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阴灵经 » 第六百零八章 灵悟会

第六百零八章 灵悟会

    “冥府期,领悟十二种奥义,还需要全部圆满,这怎么可能呢!”牛哥有喝了口酒,似乎勾起了他的回忆,气愤的猛砸了一下桌子。

    “冥府期的修士,普通人也就领悟一种奥义,天才才能领悟两三种,即便是天才中的天才,我也没听说过,有能领悟超过五种的,这要求领悟十二种,我敢肯定,地球上绝对没有这种人!”牛哥斩钉截铁的说道。

    “更别说再把这些奥义领悟到圆满层次了,冥府期修士只有五百年的寿元,就算真的有人领悟了十二种奥义,也就对不可能在五百年内,全部领悟到圆满层次,你说是不是子木兄弟?”

    牛哥一口气将酒全部喝光,眼神中露出了浓浓的绝望,这种绝望,早在一开始他知道此事时,就已经伴随到现在了,即便他无数次的想要忘记,甚至沉浸在纵情享乐中,可每当提起时,也都难以控制内心的情绪。

    孙杨这里,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古怪的气氛中,所以对于牛哥的问话,也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低着头在沉思着什么。

    牛哥看孙杨这么就都没有搭话,也是有些同情孙杨,所以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当初他听到这么消息的时候,反应比孙杨还要夸张,甚至一度想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你想知道的我也跟你说了,也算还你请我吃饭的人情了,我就走了,你自己消沉吧。”牛哥看孙杨久久不说话,也是自知无趣,便直接起身,打算离开这里。

    走到包房推开门之际,牛哥忍不住回头说道:“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上,我还是给你句忠告吧,别想着了解自己的生命,这种人我看的太多了,看到没有出去的希望,就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可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我相信这句话有其存在的意义。”

    说完,看孙杨依旧不说话,牛哥也只能叹了口气,走出了包房,随手将包房的门给关上,继续开始他的纵情享乐人生。

    而此时包房内的孙杨,则是眼神中爆发出极为复杂的神色,有迷茫也有疑惑,不过最多的则是希望。

    “出去的办法只有一种,需要领悟十二种奥义,并且在冥府期的时候,把这十二种奥义,都领悟到圆满的层次?”孙杨口中嘟囔着,神色越发的古怪。

    “这怎么感觉,这遗迹的规则就好像为我设计的呢?”孙杨站起了身,推门走出了包房,既然知道了离去的办法,那孙杨就没有等下去的理由了,赶快去城市中心的十二根柱子看看情况,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孙杨想尽快开始领悟奥义。

    孙杨的脑海中,血衣和鉴天从始至终都在关注着孙杨的情况,再从牛哥口中得知了这遗迹的情况后,两人都是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如果真如此人所说的话,这遗迹恐怕真和我们想的一样了!”鉴天冲着血衣说道。

    血衣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样一来,推荐孙杨来这里一趟,也算是我们赌对了!只不过有一点我还无法理解。”

    血衣说道后面,面色变得犹豫了起来,鉴天看到她的表情,也是目露疑惑道:“你是说地球本源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为何要出手帮助孙杨?”

    血衣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却点了点头,鉴天也没在说话,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地球本源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从未见到过,又怎么可能知道地球本源的想法呢?

    地球本源的想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地球本源目前的做法,对孙杨而言只有好处,所以他们也没有想太多,不然恐怕早就提醒孙杨了。

    孙杨此时已经走出了迎春楼的大门,一眼便看到了城镇最中心,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宏伟建筑,如果牛哥没有说谎的话,那么他口中所说的那十二根石柱,就应该在这建筑中了。

    于是,孙杨便直接朝着建筑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一路上虽然不少被人注视,甚至有人指指点点,但是孙杨都没有当回事。

    以孙杨的速度,不一会就来到了这宏伟建筑的门前,这建筑大门打开着,不断有人从里面走出,也不断有人走进去,门上还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灵悟会!

    “灵悟会...都发展成组织了吗。”孙杨有些无语,按照牛哥所说,这里原本应该是什么都没有猜对,十二根石柱就直接出现在太阳下,可是此时显然已经被那些没有放弃的人,当成了修炼的工具。

    至于为何要要在这些柱子的外面,盖起一个这么宏伟的建筑,孙杨就不知道了,牛哥也没跟孙杨说,孙杨也只能猜测可能是想要保护石柱,又或者为了方便管理。

    孙杨又在外面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在这灵悟会进出的人,的确与一开始刚进城时见到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些人的眼神中,都充满着希望,似乎对于出去,所需要的条件,根本就不觉得难。

    索性,孙杨也不在观察,直接走进了灵悟会的大门,刚一走进大门,孙杨便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镇住了。

    从外面看这建筑很是宏伟,高耸入云,一走进里面,孙杨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高耸入云!

    这建筑内部的结构很简单,呈环形,中心有着一根根石柱,盘旋至建筑的中心,每一根石柱的高度都是不同的,据孙杨观察,最边缘的石柱便是最矮的那一根,越往中心靠近,这石柱的高度便暴增一截。

    最中心的那一根,更是以孙杨的肉眼,都有些看不清尽头,唯有登上这一根根石柱,最后来到了中心这根的旁边时,才有可能看清。

    并且每一根石柱占地面积都很大,与其说是石柱,不如说是圆柱型的石台!

    最矮的那根石柱上,盘膝坐着数十名修士,孙杨仔细数了一下,足足有九十九人!

    这些人都在闭目修炼着,浓郁的奥义波动,在这根石柱上喷发而出,奥义浓郁的程度,简直到了一种惊人的地步!

    孙杨甚至觉得,在这么浓郁的奥义影响下,即便资质再过愚钝的人,奥义的感悟也会以惊人的速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