厨房端了一大盆的四季豆坐在厨房门口摘,老二媳妇许氏从屋里看到心思一动也出了房门,假意搬了张凳子坐到他旁边帮忙,手摸一根四季豆就开了话匣子“大嫂,你说这雨啥时候停啊,都下了有小半个月了”。

    张氏只是笑了笑,她为人精明,当然知道许氏的嘴巴厉害,肯定不是拉她闲话说家常的,也不去凑嘴。

    许氏也没指望他回答,她似是抱怨的骂道“我们家老二最近天天在家说躺的他懒筋都要起来了,憨直的蠢牛,天生没个享福的命,上段时间种麦,这么多地,又是犁地又是追肥的,人活生生的瘦了一大圈,回来倒头就睡,摊在床上动也动不得,现在躺个十来天,浑身就跟有蚂蚁爬一样不安生”。

    她手上的动作一停,加大了音量“我说这人的命啊,从阎王老子那注定了,胎投的不好,就是一辈子的受苦穷命,比不上别人,生来就是老爷夫人享福的命,吃好的穿好的,啥事都不用操心”。

    许氏见对面的屋子一点动静都没有,起身把手里四季豆往盆里一扔,“哼”的冷笑一声,边走边骂“我们家老二命苦,没命享你们这些兄弟的福气,只求你们摸摸良心,别光顾着啃着你哥骨头,整日没事也从床上爬起来上地里帮把手,让我们家老二歇歇气,留条命在”。

    赵老四早就听到了,他不是受气的人,起身就要回骂,吓的杨氏忙一把拉住他“二嫂就是这样的性子,你一个小叔子跟她争什么?你要真骂了她,别说是爹了,你看娘抽不抽你?你别管,娘肯定会出声”。

    赵老四和赵老三以前每天一大早就出去赶集,顶多回来的时候被呛几句,这还是第一次被直勾勾的指着鼻子骂,他气的一肚子火,又发不出来。

    只能抱起爬在桌子上看杨氏做衣服的蓉宝,又叫起正在埋头看书的嘉宝,吓唬道“以后你们不准叫她二伯母,也不准跟二郎他们玩,你们要是不听话,小心我抽你们”。

    蓉宝和嘉宝齐齐捂住耳朵只当听不到。

    杨氏看他这样教孩子气连拧他好几把。

    赵老四的话音刚落,上房哪里就有了声音“老二这几个兄弟我看都好,就是这个婆娘娶的是个搅家的,天天一大早就在家里拨事。你要是想享福,我也不拦着你,现在就要叫老二送你回娘家享去”。

    许氏闻言也没消声,反而越发觉得公婆偏心“娘,你要疼您儿子我没话说,我只是心疼我家老二,帮他问问那些没有心肝的人,他哥他爹在地里累死累活刨粮,他们在家里躺着睡大觉,两个丧了良心的,也不怕遭了报应。”

    上房的吴氏气的脸色铁青,利声道“你个尖嘴烂心肝的长舌妇,恨不得他们兄弟天天打起来才好,这老天爷也有眼,看的出对错,这报应就该落到你身上,下辈子让你投胎做猪,有的是福享。三百多文钱买肉也堵不上你那张臭嘴,老二要有本事,我巴不得他每天也给我挣三百多文钱来,整天躺在床上享福,再休了你这个烂嘴烂心肝的蠢婆娘”。

    许氏气的嘴巴都歪了,憋着气的回屋把门关的框框响,她看着坐在屋里闷声编筐的赵老二,瞪了他一眼“你个闷不出半个屁的蠢牛,你娘巴不得你给别人做牛做马,累死在地里,我瞎了眼的嫁了你这么个短命鬼”。

    赵老二早就习以为常,当做什么都没听到,手都没停一下。

    上房吴氏悔的肠子都青了,她捂着心口,跟在炕上皱着眉头抽旱烟的赵老头念叨“当初就不该给老二说许氏进门,这里那里是娶媳妇,这是抬了个祖宗”。

    赵老头沉默不语,家里就这么点地,声音大点啥话都能听到。

    以前许氏刚嫁过来的时候,赵老三和赵老四还没娶亲,老大家的张氏是个干活麻利的,家里的活计干的井井有条,她还算安生,许氏虽然爱偷懒,但吴氏喊她做事,顶多抱怨两句,还算喊的动。

    但随着赵氏和杨氏的进门,尤其是杨氏,赵老四攒了些私钱,聘礼出的高,杨氏又抬了一长串的嫁妆进门,让她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杨氏还有着一手好绣活,坐在家里绣几张帕子就有二十几文,一个月就能攒不少钱。

    这是一半的原因。

    另外一半是杨氏的男人赵老四有本事,在家里跟杨氏两个如胶似漆的,出了门遇见那个都能亲热聊上几句,跟只猫一样,大街小巷的到处钻,总能叼点钱出来。

    赵家的规矩是地里家里的出产都归公,但是各房自己有别的本事挣钱,交公六成,四成是可以自己拿着的。

    老赵家还经常去县里卖一些菜蔬,这些一直是赵老三和赵老四负责,许氏每次都疑心她这俩个小叔子在里面捞了很多钱。

    时间久了,嫉妒就变成了怨恨,她越想就越觉得吴氏偏心她俩个小儿子,每天不是阴阳怪气的骂吴氏偏心就是拐弯抹角的说三房四房捞钱。

    尤其是最近赵老三和赵老四又想了个卖酒的法子,每次都能挣个一百多文,这笔钱不算在家里,所以交公六成,剩下的四成是三房和四房分。

    许氏看到了就干脆破罐子破摔,一天到晚什么活都不干,天天叉腰在门口骂,要不就是去和村口的扎堆的妇人唠吴氏和赵老头偏心,赵老三和赵老四没良心。

    村里的妇人端着碗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也跟着附和两句,但是等许氏一走,背地里没有一个人不骂她蠢蛋的。

    小叔子不下地干活算啥事?她们家要是有这样有本事的小叔子,叫她们去伺候他媳妇都成。

    老赵家能有现在的家底可都是赵老三和赵老四折腾出来的,她们没少可听家里的婆婆说过,那俩小子打小就聪明。

    才十二岁就有胆子跑到远村去卖草药,十四岁就牵了头驴回家,十五岁帮家里到县里卖东西,端午节卖粽子、卖打糕、卖艾草,中秋节卖月饼,卖兔子灯,过年了就卖对联、卖年糕,啥能卖就卖啥。

    老赵家的硬生生的一年就起了家,在村尾建了一座铮亮青砖大瓦房。

    听说现在又跑去卖酒了,听的村里各家的小媳妇那是羡慕不已,别说是嫁给赵老三和赵老四了,就算是嫁到老赵家也比她们地里刨食的不知道强上多少倍,毕竟没分家,家里的银钱都有她们的一份。

    外人看的清白的道理,但是许氏不懂。

    可吴氏心里门清,三房和四房为家里挣了多少钱在她这里都有数,几个儿子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当然是希望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和睦,以后互相帮扶。

    老三和老四脑子活,只要稍微帮帮老大和老二,这家也就起来了,这也是她对许氏的有时候做事大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闹出来,她不想因为这些事磨没几个兄弟之间的情分。

    但是现在许氏是越发的变本加厉了,吴氏有个想法从去年年底就在心里挣扎了很久,每天都要在肚子里绕几圈,她试探着开口“老头子,要不分家吧?”

    看着赵老头难看的脸色,她解释道。

    “许氏每天这样闹,时间久了,老三老四再大的心也淡了,老大媳妇虽然嘴上不说,但在心里肯定也觉得的我偏心老三老四,不如趁着现在几家情分还在,早分开过自己的日子,离的远了,说不得兄弟之间的感情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