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枭商 » 第三十一章 窘境

第三十一章 窘境

    闽清县距离闽江入海口两百里路左右,是福州往延平府、建宁府乃至江西省的交通咽喉。

    此地平时商船就往来密集,但除了闽清县的少部分官员和百姓,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就在闽清县以南的梅城镇,一座规模庞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已然拔地而起。

    两百个被贬的官役日夜劳作,挖掘着山里的高岭土,他们将土运到山下后,负责和土的官役又把他们倒入梅溪河边的磨坊中,利用水力将土研磨成粉,然后按照比例倒入经过沉淀的清水……

    泥浆顺着斜斜的木制管道流入旁边的工棚区,出来的便是一个个已经阴干的陶瓷粗胚。

    这些粗胚被人运到另一个更加精致的大棚,由一群从景德镇以及泉州德化那边重金请来的大师进行修胚和上色,最后再经过烧窑区后,一个个精美绝伦地瓷器便出炉了。

    徐广站在码头,看着一箱箱瓷器从窑区运了过来,然后装上船,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

    他从没想过陶瓷竟然能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以这样的速度生产出来……

    “流水线生产……每天制作五百个,只需要五百个门外汉和五十个匠人!”徐广叹了口气,转头对旁边的人说道,“景德镇那边都完全可以不烧窑了。”

    那人笑着摇了摇头:“徐大哥说笑了,景德镇如果的没窑烧了,那彪哥肯定立马就过来福建,到时候这么肥的差事,徐大哥是交还是不交呢?”

    “你小子还算有点脑子。”徐广拍了怕他的肩膀。

    这个人名叫曹浩,是徐广在景德镇的弟兄之一,这次来福建烧窑的任务完成后,杨文彪便派了三十个匠人和三十个打手过来帮王毅巩固势力,曹浩是自告奋勇的其中一个。

    他们来之前,都以为是官府只是恰好把陈思盼萧显他们给灭了,然后王毅运气好,说动了当地的一些官员,同意他们烧窑……

    但没想到来了以后,看到的却是一大堆官兵在看管近千个海贼奴隶,并且直接就把奴隶都扔给他们管。

    他们当场就震惊了,但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头……

    那日,跟着王毅一起来工地视察的,还有穿着大红袍的官员!

    在大明朝,能穿大红袍的至少都是四品官员,而在此之前,他们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景德镇的王承宣,一个身穿青袍的七品知县……

    更关键的是,那官员和王毅说话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是对下人的态度,甚至还有点敬重的感觉……

    于是这群乡巴佬的脑回路彻底烧了,后来见到王毅,说话连头都不敢抬,这也方便了王毅和徐广,他们把所有人召集了起来,稍微画了个饼,这群人立马就弃暗投明,倒戈了。

    不过曹浩和徐广在景德镇本就是诚心相交,因此倒也算不上倒戈,也正是这个原因,徐广才让他做了闽清这边的小队长,负责烧窑厂的安保问题。

    停靠在梅溪河岸的商船没多久便装满了一箱箱的瓷器,驶向了闽江,像这样的小商船每天都有一艘从闽清出发,因为是顺水,隔日便可抵达福州的仓库,然后再由海船运到东南方的海坛岛存放。

    海坛岛是福建的第一大岛,属福清县管辖,岛上人口只有五千余人,与琉球桃园隔海相望,王毅便将港口的位置选在了这个岛的东南角,名为“宝港”。

    徐广看着商船越变越小,最终消失在了河流转角,这才拍了拍手,站起来对曹浩说:“反正你可得管好兄弟们的嘴咯,对景德镇那边,我们就说每天只做一百个。”

    “徐大哥放心吧,弟兄们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曹浩微微停顿了一下,“不过有个事情我要汇报一下……你也知道我们人手不够,前天官府的人撤了后,隔三差五就有几个奴隶逃跑,虽然后抓回来了,但我怕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

    徐广也有些头疼地拍了拍额头。

    他说到底只是个手艺人,管人御下这种事对他来说还是有点难度。

    “你有什么想法没?”徐广把问题抛回给曹浩。

    曹浩想了想后,沉声道:“在下认为应当双管齐下,其一,逃跑的人一旦抓回来,一律杖打二十,以儆效尤。其二,增加看管人手。”

    徐广摇了摇头。

    “惩罚这群奴隶倒不难,只要别打死人就行了,但是增加人手却是个问题。我们现在虽然烧了不少瓷器,但都囤在宝港那边还没卖出去……没钱,拿什么雇人?去哪里雇人?雇的人可不可信?这些都是问题。”

    “这……我就没法子了。”曹浩也摇了摇头,面露难色。

    “报——”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有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飞快地跑了过来,慌慌张张地喊道,“徐大哥,曹队长!山上起了骚乱,几十个奴隶和我们的人打了起来。”

    “我日他娘的!”徐广本就在为这事心烦,听到消息顿时便炸了,“现在什么情况?人跑没跑?”

    “人倒是没跑,但被老赵他们打死了几个,老赵他们也都受了伤,有两个连手都被那些海贼咬断了……”

    “咬断了?”徐广连忙跑到盘边的树下解开马绳,然后翻身骑上马,“老赵他们不是都带着武器吗?怎么还打不过一群戴着锁链的奴才?”

    “可老赵他们才十个人,哪怕对方是两百只狗,一起冲上来也不见得顶得住!”曹浩代小伙子回答道。

    徐广冷哼了一声:“我上去看看情况,你们马上派个人去宝港,把这里的情况和王哥说一声,问问他的意见。”

    徐广说完便策马而去,曹浩也连忙准备去写信通知王毅……

    与此同时,在海坛岛的宝港,几个匠人正在指挥数百个奴隶搬运着木材,在他们身前,一个简陋的码头雏形正在缓缓形成,大大小小三十多艘海船正在码头不远处抛锚停摆。

    王毅下面暂时没人会开船,因此这些船都只能停在这里。

    陈思盼原本的手下倒都是些水手,但王毅暂时信不过他们,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开船了。

    一艘商船孤零零地从福州的方向驶来,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后才缓缓靠岸,甲板上,季大蒙对早已站在码头等候的王毅招了招手。

    王毅点了点头,看到在季大蒙的身边,还站着一群光着膀子的男人,这才安心了下来。

    “来了一百二十个人,都是精通航海的好手!”季大蒙从梯子上走下来,然后指了指他身后的男子说道,“这是邓青,我外甥,脑子还算灵光,之前在外头跟着跑了几年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