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备:从未有过如此美妙的开局 » 第二十章 已经全部属于他了。

第二十章 已经全部属于他了。

    你家也有子弟?

    见鲁伯这么激动,徐诚叫阿奴再去拿一张糜纸。

    待张老写完信,鲁伯也将就张老的笔和墨水也用糜纸写了一封家书。

    鲁伯知道这封家书并不需要写多少,家里的那群老东西只要看了自己的写信的纸张就会知道如何抉择。

    本来徐诚只是请了张老为孩子教书,鲁伯听说后也要求和张老一样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事情,徐诚只好同意两人一人教半天的书。

    徐诚作揖,这是对教育者的尊敬:

    “那教书的事情,就拜托二位先生了。”

    两位老者也回礼:

    “必不辜负家主所托。”

    又过了几日,徐诚迎来了日思夜想的木匠和铁匠。徐诚将曲辕犁的构思和原理告诉了他们。但苦于没有图纸,木匠和铁匠只能白天做桌椅晚上讨论曲辕犁的做法。还好徐诚要的桌椅不多,徐诚将板凳这个概念带到糜家后,糜竺也让自己制作了不少板凳。所谓熟能生巧,只用了两日木匠便将徐诚所需东西打造完毕了。

    万事俱备,离徐诚和汉子们约定的让孩子们读书的时间也刚好到了。

    【翌日】

    太阳还没升起,昏暗的泥巴路上,就有不少黑影朝着徐诚的庄子移动过去。这些人自然是徐诚庄子里的汉子,天要是凉了就会耽误干农活,所以他们趁着天还没亮,就将送孩子来到徐诚的庄园上,然后又匆匆离去。

    徐诚站在庄子入口前接过一个又一个孩子,虽然自己也不想起这么早,但只有自己露个脸才能让家长们放心。

    人全都到齐后,徐诚点了点,这第一期学生一共十三人。

    阿奴将蒸好的馒头分发给这些孩子。这些馒头自然是徐诚做的,用最少的粮食能填饱最多人的肚子。

    将六岁以下儿童交给阿奴后,还剩下八个人。

    徐诚站在大厅最前方,对面便是五张桌子,学生们两人一座,空出来的一张桌子现在坐着两位老先生。

    徐诚是自己要求上第一堂课的,他看见桌子上玩闹的孩童,心想自己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吵吵闹闹的。

    但是这些孩子不行,他们是第一批学生,虽然说是教育改革试验品,但是不意味自己会放弃他们,反而要严厉,要让他们日后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

    “馒头好吃吗?”

    徐诚问道。

    “好吃。”

    孩子们回答道。

    “你们还想吃吗?”

    “想。”

    徐诚挥舞着戒尺,对孩子们吼道:

    “想吃就坐好。”

    不知是父母的叮嘱,还是馒头的诱惑,很多学生的听从着徐诚的话乖乖坐在板凳上。

    徐诚下了讲台,用戒尺拍着每一个学生的身体,规范他们的动作。

    自然有学生是要唱反调的。面对徐诚的指正并没有遵守。

    “我爹都没有管我你凭什么管我。”

    徐诚只是透出冷冷的眼光:

    “把手摊出来。”

    孩子把头扭到一旁

    “哼。”

    “把手摊出来。”

    徐诚警告道第二次。

    这孩子依旧不为所动。

    “这是第三次警告。”

    说罢徐诚反手给了这孩子一记大耳光。

    啪的一声巨响在大厅里回荡,两位老人也没想到温文尔雅的徐诚居然会打孩子。并不是觉得徐诚不好,而是这些孩子又不是自己的,孩子日后有成就也不会记得自己的恩情。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便是这样。

    而徐诚居然通过这样的方法去管教这些孩子,看来徐诚是真的想把这些孩子给教好。

    孩子被从板凳上跌下,并没有哭,反而恶狠狠的看着徐诚。

    徐诚继续喊道:

    “站起来,摊出手。”

    脸上火辣辣的痛让他不敢不听话,只得站起身伸出手。

    “啪”

    徐诚的戒尺狠狠落下,在小孩的手上留了下一道深红的血印。

    “你可知道我为何打你?”

    吃了一记巴掌,这小孩规矩了不少。

    “因为我不听你的话?”

    徐诚无语:

    “摊出另一只手。”

    孩子咬牙又吃了一板子。

    “我打你,是因为你不尊敬父母。”

    徐诚对着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孩子说道

    “你们要是也不尊重父母,不听父母的话,也一样要受罚。明白了吗?”

    孩子们只怕和这人一样被徐诚打:

    “明白,明白”

    徐诚:

    “明白就坐好。”

    虽说是为了杀鸡儆猴,但是徐诚觉得打孩子确实有些过火。

    “阿奴拿药酒来。”

    喊完徐诚才想起阿奴已经被自己叫去带小孩了。于是便亲自取来药酒给孩子涂上。

    这孩子再痛也不叫一声,不好好教化的话日后可能会是个狠人啊。

    打一个巴掌各一颗糖的道理徐诚的明白的。

    随后徐诚提来一斤猪肉,他本想告诉学生,谁学习最好,最快,那么这肉就给谁。但看着这些孩子面黄肌瘦的样子,徐诚就不忍心。姥爷心善,见不得别人受苦,你们快离开姥爷的视线吧。

    万幸徐诚不是姥爷。

    就这今天中午这一顿给他们都吃一些肉,食过肉味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徐诚如此想到。

    罢了,每天送最优秀的学生一斤肉自己也不是承担不起,这里八个学生,每个学生平均一个月也才三斤多点肉。

    努力的人不一定有肉吃,但不努力的人一定没有肉吃。不过唯一的公平就是肉会优先分给还没有领到过肉的学生,这是徐诚制定的规则。

    傍晚放学,孩子们的母亲前来领孩子,徐诚将肉提给两位老师共同选出的优秀学生的母亲。

    当着众人的面告诉她们,只要孩子学的好,就有一人可以在这里领到一斤肉。

    不少孩子的母亲都留下了泪水,还好男女授受不亲,不然徐诚觉得,自己又要和上次一样,被鼻涕眼泪沾一身。

    扑通一声,只见这些母亲都跪在徐诚面前。赞颂徐诚的好。让男人不要打自己,给自己孩子书读,读好了书还有肉,这种姥爷,全天下恐怕就只有徐诚一个了。

    鲁伯和张老已经看开了,徐诚前几日赢得了男人尊重,今日又得到了女人们的心,再被教导些时日。遵从孝道的孩子们怎么不会对父母的言行所感动?

    这座庄园已经全部属于他徐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