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古汉演义 » 黑龙吃人

黑龙吃人

    深夜的天空之中本是星光闪闪,月色通明,好比白天一样,刹时之间乌云密布,有几股强大的阴阳之电互相撞击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超强的巨电,巨电发出来了巨大的响声,只闻得轰隆隆的巨响,就如同山崩地裂一样,惊醒了所有人。

    黄帝的醉酒状态刹时之间就清醒了许多,他与嫘祖两个人往床上起来,嫘祖点上了蜡烛,只闻得窗户外面下起来了瓢泼大雨,人是无法开门,看那外面的雨到底有多大呀。

    黄帝惊恐万分,然后说道:“此次大雨下的有些奇怪,朕是有一些担忧啊!怕会出什么事情。”嫘祖上前走了一步,回敬道:“这雨下的好大啊!恐怕百姓又要受到影响了。”

    黄帝说道:“这个吗?恐怕要到明天才知道呀!朕的江山总是那么的多灾多难呀。”

    嫘祖回敬道:“下半夜的雨往往都是下的最持久呢,只是远到而来的亲戚朋友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如何呢?”

    黄帝听着大雨哗啦啦的下,又听到爱妃如此一说,心里清楚那些人的本性,都是经历过一些风风雨雨的人,什么世面都好像见过。

    此刻的普惠真人掐指一算,回过头看着太乙真人,其道:“这不是一场正常的雨,这可能是有什么怪物在作怪呀。”

    太乙真人回敬道:“听说炎帝去了一趟黑水河,莫非是那黑龙在兴风作雨呢?”太甲真人回过头看着普惠真人与太乙真人,他回过头说道:“我出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普惠真人一听,然后说道:“这么大的雨,此刻出门恐怕有些不妥吧?”太甲真人回敬道:“等雨停了恐怕要死好多人呀。”

    普惠真人欲问道:“不知道贤兄有何妙计呢?”太甲真人说道:“黑水河里有一对巨龙,人称‘雌雄祸龙,一个善吃人,另一个善作恶,如果不出去制止,恐怕不行呀。”

    普惠真人听后然道:“贤兄说的是那黑水河里的雌雄祸龙,为弟早年听说过它们,可是以前被天族的人镇压住了,从此就不在作恶多端了呀。”太甲真人听后忽然哈哈笑道:“天族用的法器,可能已经镇压不住它们了。”

    太乙真人说道:“如果炎帝陛下在这里就好了呀,因为他和黑龙已经见过一面了。”太乙真人话才说完,忽见一团黑应往天下来了,那黑影说道:“我要杀尽华夏族人,为我媳妇报仇呀。”太乙真人听着如此恐怖惊悚,太乙真人说道:“莫非他是……九头黑龙呀,黑水魔君;这个家伙法力高深莫测,看来人间有又要有劫难了。”

    刚说到这里,忽听房子外面有一个女人喊叫的声音,只闻听得一声“啊……救命呀!”那声音就消失不见了。

    太甲真人往门里出来了,昂头看着天空,那九头黑龙身体蜿蜒曲折在乌云里,头伸出乌云外,张口大骂道:“把炎帝交出来……本王今天要他的命啊。”

    太甲真人说道:“贫道听出来了,你就是那个黑水魔君,贫道知道你法力高深,可是你知道我是谁吗?”九头黑龙,两眼放光,细细一瞧,忽然哈哈笑道:“原来就是炎帝小儿封的太甲真人……崆峒道祖我说的是不是呀。”

    太甲真人说道:“别人都是畏惧你这九头畜生,可是今天贫道不怕你啊。”

    九头黑龙哈哈笑着说道:“你不怕死啊!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胆子,等到要死的时候,你就知道死是什么意思了。”太甲真人昂头看着九头黑龙说道:“我好怕呀!我怕你今天不死,又要害苦多少人呀。”

    九头黑龙往天空之中喷出来一股超强的巨水,正超太甲真人冲来了,那巨水之中伴随着它的舌头,让人看了着实有一些害怕。此刻青帝、乌帝、赤帝来到了太甲真人后面,太乙真人手里拿着一个小圈子,名叫“乾坤圈”他随手一扔,正击中九头黑龙的舌头。

    九头黑龙收起了舌头,普惠真人说道:“九头黑龙,青龙在此,还不快来下跪。”九头黑龙一听心里面却是有一点害怕,他欲问道:“不知道普惠真人说的青龙在哪里呢?”普惠真人说道:“他就是青帝,就站在我的身后。”九头黑龙一看,那人只是一个人身,他心里清楚青帝的前世,九头黑龙忽然哈哈大笑道:“我当是谁啊?原来是青川国的青帝呀!请他来有什么用,我又不怕他。”

    青帝听后却是哈哈笑道:“孽畜见了本君还不快点下来。”九头黑龙一听,心里面想着莫非这厮已经是青龙现身,它飞着下来了,然后化成了一个人身,身上穿着一件白色衣裳,往前走了一步,然后向青帝拜敬道:“属下参见青龙真君。”

    青帝故作姿态然后欲问道:“你为什么来黑水河为妖孽呀?”九头黑龙也是有点半信半疑然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龙,主公应该是知道的呢?”青帝笑着说道:“寡人知道了,你是犯下了天条,才会落得如此下场呀。”

    普惠真人上前欲问道:“恶龙今天你吃了多少人?”九头黑龙笑着回答道:“不多啊!七八个人呀。”普惠真人一向都是慈悲为怀,他听后怒骂道:“恶龙真是罪孽深重,却不知道悔改,将来肯定会去阿鼻大地狱受刑呢。”

    九头黑龙一听就知道了青帝还是青帝,不是以前的老主人了,他摇身一变,又变化成了一条九头黑龙,往天上飞着去了。诸人一看顿时都傻眼了。

    姱人英站了出来取下来一只“伏妖箭”往天上一射,只见那箭气发着一道飞光就往天上飞了上去,九头黑龙回过头来一看,是一只伏妖箭向自己飞来,他嘴里突然喷出来一团火出来,只见得火花飞舞,刹时就烧掉了那伏妖箭。

    九头黑龙低下头说道:“姱人英我记住你了,小心你全家的狗命吧!啊……哈哈。”说完却不见了他的踪迹了。

    黄帝此刻才出来,其实他在窗前看得个一清二楚,他说道:“姱人将军出什么事了?”姱人英回过头拜敬道:“启禀陛下,是那九头黑龙吃了城中的人,又来王宫里捣乱。”

    黄帝听后说道:“朕知道了。”然后就又往东宫方向去了,三真人跟着他,恰巧此刻炎帝出了门恰巧碰到了黄帝,炎帝欲问道:“王兄这是去哪里呢?怎么外面有这么多人。”

    黄帝说道:“皇王弟不知道吗?”炎帝回敬道:“王兄臣弟自然是不知道呀。”

    黄帝说道:“就是您前几日要去灭掉的九头黑龙,找上门来要吃了朕呀。”黄帝有意这样一说。

    炎帝回敬道:“噢……臣弟明白了,九头黑龙是为他的儿子复仇来了,看来他一定是不会善罢甘休呀。”

    黄帝听后欲问道:“这九头黑龙是什么来历呢?”普惠真人鞠躬拜敬道:“青龙,起源于天海星宿之间,自古就受到百姓的崇拜,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候开始,青龙就是代表东方天星的七宿的神兽,而到了近代五行学说开始兴起,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甲乙与春季。人们对天与地化分了四大神瑞,也阐明了四个方向,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此乃天星之四灵瑞,也是天星拱照的正四方,然而青龙是王者天星,也是东方的主神,属性为木也,他是东方太岁,其曾经辅佐天魁星‘句芒,禀执天族规定,然而治理春天;其神为生于天海青龙潭,在二十八星宿之间为福星,青龙属下有徒弟天海苍龙、道岸四玄龙、懒圣白龙、三头乌龙、九头黑龙、闻天翼龙、其自然而然生得神角,其生于甲乙日。”

    太乙真人听后却是哈哈笑着说道:“在四方天上,所有的神灵在中,青龙神也许就是勾芒者,万物复苏,初始为生,勾芒化精,变成青龙。所以勾芒者,谓之木神,他是东方之神,可知青龙为句芒之精,即青龙为东方之神,五行木之精。”

    青龙于郊:这在历史上众多的朝代之中,往往有一些皇帝取青龙的名字,来做自己的年号。

    历代大成就者所引:《抱朴子·杂应》引《仙经》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气派,着实威风。

    后来,四象逐渐被人格化,并有了其封号,据《北极七元紫延秘诀》记载,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

    《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青龙东斗星君为:“角宿天门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鸡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东方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

    此外,道教还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签》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青龙者,东方甲乙木水银也,澄之不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

    《云笈七签|卷十四三洞经教部·经五》云:“某乞左青龙孟章甲寅,右白虎监兵甲申,头上朱雀陵光甲午,足下玄武执明甲子,月为贵人入中央。”

    唐朝徐道符《奇门宝鉴御定》云:“即走戌方,将筹运于戌地,大呼青龙神君,降临局所。”

    宋朝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谓青龙、白虎也。”

    易经风水入门的人都知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其实这是常人讲的四兽乃《易经》八卦之四正方位,朱雀乃离卦、玄武乃坎卦、青龙乃震卦、白虎为兑卦。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伏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伏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了的。

    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连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灵。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炼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家炼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于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于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非常可怕的东西,然而又是可敬的东西。可怕的是,它会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它威猛无比,能够避邪。

    而在一些古书中记载,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猫头鹰,但后因古羌族的图腾在由熊变为龙的时候,然而又因为黄帝向东发展时,龙的图腾自然就被带到了东方,跟‘东方苍龙星座’合而为一,朱鸟则成了统一南方时凤图腾在天国的新居,因两大部族融合而终于成‘龙凤呈祥’。作为古代图腾是东凤而西龙,作为星象则是东苍龙而西朱鸟。到周朝以后,封建制度正式确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划分。

    黄帝听后然道:“九头黑龙非一条好龙,日后人人可以诛杀它。”三真人一听,一时都沉默不语,黄帝看了一眼炎帝,炎帝说道:“九头黑龙非我们一介凡人可以抗衡呀。”黄帝听后叹叹气然道:“是因为什么他又会回来呢?”炎帝听后说道:“前几天我去过黑水河,忽见九头黑龙正在吃人肉,场面十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