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十年实业路 » 第十章 传道难(4000字)

第十章 传道难(4000字)

    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是新鲜的一年。

    正如北岛年初发表的诗篇:

    “我的时代在背后

    突然敲响大鼓”

    先是一个名叫皮尔卡丹的意大利人来国内举办了一场时装秀,为这个蓝色工装海洋带来了“时尚”的概念。

    接着,日苯小提琴家小泽征尔率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演出当天,首都体育馆内人潮涌动。

    年仅十岁的艾达金也在其中。

    可惜的是,高雅的音乐没有陶冶出高雅的情操,反而让这个孩子养成了“人前显圣”的毛病,成为了著名“公知”。

    每每听到这位艾达金先生的言论,都忍不住赞叹其博学多才,可是,一旦他谈到你真正从事或了解的领域,才发现其中错漏之多。

    这边音乐会还没结束,那边报纸上便出现了第一支商业广告,雷达牌手表。

    同一天,雷达牌手表还在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支电视广告。

    西方文化专美于前,国内各行各业也不甘落后。

    1979年,百年历史老店全聚德在重新开业,第一家民营企业“爱建”成立,第一家四星级酒店开始动工,第一张个体营业执照下发……

    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不仅仅表示七十年代的结束,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的开启。

    与之相比,江卫民的大学生活要平淡不少,依旧是充实但枯燥的。

    这一年,他提前自学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加入学校计算机研究项目,成了几位老师最喜欢的小助手。

    这一年,他的身高长到1米85后停了下来。

    令他没想到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身高不长,别的地方却长了起来,且一发不可收拾。

    洗澡或上厕所时,每有其他同学看到,皆瞠目咋舌,一手掩面,一手遮羞,自卑而去。

    这一年,他洗床单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同学间荣获“床单小王子”雅号一枚。

    宋运辉也不遑多让,连续三个学期拿下化工专业第一名。

    不过,江卫国才是最得意的那一个。

    在邮差每月两次的奔波中,在雷东宝笨拙的“助攻”下,他和宋运萍终于确定了恋爱关系。

    江卫国在信中,用简单质朴的道理劝说快要放弃的宋运萍参加了79年的高考。

    宋运萍不负所望,考取了安云师范大学。

    雷东宝败下阵来也不矫情,把一腔热血全部转移到了建设家乡上。

    借着宋运萍的关系,常常写信给宋运辉向他请教各种问题。

    考上大学的还有江亚宁。

    继江卫民之后,成了江家第二个大学生,成为了山东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大一新生。

    有人喜,就有人悲。

    丁建国即使埋头苦学,还是在大二第一个学期挂掉一科。

    喜也好,悲也好。

    他们终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十年。

    80年3月,安云大学下发了一个通知。

    78、79届学习优秀的学生,有意愿的话,可以担任省城内各个小学的辅导员。

    江卫民正好无聊,当即报名。

    与他一起报名的还有宋运辉,巧的是两人都被分到了安云大学附小。

    “我们小学五年级有两个班,宋老师,江老师,你们俩每人负责一个班,可以吧?”安云大学附小的莫老师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江卫民和宋运辉介绍。

    “可以。”宋、江二人点点头。

    “那江老师你先在办公室休息一下,我先和宋老师去他们班,下节课再和你去你们班。”

    江卫民没有上过讲台,有些紧张,问道:“莫老师,我在外面旁听一下可以吗?积累点儿经验。”

    “可以,可以。”

    上课铃声响起后,莫老师领着宋运辉进入教室,江卫民站在后门外。

    “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坐下,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宋运辉老师,是我们班新来的辅导员,大家欢迎。”

    莫老师说完,带领大家一起鼓掌。

    “今天这节课啊,就由宋老师给我们讲一讲读书的意义。宋老师上课之前啊,我先说说上次的考试成绩。”

    莫老师顿了顿,指指台下的学生:“坐直了,坐直了。前几天我就讲过,这次小考就两个重点,一个是单位的换算,厘米,分米,米和公里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分子分母的计算。”

    莫老师走下讲台,在学生中转悠起来,越说越激动:“这个分母扩大三倍的题,可是书上的原题,还有人给我算错喽!”

    听着熟悉的说辞,门外的江卫民梦回小学时期。

    “你不识数,你还不会背吗?huchi!”莫老师说了句方言,江卫民听不懂具体意思,估计不是什么好话。

    说完之后,莫老师重新回到讲台,敲敲讲桌:“90分以上的同学只有三个,在办公室整理成绩的时候,我都么得脸看其他老师!

    把卷子发下去你们自己看,这三个同学把错题再做五遍,90分以下的同学把整张卷子抄10遍。

    还有三个同学,小学考试啊,竟然考不及格!今天我就不点名了,但是你们要自己心里有数。不及格的同学,把全卷给我抄20遍!明天上午给我交上来,抄不完的翻倍!

    我平时是好好给你们说话的,你们要是听不见,那我只有用对待垃圾的方式对待你们了!”

    说完之后,莫老师转头对宋运辉说道:“宋老师,你讲完课以后,帮我把卷子发下去。”

    江卫民从后门的小窗看到后排一个小姑娘举起了手,不由佩服她的勇气,江卫民上小学的时候,是万万不敢在老师气头上说话的。

    不过,莫老师好像没看见,扭头就往外走。

    急得小姑娘直接站了起来:“莫老师!莫老师!”

    “你有什么事啊?”走到门口的莫老师回头问道。

    “我觉得您刚才说的话不太对。”

    此言一出,江卫民更加佩服这个小姑娘了。

    “怎么不对啊?”莫老师问道。

    “你说我们是垃圾,这话我并不认同,我们是安云大学附小的学生,班里至少一半的同学的可以考上大学,这个数字可是我们同学的家长经过统计而得出的结论。

    如果我们能考上大学都是垃圾,那您这个中专生又是什么呢?”

    “梁思申!”莫老师扶了扶眼镜,说道,“你要知道你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

    “卷子又没发,我怎么知道。”

    “58分!不及格!本来呢,我还想着给女同学留些面子,但是,你非要自找挨骂。”

    莫老师慢慢走到梁思申旁边:“小学考试就不及格,你不是垃圾是什么?还有啊,不要以为你们家关系硬,学校就不能把你怎么样,照你现在这样,到不了期中考试就被开除了!”

    说完,莫老师愤而离去。

    这个叫梁思申的小姑娘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批评了一顿,一点不委屈,还笑着说道:“那谢谢您了,莫老师!”

    莫老师离开教室后,和江卫民一起站到后门外。

    “梁思申同学是吧?”莫老师离开后,宋运辉说道,“我是个大学生,你愿不愿意听我说两句。”

    梁思申扬了下小下巴。

    “莫老师没上大学,是前几年客观环境导致的,否则,以他的成绩,是完全可以考上大学的。”

    “你的意思是,我要跟莫老师道歉?”梁思申问道。

    “莫老师因为成绩问题发火,那是为你们着急,为你们好!你们要知道,没有一个老师会不关心自己学生的!”

    梁思申不以为意,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新奇的说法,原来也只是这些陈词滥调。对,就是陈词滥调。你以为我们没听过吗?”

    “对你们好的陈词滥调,你们都听腻了,对吗?”

    “对啊!家长,老师,不管是哪个,骂了我们都说为我们好。也不问问,我们想不想要这种好。”梁思申一脸不服气。

    “那你知道,我上大学以前最喜欢听的就是这些陈词滥调吗?”

    “为什么?”梁思申放下架在胸口的胳膊。

    之后,宋运辉开始讲述他因出身不好,而没人关心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以及他是多么渴望这些陈词滥调,以至于故意做错题让老师批评也要得到。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方法,门外的江卫民和莫老师都被感动了。

    听到一半,莫老师觉得宋运辉应该没有问题,先离开了。

    “梁思申同学,请坐下吧。”讲完之后,宋运辉说道。

    梁思申不但没有坐下,反而说道:“宋老师,我以为弱者才需要被关心,而且你刚刚说的对你好,都是出自真心的吗?”

    “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别人,也都需要被人关心,而这种给与受的关系,都应是发自内心的,否则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多此一举吧?”

    “宋老师,除了把自己的心酸事说出来赚同情,就没有其他办法来感化我们了?大学生也不过如此啊。”

    宋运辉怔了怔,没想到自己分享心路,却得到如此评价:“梁思申同学,把心酸的事情分享给大家,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善意,更是一种信任!”

    宋运辉声调渐高:“我认为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能关心别人,和感怀这种情义的人,都远远大于那些斤斤计较,自作聪明的人。”

    “别小看我们小学生啊,也许我们懂得并不比你少,没有真本事,只会煽情讲故事,我就是不服!”

    宋运辉闻言,不再言语,拿起书包,头也不回地离开。

    他的自尊和自卑都不允许自己把心底最脆弱的地方展示出来后,得到梁思申这样的评价。

    宋运辉离开,课还得上。

    江卫民没法,只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走进教室时,心底惴惴的,他也没把握说赢这个小姑娘。

    “额,走了一个老师,又来了一个,惊不惊喜?”江卫民先开了个玩笑,调和一下气氛,同时,给自己鼓鼓劲。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江卫民,刚刚那位宋老师的同学。那位同学叫梁思申是吧?”江卫民指指那个小姑娘。

    “怎么,你也要教训我?还是也要给我们讲故事?”梁思申站了起来。

    “不用站起来,坐着就行。”江卫民笑着摆摆手,“我自小家庭和睦,成长环境顺遂,想讲故事也没得讲,你放心。”

    梁思申坐下后,江卫民说道:“我是要纠正你一个错误,你刚刚提到了安云大学附小考上大学的统计结果,对吧?”

    梁思申点点头。

    “那我举个例子,你们这届有两个班,假如另一个班全考上了大学,而你们班没有人考上,从统计结果来看,你们班是不是有一半人会考上呢?

    所以,你刚刚是你们班至少有一半学生可以上大学,这个结论是不是有问题?”

    “是。”梁思申又站了起来。

    “不用站,我就比你们大六七岁,咱们只当是互相探讨就可以。还有,你们有问题可以直接问,不用举手。”江卫民继续说道,“你们看,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最起码可以让你们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能胜出。”

    底下同学笑了笑。

    江卫民说道:“读书可以明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这些话你们应该早就听过,甚至都听腻了。可以划分到刚刚梁思申同学说的陈词滥调里,那我们今天就不讲这些。

    其实读书啊,还有很多意义,比如说,遇到不想面对的事情了,就可以钻到书中的故事里,用书中构建的世界,以逃避现实世界的不开心,并从书中找到方法和勇气,来面对这些事情。”

    “可是我们读的书都是数学、语文,没有故事。”还是梁思申,这个姑娘战斗力特别强。

    “那就从这些书中获得力量,把世界变……”话到一半,江卫民顿觉不妥,生出一身白毛汗。

    重新组织语言:“从这些书里获得力量,让自己强大到可以解决自己的烦恼。

    比如说我,和父母相隔千里,很想念他们,但我还要上学,不能回家。我就可以用自己学的计算机知识,尝试制作一个类似电话的工具,拨通之后,可以实时看到他们的画面。”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江卫民长舒一口气:“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儿吧,下课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