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世道帝 » 第十三章 论道

第十三章 论道

    道士与老僧少年二人相与步于山间小路,极目远眺,苍翠欲滴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傅,咱们这座山头可还有其他人…”

    少年虽已知道此处的心境之山已碎,可却发现这真实之山竟与心境之山毫无差别,就连远处的几只白鹤都与之前一般无二,一边暗自感叹自家师傅的道法之高,一边又有些许的担忧…

    恁大的山头,不会就我们师徒二人吧?!

    “哈哈哈哈…”张守和爽朗一笑,“好徒儿,莫慌莫慌,路就在前方。”

    说音刚落,前方的幽僻小路忽而出现了一座数米之高的模糊大门,张守和慢步向前,双袖飘摇,轩然霞举,语气不无得意道:“我青城山之上有四条登顶之路,这只是其中一条…”

    少年强压心中悸动,手脚开始不受控制的轻微颤抖,这…这就是仙人的府邸么?!

    “莫慌…”一旁的老僧神色和蔼轻轻的拍了拍了少年的肩膀,却有意走在少年的身后。

    “嗯…”

    中年道士大步向前,率先踏入

    少年深吸一口气,紧随其后

    老僧佛唱一声,淡然出尘

    光幕褪去,传来张守和深沉的声音

    “此地便为我青城山山门所在之地…”

    少年被突如其来的刺目阳光照得睁不开眼,等他睁开眼时,四下一扫,先是微微一愣,转而心神震撼。

    千山万壑,林木苍翠,蓊蓊郁郁,尽藏于茫茫白雾之中,诸峰环峙,群峰不一,气势磅礴,状若城廓,形似天宫,沧桑而又震感

    少年只看了一眼,便觉得天下最盛之景大抵如此了

    蒙蒙薄雾随着春风飞舞,模糊了少年瞪大的双眼

    少年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阶,草色入帘青,三人位于台阶的终点,身前是一座数人之高的山门,山门内有金光喷涌而出,看不清楚其内的景象,其上刻着三个大字“青城山”,笔锋苍劲有力,气势磅礴,迎面而来的沧桑之感,古老却无腐朽,相传是道家的某位真人所刻

    这座封山长达数个时代之久的仙家福地,于幽静古雅处奏响古老的歌谣。

    “咚…咚…咚”

    山门内传来一声声的声乐,钟鼓齐鸣,似是在欢迎几人的到来

    道士迎风满袖,长身玉立,神色庄重的看了那座山门半晌,等到少年走到他身旁,才继续向前走去。

    “此处便是你往后修道所在之地,莫要如此紧张…”张守和看着身旁沉默微颤的新收弟子,不由一阵好笑。

    鼓乐更盛,零星道音宛若敲打在几人心头之上

    “走吧,别让人等急了。”

    金鳞跃龙门,褪凡入道,一步登天

    刺眼的光晕映射的少年双目发黑,等到其反应过来时,身体已穿过大门

    道士大笑逍遥

    少年瞪眼震撼

    老僧神色感慨,默念一声佛号,嘴唇微动,说了一句只有少年能听到的话:“天下道法出青城…名不虚传啊…”

    盛大的天穹之上,云海之中,伫立着一位位白衣仙人,仙人乘风游碧落,见三人到来,有人柱剑轻笑,有人佩刀点头,有人轻挑眉头,笑容玩味,有人气势骤升,压过身旁的几位师兄弟,剑气凛冽,剑光璀璨,震得身前云雾尽散。

    这在凡间只存零星传说的得道仙人,此刻竟密密麻麻的如蝗虫过境,遮蔽了一方的天地,竟有数千位之多,看其乘风的神态,尽皆轻松至极。

    最前方站着三位身穿紫色道袍的道士,居中的一位单手负后,面容俊美,神色倨傲,望着下方那单手捻佛珠的老僧,冷哼一声,先不去理会,在看到张守和身旁的少年时,微微点头,片刻又重归冰霜。

    左方的那位紫袍道士大笑甩袖,面若少年,身材修长,此刻正歪着头,一双桃花双眸若有所思的朝着老僧与少年二人扫来扫去,单看面容竟与少年差不了多少。

    右方伫立着一位身材瘦削的道士,面容清俊,不像道士,倒似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此刻正轻笑打量着老僧与少年,在感受到少年不安的视线时,眉眼愈发柔和,冲着少年微微一笑,骄阳胜火,那人于金光之中翩然若圣。

    “师傅…”少年瞪大了眼,在看到天上仙人的刹那,心中的紧张与烦闷竟是刹那消散,现在只想与他们一起乘风上天,做那逍遥一世的长生仙人。

    张守和以为少年仍是紧张,轻声安慰着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脑袋,在低头对上其激动的双眼时,又默默的将手负于身后,神色淡然。

    伴随着一击重重的鼓声

    最前方的三位紫袍道士率先拱手作揖齐声道:“恭迎真佛临凡…”

    老僧默然不语,衣袖猎猎作响

    身后的数千位御风白衣仙人亦是拱手作揖,“欢迎小师叔入我青城…”

    小师叔?

    谁?

    谁是小师叔?

    少年四下打量,发现有几位白衣仙人冲着自己点头轻笑,一时之间,一股无名的羞愧涌上心头,顿时涨红了脸。

    这…这…这贫道何德何能啊?!

    “哈哈哈,都是自家门人,有甚好害羞的…”张守和大笑一声,忽而迎风上天,在少年还未曾反应过来之际,已是御风在天,立于三位紫袍道士的身前。

    身穿金袍,头戴高冠的中年道士神色庄重,大道之音响彻云霄,再次带领山门弟子向那下方的老僧作揖道:“多谢前辈的六年之行,此恩我道家青城一脉铭记于心,他日定报!”

    数千位仙人齐齐拱手作揖,浩瀚道音震得老僧身旁的少年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抬眸无惧,只是眼眸深处的火热又多了几分。

    老僧只是微微颔首,不显拘束,不露激动,僧袍随风微晃,独占一派风流气韵。

    “贫僧亦是受人所托,如今因果相报,也算了结我佛家中人的一段因果,诸位道长无需这般客气…”

    说到这,老僧顿了顿,伸出手搭在少年的肩膀上,轻声开口道:“况且这孩子如今也是我的弟子了…”

    话音刚落,那居中而立的紫袍道士便冷声开口道:“前辈莫不是记错了,此子是我道家中人,又岂会是前辈的弟子…”

    老僧眯眼念佛,良久无言,就在气氛逐渐凝固之时,老僧突然轻叹一声:“如此说来,还要问道一场?”

    冷傲道士一步向前,单手执剑,微微一晃,挽了个极漂亮的剑花,一身气机尽皆释放,剑气满天,剑意凝而不散

    这…竟然又是个剑道称雄的剑士

    老僧未曾回应,只是抬头望天,双目一扫而过

    金袍道士淡淡一笑,嘴唇微动,最后歉意的冲老僧轻轻点头。

    老僧长叹一声,语气依旧温和:“凭你的本事还差了些,让你家掌们师兄来吧…”

    那冷傲道士还想继续说些什么,便被张守和开口打断,“那就由贫道来与大师论道一番。”

    “师傅…”少年不安的扯了扯老僧的衣袖,少年自幼早慧,一路走来,察言观色的本事倒是学了不少,虽说天上的那位紫衣仙人面色不善,但是却不见其心怀不轨,更多的则像是一种…试探?

    “无妨,论道而已,又不用动手…”老僧笑呵呵的替自家弟子整整衣领,“贫僧的时间不多了,等和那位道长论完道以后,贫僧就要走了…”说到这,老僧神色感慨

    原本是来了结一段因果,可到最后却又多了一份更大的因果

    也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个曾在一朵金莲上枯坐数个时代之久的老僧于今日离别之际才露出些许不舍

    本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想到深远处,老僧竟是哑然失笑,枯瘦的手掌轻轻抹去少年眼中溢出的一点晶莹,语气温和,说了一句颇具江湖气的话:“苟富贵,莫相忘!”

    少年使劲擦了一下流出泪水,抹了把脸,虽有千言万语而独汇聚成一声嘶吼:“师傅…”

    同行多年,终有一别

    人间有个老和尚淡笑一声,放下了背了六年之久的小竹箱,将手中的竹仗轻轻往天上一抛

    一座巨大的金莲便出现天穹之上

    金光满天,天机难测

    原本熙熙攘攘的天上仙人突然鸦雀无声,尽皆凝神望着地上那个穿着略显寒酸的老和尚

    更有甚者已是执剑在手,眸中亦含剑,拔刀霍霍

    在天上众多仙人还未曾反应过来之际,那个其貌不扬的老和尚,便已开始步步登天

    脚下虽无路,却有朵朵金莲铺向云海,老僧脚踩金莲,从容上天,僧袍依旧破败,面容依旧和蔼,可天上的仙人们却敏锐的感知到其一身浩瀚的气机正随着他的步伐而逐渐升高。

    等那老和尚终于慢悠悠的登上金莲,天盘而坐时,众多仙人才缓缓呼出一口气,甚至都不敢再多看其一眼

    而最前方的张守和额头已经溢出滴滴汗水,喉结微动,双眼死死地盯着那座金莲上的老和尚。

    老僧面色无悲无喜,宛若宗庙内极上方的某座神像。

    “所有人,往后退!”

    众多白衣仙人即便是那三位道法绝巅的紫衣道士都不敢有丝毫停留,眨眼便消逝于天际。

    下方的少年瞪大了眼睛,也想向远处跑去,可双腿却宛若生根,竟是丝毫动弹不得

    那金莲上的佛陀,微微一笑,佛音飘渺,轻声开口道:“小狸儿,好好看,好好听…”

    “这…”张守和面色激动

    一个尚未踏足修道之路的凡夫俗子竟有幸能听一场山巅修士的论道,甚至其中一位还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真佛,这其中的机缘堪称万古难寻。

    “不正和你的心意?”佛陀淡然开口,丝毫不见被其算计的羞恼。

    “前辈,是晚辈大道小了…”张守和面色依旧激动,他是想让这老和尚与自己论道一番,借机让自家弟子往后的道途能更顺一些,才会三番五次的设法激怒他,只是没想到这位真佛真会答应此事。

    看来自家这位徒弟在其心中也是颇为在意啊

    等到那位佛陀的浑身气机终于稳定时

    头悬太清,身披金袍的中年道士一步向前,一道青白色蒲团便出现其身前,道士盘腿而坐,神色庄重,气势磅礴

    论道一事其实亦有危险所在,稍有不慎,被对方大道压胜,轻者道心受损,重者会滋生无数心魔,甚至会落得个走火入魔的下场。

    “请!”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