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超能力每月刷新 » 第五十九章 改革税制,多收富人税!

第五十九章 改革税制,多收富人税!

    另一边。

    冀州,袁府。

    袁绍得知刘协定都徐州治所郯城,鲁政被擢升为大将军后,后悔不已。

    早知如此,他就该派人去迎天子!

    他到现在才明白,迎天子到身边虽有弊端,但利大于弊!

    “明公。”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沮授见袁绍一脸后悔,开口道。

    “哦?”

    “还请公与(沮授的字)教我!”

    袁绍闻言眸光一亮,拱手道。

    他虽好谋无断,但一直能礼贤下士,若非如此,庶出的他,能压嫡出的袁术一头?

    “徐州四战之地,并不适合定都。”

    “明公可遣使,让陛下改都离冀州较近的鄄城。”

    沮授进言道。

    “改都鄄城?”

    “好主意!”

    袁绍闻言喜上眉梢。

    鄄城在他治下,刘协改都鄄城后,他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念及此处,袁绍立刻遣使去了郯城。

    为防刘协拒绝,他还给鲁政写了封信,让鲁政帮他劝劝刘协,他也是为了陛下安全!

    鲁政虽已是大将军,徐,扬两州之主,但在袁绍看来,鲁政不敢不帮他!

    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鲁政敢与他袁本初为敌?

    ……

    半个月后。

    徐州,郯城。

    袁绍派的使者抵达长乐宫,见到了刘协。

    “陛下!”

    “徐州四战之地,危机重重!”

    “鄄城城高数丈,易守难攻,更适合定都!”

    “……”

    使者道。

    刘协闻言眉头紧皱,然后挥袖让使者下去了。

    使者走远后,刘协让人把鲁政喊了过来。

    虽然袁绍四世三公,曾是讨董义军盟主,但刘协不喜欢袁绍!

    因为袁绍曾在他还活着时,要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不多时,鲁政就抵达了长乐宫。

    “鲁爱卿。”

    “袁绍建议朕改都离冀州更近的鄄城,汝以为如何?”

    刘协挥袖屏退左右,旋即问。

    “臣以为袁本初包藏祸心。”

    “要陛下您改都鄄城,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初在酸枣,袁本初就想立刘虞刘伯安为帝,足见他眼中根本没有陛下您!”

    鲁政正色道。

    “说得好!”

    “你替朕给袁本初写封信,就说朕觉得郯城挺好,无意去鄄城!”

    刘协目露喜色,旋即命令道。

    “是!”

    鲁政当即领命。

    然后给袁绍回了封信,替刘协拒绝了袁绍的改都请求。

    袁绍以为鲁政不敢得罪他,殊不知鲁政最不怕的就是色厉胆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袁绍!

    当初在酸枣,他麾下不过小几千人,就敢当众怼得袁绍下不来台,如今他乃大将军,麾下几万精锐,何惧那袁本初?

    “陛下。”

    “袁家毕竟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袁绍又曾是讨董义军的盟主,要不擢其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送信之人走远后,鲁政边想边问道。

    反正就是给袁绍一个‘司空’之名,又没什么实际权力,所以在鲁政看来,无所谓!

    如今袁绍与公孙瓒激战正酣,他只想隔岸观火,所以才建议打一棒子给个枣,拒绝改都鄄城,但给你个‘司空’!

    刘协闻言不语,摩挲着手指陷入了沉思。

    说实话,他非但不想给袁绍升官,还想贬袁绍!

    “陛下。”

    “司空虽是三公之一,但其实有名无实。”

    “擢其为司空后,您便可坐山观虎斗了,岂不美哉?”

    鲁政见刘协有些不愿意,劝道。

    “好。”

    “朕听爱卿你的!”

    刘协闻言一愣,旋即颔首。

    然后下令将袁绍擢升为了司空。

    ……

    半个月后。

    冀州,袁府。

    袁绍收到了鲁政的回信,见鲁政竟不帮他,这让他气的头皮发麻。

    紧接着,侍卫来报,说刘协遣使来擢他为司空,人已到门外。

    “司空?”

    “不见!”

    袁绍闻言没好气道。

    司空虽是三公之一,但在大将军之下,他袁本初四世三公,岂能在鲁政那厮之下?

    鲁政听说袁绍耻于在他之下,不愿做司空后,不怒反笑,然后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他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夫君。”

    “你为何要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

    当晚,鲁府书房,貂蝉跪坐在鲁政身后,一边给鲁政捏肩,一边问。

    “你觉得我吃亏了?”

    鲁政身体后倾,枕着貂蝉腹部反问。

    “妾不知道。”

    “袁绍出身名门,瞧不起夫君,妾不喜欢他!”

    貂蝉摇了摇头。

    “大将军只是个名头罢了,没什么用。”

    “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鲁政淡然一笑道。

    话毕,他转过身关上竹窗,开始了‘大快朵颐’。

    ……

    七日后。

    鲁政听说了曹操在许县屯田之事。

    虽然徐,扬两州都不缺军粮,但有很多百姓吃不上饭,开设粥棚治标不治本。

    沉思良久后,鲁政顿生一计,他要效仿后世,改革税制。

    让钱越多的人,交的税越多,让没钱的人,不交税也能享受到福利!

    想到这里,他让人把贾诩和鲁肃喊了过来。

    然后他凭着记忆在草纸上开始写‘新税法’。

    等鲁肃和贾诩抵达鲁府时,鲁政已经写好了‘新税法’。

    “子敬,文和。”

    “徐,扬两州虽不缺军粮,但仍有不少百姓吃不上饭。”

    “为何直到现在,还有人加入太平道?就是因为还有人吃不上饭,活不下去!”

    “我欲改革税法,多收富人的税,给穷人补贴,你们觉得如何?”

    鲁政开门见山道。

    话毕,他把刚写好的‘新税法’递给了鲁肃和贾诩。

    鲁肃和贾诩闻言俱是一惊,然后定睛看向了草纸上的内容。

    “主公。”

    “这新税法虽能让百姓们吃上饭,但怕是大多数富商巨贾,皇室宗亲,都不愿交这么多的税。”

    看完后,鲁肃目露忧色。

    他不介意多交税,因为他已志不在经商,但别的富商巨贾就不好说了!

    自古以来,都是官商勾结,赚老百姓的钱,哪有对商贾,皇亲国戚开刀,补贴老百姓的?

    “乱世当用重典,不愿交便按律处置!”

    “轻则罚其家产一半,重则诛其三族!”

    “各地黄巾复起,百姓无立锥之地,究其根本,就在于官商勾结,视百姓如牲畜,肆意压榨,剥削!”

    “我为何兼领徐州牧,为何以身犯险去洛阳救陛下?为的就是让百姓们能活下去,能吃上饭,能有衣服穿!”

    鲁政慷慨激昂道。

    “主公英明!”

    鲁肃闻听此言,顿觉热血沸腾。

    贾诩紧随其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鲁政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