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城客 » 第四章 溶酶体们(3)

第四章 溶酶体们(3)

    三伏天儿的头几天,苏廿开启了全新的工作生活。这家文企部门原本是有着正常的高温假期的,除了可以解决小酒的上学问题外,这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的年中休息日,让苏廿觉得尤为可贵。也是因为这条规定,她才将这份工作预排在了备选方案的第一位。

    面试的时候,谭姓部长告知苏廿,虽然原则上有适当的休假福利,但平时还是有不少紧要情况,是需要轮次加班的,频率幅度一般属于可控范围,偶尔也会有影响正常作息的状况发生。他希望苏廿确实了解明白具体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加入这个团队。苏廿第一时间与聂符远、聂家二老进行了沟通说明,聂家老太太刚一听说这份工作可以解决小朋友的求学问题,没等聂符远下了晚班回家,当即就在饭桌上满口满心地应承了下来。她嘱咐苏廿,孩子就此可以全权放留给她照看维顾,家里也可以完全不再操心忧虑,苏廿自己尽可能地积极工作,好好表现就是了。这些乍然闪现的体己话,让苏廿心生感激,当天晚些时候,她通过语音微信,与还在厂房试验的聂符远作了简要说明,就回馈了部长确定入职的讯息。“欢迎苏博士加入xx部,三天后见”,部长在零点前利落地给出了答复。

    苏廿充满期待地入睡了,这是她从博研开始的8年来,第一次这么舒心舒意地睡上了一个囫囵整觉,因为,她觉着,那柄滞压在心底多年的老秤杆子,终于有了衡平锤砣的有效资本。自从甲午年小酒出生后,聂家双亲“转赠”了写有聂家老爷子名字的那套城乡结合部的60平小房子,苏廿就觉得理亏得厉害。同样是组建着“弥新”的家庭,俞城的老驻民聂家“身先士卒”地提供出了半数以上的建构物资,而自己的母家,虽然近些年在古原城也算得上是标准的小康之家,苏廿自己也挣有着不低于聂符远很多的薪资待遇,但所有这些,和俞城高处不胜寒的学区房用资相比,就只能认作是名副其实的九牛一毛了。当然,也可以这样认为,聂家主要是因为占尽了地域优势的缘故,才如此这般地得天独厚、得心应手,但无论如何,对于身处异乡、白手起家的苏廿而言,的的确确是一块儿实实在在能够助力起步的开天基石吧。即便房子打点好的这三年里,苏廿只是有限有幸地跑去打着地铺,暂住过那么两回,一次是简易硬装后的查验,另一次是等待橱柜入户的当天,但她仍然是开心得不得了的一位“安家主妇”,满眼尽是憧憬与幸福,丝毫没有想及和感受到舒缓细浪中包藏着的离岸流,以及突然退潮后酝酿着的山呼海啸。

    三天后,苏廿到新单位商谈细节事项,并在随后一周的时间里,签署办理了离入职相关人事交接手续,虽然还没有正式入驻新部门的办公专位,但百万吨级码头集装箱式的活计已经纷至沓来。苏廿在叹息于研究院对自己离开的惊讶盘问、利落解约双重态度的同时,也在感慨着新单位在用人方式上手到擒来、不假思索的精明模样。路,是家里人赞同过的,更是她苏廿自己择选出来的,既然有了努力与奋斗的明晰目标,哪怕就只是那么一两个很市侩、很卑微的念想,也是值得我们这些非天才、非“引进”人员们兢兢业业用心对待着的。工作,不分贵贱,身份,没有高低,在认认真真、着着实实的履新道路上,即便处于全新陌生的环境中,翻不过山头,做不得首鸟,跨不过沟壑谷,逾不得生态位,那些拟过的文字与踏过的足迹也总是不会骗人的。

    苏廿记得,小时候敦敦厚厚的外祖父母曾经告诉过她一句话,不要做一个成天里追着银元米面儿疯跑的人,只要咱没有欺天瞒地地糊弄过事儿,打从头尖儿就实打实地做好了自己能办事儿里该做的营生,那米呀面儿呀啥的,就都会自瞧着跟着走进门儿的,一点儿也不会亏着咱。苏廿喜欢老人家嘴里这句土土的训导,这么多年,她都能够差不多记得全全乎乎的。每次想起老一辈人说话时的场景,苏廿就会不由自主地关联起历史读本里的泥河湾小长梁、自学成才的贾兰坡院士和他的山顶洞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及他们的楔形文字,直至江汉平原上突然中断了的石家河文化。文明是在颠覆里有选择地承继着,发展是在变革中有矛盾地前进着,总是要有一个人或是一脉族群,坚定无畏地迈出曲折而灿烂的那一步的。创世贤古之人,尚且如此,那么,就这微微烟火人家中的嫋嫋素女而言,做这芸芸众生族谱中一行墨迹浅浅的新词,又有何不肯安之若素的百般情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