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智多星吴庸 » 第三十三章 缴纳饷银

第三十三章 缴纳饷银

    今日不同往昔,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吴庸已提前叫人在回江镇花重金购了成片宅院,并将其全部打通,建了个占地近五亩的奢华别院,院内还专门设立了练武场,可谓是个镇中小镇。

    府门全部由大理石打造,横梁上镌刻“开山门”三字,每个字都有孩童般大小,门前两座大石狮,每个足有五百多斤,有县衙门前的小石狮两倍大。

    “老大,咱们是不是太招摇了?”小夜起初还担心吃住问题,现在反倒怕树大招了风。

    “人的名,树的影,低调不得。”吴庸不以为然道。

    “门主说的对!我反倒觉咱们应该大摆筵席,让县里所有乡绅富户都来恭贺才对。”也不知老白是拍吴庸马屁,还是故意跟小夜抬杠。

    “你多大脸?真能吹!”小夜啐道:“还真把自己当县令了?”

    “有道理,有道理。”吴庸猛拍大腿,顿悟道:“老白你负责筹备宴席,小夜你负责通知县里所有乡绅富户前来。”

    “当真??”小夜和老白顿时傻了眼。

    “你们看我这样子,像是在开玩笑?”吴庸催促道:“快去,快去,就说不来就是看不起我开山门!”

    筵席定在七日后,但凡通知到的,还真没有敢说不来的。

    回江县虽然只是个贫瘠的边陲小县,可筵席当天,依旧来了大大小小五十多人,每个都真金白银的带了不少贵重的贺礼。

    吴庸笑逐颜开,挨个以茶代酒表示感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将众人引到宽阔的客厅饮茶。

    不知是谁起了头,众人开始纷纷夸赞吴庸,更有甚者说她貌比潘安,引得小夜忍不住笑出声,老白为之一阵侧目。

    “诸位,今天还有一件要事相商。”

    吴庸寒暄片刻,见缝插针道:“事关大家身家性命,此事耽误不得。”

    热烈的气氛被吴庸一句话浇灭,众人皆是一脸茫然地齐刷刷看向吴庸。

    “还望门主指点迷津。”

    “对,希望门主不吝赐教。”

    除了少数几人有种不祥预感外,大多数人表现得极为诚恳。

    “在座的都是我临河乡有头有脸的人物,家中定然不少金银细软。”

    吴庸面色沉重道:“可上任县令和鬼老等人,在围剿自在帮不幸殉职后,家中遗老遗少便很快遭到来自匪贼的报复,被洗劫一空,据说连老人家的夜壶都被掳了去。”

    “而且我收到风声,自在帮很快便会有所行动,到时就不知在座各位谁遭殃了!”吴庸声情并茂,说得众人一个激灵。

    “那可如何是好?不会伤人性命吧?”

    “是啊,如今县令曾是县尉时,领数百兵勇都对这自在帮无可奈何,更别说我家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壮丁了!”

    “门主快给我们指条明路吧。”

    看到众人进入情绪,吴庸满意地咂咂嘴,“办法不是没有,就看各位愿不愿意花钱买个平安了。”

    “我开山门人多势众,战力超群,但这花销也大,只要诸位愿意每月缴纳五十两纹银饷银,我愿意倾尽全门之力保其周详!”

    “这..”五十两可不是笔小数目,众乡绅富户面面相觑,均是犹豫不决。

    “当然,要是被自在帮抢夺,由我开山门先行垫付,绝不让各位饷爷承担损失。”

    不少人听到这个眼前一亮,心中开始不停盘算,片刻后便有人作了决定。

    “门主有心,我怎能不识抬举,这是本月饷银。”一个油光满面的乡绅当即从袖口中掏出五两金锭。

    “这是我的。”

    “还有我。”

    近半数陆续缴纳后完成登记,余下之人依旧犹豫不决。

    “我倒是认为,有当今县令镇守回江县,谅这自在帮也不敢胡作非为,再者说,家里也是富余,这五十两白银属实难缴。”

    枯瘦如柴的郭姓富户,滴溜溜转着凸起的大眼睛,“就不劳门主费心,让我等自生自灭吧。”

    “我认为郭员外所言甚是..”

    只有有人起了头,其余人就会受到鼓舞,抱成团来对抗吴庸这个有些强迫意味的提议。

    “我可没有逼大家,全靠自愿嘛。”吴庸笑道。

    “那姓郭的..”散席后,吴庸叫来老白。

    “在下明白!”老白怪笑一声,摩拳擦掌没入黑暗中。

    次日下午至傍晚,筵席上信誓旦旦说绝不缴饷银的乡绅富户们,神色匆匆地再次来到开山门,一番忏悔后打算补缴饷银。

    “对不起您嘞,门主说了,今天才来的,就须每月缴纳一百两纹银了。”老白在客厅一脸扼腕道。

    “鹅..”来人愣了一会,“今天没带够银两,明天一定带够!”

    “明天就要缴纳一百五十两啦。”老白摊开双手,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来人面色微变,脸上筋肉抽搐道:“希望还来得及..”

    “管家!背马!”来人急冲冲地朝着院门外走去。

    “老郭啊老郭,你个坑货,差点跟你一起玩完。”一名乡绅一口气缴了半年的饷银,出了庭院长舒一口气,“这下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喽。”事到如今,大家已是心照不宣,谁要是再不识趣,被洗劫得衣不遮体的郭员外就是前车之鉴了。

    可让参加筵席众人有些蛋疼的是,吴庸放出了话,饷银一文不能少,但佃户的租粮不能加征一粒,商铺的租子不能加租一文。

    吴庸此举目的既是为穷苦人家考虑,也是为了不彻底激动县令..

    “玛德!”县衙内批阅公文的县令拍案而起,“吴庸几个意思?回江县什么时候成了他的封地?敢公然收租!!”

    “大人息怒,令史绝无藐视之意,还派人给您送来了上好的人参燕窝。”一旁的县丞急忙劝道。

    “你也..”县令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培育了十余载之人,竟被吴庸一下子便拉拢了去。

    自此,吴庸足不出户,整日研读伐谋攻略和奇技淫巧之书,将培育壮大看山门之事,全权交给了老白料理。

    直至半年后初冬来临,收到消息说,县里来了一群装神弄鬼之人,自称升仙教,入教便能渡人升仙,短短月余便蛊惑了数百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