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第三次世界 » 第二十二章 审讯

第二十二章 审讯

    社交平台上的可见好友这类比较简单,反正现在也没有所谓的亲戚了,主要构成就四个,关系好的现在的同事,关系好的以前的同事,关系好的以前的同学,聊得来的VR‘网友’。

    幸运的是,死者生前并不怎么多待VR里,‘网友’大多数也是现实中的好友,只有极个别是好友的好友。

    “下一步我们怎么办?把这些人只要是在本市的都传唤过来?”

    胡卿看完这份关系图,没有觉得特别的地方,自然想到是把所有的嫌疑人传唤过来,每个人单独审讯,然后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不了,那个交给局里的同僚,我们就去医院了解下吧,现在应该是夜班的,正好过去先和夜班的了解下,等到了白班再了解下,如果有休息的,我们再上门拜访吧。”

    面对胡卿他们的眼神,刚刚还说要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见来着,这才说完,就区别待遇了。李警官只能珊珊的说

    “又不是不审讯,只不过我们上门罢了,毕竟……我们也是医院的常客,服务到位些吧。”

    顿时胡卿铃兰一副我懂得,我理解的样子。

    随后就坐上警车,前往医院,本来胡卿想来开的,结果还是李警官要求自己来,他说开车的时候有时候经常突然来灵感。

    现在医疗系统在市内都是全公立的,一个区一个超级医院,现在来到的他们现在所在的西区医院。

    “李警官,负责这个患者的所有医护名单都在这里了,医生今天白班会来,护士这边今天夜班的有一部分,白班也有一部分,应该也是齐的,您看接下来……”

    这是晚班的护士站负责人,晚班人并不多,一组一位留班,但其他组多少都可能会知道些情况,所以其他人由胡卿铃兰他们负责询问。

    李警官负责主要人员的单独审讯,当然李警官那边有莉娜协助记录,毕竟分个线程不是个难事。

    “其实我们这个病区一直人也是挺多的,说实话倒也没有太注意。”

    胡卿现在问的就是别的组驻留夜班人员。

    “这种现象很常见么,不是说转二类公民的人多不多,而是特许出院这方面。”

    “还是挺常见的,毕竟谁都会对原装有一种特别的情感的,除非是那种已经被折磨的死去活来的,那些就巴不得早日解脱。”

    这时铃兰接着问

    “那你们平时有听到关于她的一些话题么?”

    说完就投影出死者的照片和基本信息,因为目前还是调查阶段,不适合直接发送信息过去。

    “这个啊,稍微有点眼熟吧,没有听说过关于她的话题,她怎么了?”

    这时胡卿马上接上

    “没有什么事的,调查了解下而已,不过内容需要保密的,已经把协议发给你了,谢谢配合。看着那边的患者好像有事找你,您先忙吧。”

    “啊,好的,那我先失陪了。”

    说完护士赶忙赶去,边走就把保密协议签好了。

    接下来其他几个组的护士的回答也在意料之中,毕竟胡卿他们也呆过医院。

    这里这么忙,除非是什么大事件,不然现在死者除了已经死亡是个话题外,之前的状态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完全没有话题点,自然也没有记忆点。

    同时这也表明死者在医院里没有什么异常点,比如死者有没有和医院的人有冲突,或者有没有和探望的人冲突,有没有其他特殊的表现。

    胡卿他们一下就询问完了,李警官那边还需要一会儿。

    左右逛逛看看,就想到之前他们受伤,马克就呆在同样的病区。虽然不是这个西区的医院,但也是人员众多,那时候就了解到转二类的公民人数不少。

    感觉现在有种遇到问题咱就换,换不起原装就换副厂,就好像电脑重启解决大部分问题,重启不行就重装系统,重装系统不行就重新换电脑,找疑难杂症?不可能的,这就是有更高级的解决办法,并且还性价比够高后,反而不再去纠结‘细枝末节’。

    就好像有时间慢慢和癌症拉扯,还不如趁没转移到脑子前,全都换了,这要是在胡卿以前那个时代,是多少绝症人梦寐以求的,谁还在乎不是原装货。

    脑子里还在感慨着科技医疗的变化,就被出来的李警官打断了。

    “小胡,你们这边怎么样?”

    李警官熟悉了也不客气,小胡都喊起来了,胡卿几句话就汇报完了,毕竟也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线索。

    而李警官那边之所以问的比较长,是因为那一组毕竟直接负责死者的,怎么样都会有更详细的印象,问的细,自然时间长。

    李警官也把审讯的结果精简了下和胡卿他们说了下,虽然铃兰控制莉娜记录,详细的胡卿他们也看的到,不过目前这个情况,听听李警官精简的版本就可以了。

    大体上死者在医院里也没有特别的表现,除了他们要注意死者偶尔的被害妄想症,其他真的太过于正常,唯独一点就是似乎这个护士的印象中没有人过来探望。

    这一点在之后的探望记录中也证实了,的确入院以来没有任何人过来探望。

    “李警官,你们一类公民对于转二类公民,会有这样的情况么?圈子不一样,就完全不联系了?”

    胡卿其实对这个方面也一直觉得奇怪,他早就发现一类转二类公民的人,探望的人都特别的少,不过死者这一个人都没有,也稍微有点点不正常而已。

    “这个……怎么说呢,咱们公安系统的还好吧,一二类都在一起共事,没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很多工作,一类公民的圈子就是一类公民的圈子,二类公民的圈子就是二类公民的圈子,完全没有交集或者极少交集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也确实挺普遍的。”

    听到李警官这样说,胡卿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羁绊的确是太弱了,这也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

    毕竟良好的家庭关系,良好的朋友关系,良好的职场关系,肯定是正面影响,但是同样有正也有反,这些关系非良好状态下,被逼疯的也有不少。

    而现在这样的社会形态或许是联盟刻意为之?原因又是什么呢?但毕竟现在不是深入思考的时候,白班的人也已经开始上班。

    等医生护士忙完早上交接班最忙的时候,他们再次按照之前的组合,继续调查。等结束都已经快到中午,结果依旧和晚班所得到的信息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整理每个人的证词当中,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矛盾或者过于统一口径的情况。医院目前就可以暂时排除掉了。

    这时候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往警局,考虑到忙了一夜,最后还是铃兰来开车,胡卿和李警官小眯一会,而警局那边的审讯也已经过了大半,他们打算干脆过去直接参加负责这个案件的小组会议,把目前所有的情报汇合讨论。

    两位带着黑眼圈的同志下了车,胡卿其实可以用维生系统消除,但看了看旁边的李警官,还是算了吧。

    来到局里的刑警中心,进去一个个喊着李队,这下胡卿有点懵,咋,又是一个队长?

    咱这是有什么吸引队长体质么,局里行动部门的马队,执行小队里有魏队,现在又是刑侦的李队,接下来是不是要认识认识特警、武警什么的。

    李警官和大家互相介绍一下后开始进行案件分析。在这个时候胡卿他们并没有随意发言,除了汇报了一下和李警官调查的内容后,基本处于旁听状态。

    至于死者好友列表这一部分,也没有什么收获,不过令人唏嘘的是,这些一类公民的好友们,大多都表示没有打算以后再往来,就是没有明确表示的,也不过是拐着弯说。

    人走茶凉,这怕不是茶里加了液氮,凉的这么快。

    同时也正因为这样,就没有明显的爱恨情仇的基础,动机至今还是个谜团。

    然后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过来审讯,同事和前同事倒是来齐了,同学是一个都没有来,本来列表里的同学就没几个,有些去了外地或者外太空基地,就只有两个在本市。

    一个在西区的郊外人工食品工厂做高级工程师。一个在北区的小型私人企业做职员。没有来的理由一个是晚班抽不开身,一个是通宵改方案,都约定好下午会过来。

    李警官安排一些事务后就表示散会,至于胡卿这边,李警官表示暂时也可以休息一下,等下午他们来了再和他一起旁听审讯。

    胡卿他们自然也就不跟着了,况且一分神的功夫,李警官就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他猜测八成是找地方补觉去了。

    带着铃兰去接待大厅,找了个空闲的位置坐了下来,这时候用维生系统加一些药剂去除了黑眼圈。

    “现在就剩下两个人没有审讯了,感觉有进展的可能性不大”

    听到铃兰这么说,胡卿到是略微的有些不同的想法,不过他是认同单是讯效果不会很好。

    随后和铃兰一起调出来死者可见好友的详细口供,同时更加关注的是死者不在本地的那些同学的口供,不在本地的基本就可以排除嫌疑,但是他们连线的口供还是能交代一些死者一些生前的点滴。看看存不存在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