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山关东 » 第十二章 万人敌

第十二章 万人敌

    端肆的太爷爷由兆盛,跟那大汉一口气走了约莫有二十里地,远远看到两山之间的隘口处有一座寨门,寨门挺宽,寨墙挺厚,墙头之上戳着一根旗杆,旗杆上挂着一面大旗,上书四个大字“替天行道”。那大汉来到寨门前,吩咐了一声开了寨门。由打寨门里面走出两个喽啰兵,先是将端肆的太爷爷五花大绑之后,又拿出黑巾蒙上太爷爷的双目,然后才押着太爷爷往山上走去。太爷爷蒙着双目,看不到山寨里的情况,只在耳轮中听到沿途之上不时有放响箭的声音传来,直到山顶。来在聚义厅内,喽啰兵将才蒙在太爷爷双目上的黑巾拿掉。太爷爷定眼儿观瞧,只见聚义厅的中间摆着一张虎皮金交椅,金交椅上端坐一人,此人平顶身高九尺开外,头如麦斗、膀大腰圆,蓝瓦瓦的一张脸膛,满头红发,虎耳角的赤眉毛直入天苍,一对大环眼努出框外,狮子鼻翻鼻孔,四字阔口,颌下一付连鬓络腮的红胡须咋里咋沙。

    上面这段儿说的不是端肆的太爷爷,是《隋唐演义》里的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程咬金。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解放以前,中国土匪最多的地方,一是东北、二是西南。

    土匪有一个人单干的,有三五成群的,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可是为什么要在匪的前面加一个“土”字呢?端肆琢磨,因为“土”匪指的是人数儿少、家伙事儿也不够硬,看见软柿子了才敢捏一把,碰上硬茬子他们也躲得远远儿的。这一类的匪就是“土”匪,仗着手里有几条枪,就知道鱼肉乡里、祸害百姓,成不了气候。

    可是土匪也有成了气候的,八个样板儿戏之一的“智取威虎山”大家都看过吧,前些年还改编成电影了。像“座山雕”那样的匪,能拉起上千人的绺子横行东北数十年,连飞机大炮都有,需要动用军队去清剿。这样的一群匪要是放在个别国家,都能颠覆政权了,还能叫“土”匪吗?

    要说把土匪这个职业干到极致的,那自然是非张作霖莫属了。从土匪一直干成了东北王,甚至还入主中原,差一点就“黄袍加身”。

    说完东北、再说说西南。与张作霖并称为北张南陆的桂系军阀陆荣廷,也是土匪出身,据说张作霖这一生最为敬佩的人就是陆荣廷。

    有一次张作霖和陆荣廷二人被邀请到太和殿商讨南北议和的事情,因为二人都是枪法绝伦,便有人请二人献艺,让众人一饱眼福。

    陆荣廷拔枪,一甩手就打落一只飞鸟。张作霖心里不服气,暗道这个我也行,可这最多也就是打个平手,我也赢不了啊。

    于是张作霖就说了,这不叫能耐,在俺们那旮瘩,比管儿直,随便拎出来一个崽子都能白天掐秸秆儿、夜晚打香头儿,我打枪都不带用俩眼儿瞄准儿的。要比咱就比比谁身上的伤疤多。

    陆荣廷说废话,谁打枪不是忒么一个眼儿瞄准儿,俩眼儿瞄准儿那他娘叫高射炮。来,脱光眼子,见真章儿。

    随即二人脱去衣裤让人验看,结果验过之后陆荣廷身上的伤疤也要比张作霖还要多上两处。至此张作霖心服口服,并与陆荣廷八拜结交,尊陆荣廷为兄。

    无论是张作霖还是陆荣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巨匪,他们都有一个最终的归宿,那就是被招安。他们这些人,被剿了的就是土匪。势力大了剿不动了,就只能招安。招安以后扒了贼皮就变成了兵,兵也是匪兵,干的还是当土匪的那一套,而且是明目张胆、变本加厉。

    军阀混战时期,很多大大小小的军阀都是成了气候的土匪,所谓“兵匪一家”,就是这个道理。土匪也好军阀也罢,有人有枪才是硬道理,人和枪是怎么来的呢?通过吞并其他的势力,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吃到最后越来越肥。

    在山东,土匪叫响马。但是响马这个词也含有一点褒义的成份,是绿林侠义的代名词。

    过去山东闹响马闹的也挺厉害,古代最有名的莫过于宋江。北宋徽宗年间,宋江聚集了三十六人起义,杀富济贫、替天行道。而后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攻陷了十余郡,令朝廷颇为忌惮。宋江不算巨匪,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以宋江为原型的《水浒传》,更是脍炙人口。

    近代最牛伯夷的就得说是抱犊崮的孙美瑶了,其人在一九二三年干了一票轰动国际的临城劫车案,绑架了洋肉票儿一十九人,搞得英、美、法、意、比利时五国公使一致向民国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提出了最严厉的抗议。在经过了三十七天的拉锯式谈判,此案以释放全部人质、孙美瑶等一众人被“招安”的方式解决,但是仅仅过了半年,曹锟就指使部下摆下“鸿门宴”,罗织罪名将孙美瑶杀害了,事后就连鲁迅、冰心、瞿秋白和毛爷爷都对孙美瑶给予过高度评价。

    扯远了,咱们回过头来接着说端肆的太爷爷由兆盛。

    由兆盛遇到的就是名副其实的“土”匪,他们可没有评书里说的或者电视里演的那么讲究,动不动就管土匪头子叫寨主。连山寨都没有,哪来的寨主?这帮人藏身的地方就在山坳中的一个山洞里。山洞已经存在好多年了,本地人都知道。

    这里也不是土匪的窝点儿,也就是借了这个地方临时用用,绑个票儿而已。既然原本的打算就是只求财、不伤人,那反正总不能把肉票儿带回自己家去吧?

    由兆盛远远的就看见山洞外面站着两个人,料想是把风放哨儿的无疑。其中一个也看见了兆盛他们,转身进洞去报信儿。

    走到山洞口儿,那个大汉将牲口交给洞口儿放哨儿的人,就带着兆盛径直往山洞里走去。

    这个山洞不深,里里外外也就三十几米的样子,由于背阴,光线比较暗,看不到里面的具体情况。但是山洞里有几个人打着火把,影绰绰的能看见里面还有不少人。

    进了山洞,越往里面走温度越低。由兆盛忽然觉得后背上直冒凉气,连皮肤都不由自主的发麻,这时候兆盛开始害怕起来,两条腿也有点儿拉不开栓。可是既然已经来了,害怕也没用了,兆盛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

    走得近了,由兆盛才看清楚山洞里最少有二三十号人,穿着打扮都跟刚才那个大汉一样,一个个儿手里都拿着家伙,甚至还有火枪,但大多数还是大刀长矛。

    有一个一看就知道是头领的人,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身后背着一把环首大刀,腰里还插着一把洋枪。刚才那个大汉正附在他耳边小声的说着什么,他则是用眼睛上下打量着由兆盛。

    但凡是江湖人,都有察言观色的本领,领头之人不挫眼珠儿的打量着由兆盛,就是想给兆盛的心里上造成压力,再者就是看看兆盛是个什么路数。

    由兆盛知道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怂了,壮了壮胆子径直走到那个头领面前三尺的地方才停下身来,装出一副走江湖的做派,抱拳拱手道:“这位想必就是大团头了,大团头辛苦,众位老大辛苦。”

    大团头还没说话,山洞角落里窝着的一个背绑双手,嘴里塞着破布的人倒是“呜呜”的发出了声音,正是周家老二周怀顺。怀顺认出了由兆盛,一边“呜呜”着还一边靠着洞壁往起拱,似乎是想要站起来。

    负责看守他的人看到这个情景,抬腿就踢了周家老二一脚,嘴里还嘟嘟囔囔的骂了几句。周家老二吃了苦头,登时就老实了,也不敢再发出声音,又半倚半靠的缩回角落里,眼巴巴的看着由兆盛。

    由兆盛扫了周家老二一眼,证实了周家老二没什么大碍之后,自己这心里也觉得踏实了不少。这些绑匪听口音就是山东人,可能的确是义和团的拳勇,绑票儿也只是为了求财,所以也没有太难为周家老二。只是用绳子在周家老二的双手双脚上稀松平常的困了几道,把嘴也堵上了。也许是根本就不怕他能跑了,反正看上去的确是没遭什么罪。于是由兆盛也就不再看他了,又将双目望向那个领头之人。

    有道是“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大团头见由兆盛年纪不大,单枪匹马的就敢来到土匪窝子里领人,说话的口吻还是一副江湖做派,又听那大汉说他有个大哥是‘在家里儿’,还真就没把由兆盛当成普通老百姓对待,也抱了抱拳说道:“这位小兄弟好气魄,怎么称呼啊?”

    “小子姓由、田字出个头儿,就是郭家庄子的人,敢问大团头高姓大名?”

    此处由兆盛藏了个心眼儿,只报了姓由,而没有冒用大哥的名字。对方要是不追问,他也就不说了,省的日后麻烦。

    “我们团头姓万,有个名号叫‘万人敌’,在这方圆百十里的,谁不知道我们‘万人敌’万大团头。”

    旁边有个人马仔替那领头的人报出了字号,还不失时机的奉上一句马屁。

    原来是他!

    万人敌的名号由兆盛还真听说过,在掖县、龙口、烟台一带也算小有名气。

    这个人还真不是响马出身,也不是混迹在义和团里的匪人。他的本名叫万匡德,自幼习武,得名师指点,身上着实是有点儿功夫。

    据说万匡德原本是在烟台的一家镖局子里当镖师,后来有一次万匡德走镖,光天化日之下在官道上就被一伙洋毛子士兵把镖车给截下了。万匡德是老江湖了,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Chinese功夫也架不住洋枪洋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洋毛子把镖车赶走。

    按照绿林道儿上规矩,劫镖可以,但是你得留下山头儿报出字号。一来显示你好汉做事好汉当,敢劫镖就不怕人家找上门来;二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万一大水冲了龙王庙,错劫了自家人的财货,也得让人家知道上哪儿、找谁要去。再者说来,即使是对方不报名号,作为保镖的镖头也得主动问对方是哪个山头儿的、姓甚名谁。要不日后货主儿问起来镖怎么失的,你连谁劫走的都不知道,那可就不是赔钱能解决的问题了。合着人家劫了你的镖你连问问人家姓什么叫什么都不敢,那你这镖局子也就甭开了。

    万匡德有个徒弟,也在镖局子里混饭吃,是个趟子手,每次万匡德走镖他徒弟都跟着服侍鞍前马后。小伙子见洋鬼子劫了镖也不报字号,师父也不问人家,于是就问万匡德说:“师父,今天怎么两边儿都不讲规矩了?咱就这么让他们走了?连个字号都没留下,以后咱们爷们儿还怎么在江湖上走动啊!”

    说完就追上去想让洋毛子报个“蔓儿”,结果万匡德一把没拉住,小伙子就“噌”的一下蹿了出去。

    洋毛子劫了镖,其中的几个人赶了车准备走,还留下两个人举着枪殿后,监视着万匡德一行人的一举一动。

    镖局的镖师和趟子手可都是随身带着家伙的,洋毛子眼见万匡德的傻徒弟想要靠前儿,还没等他开口问话呢,洋毛子就误以为他要动武,“砰”的一枪就给他撂的那儿了。

    万匡德眼看着徒弟倒地,俩眼一黑差点没背过气去。等到洋毛子走了,大家伙儿才抢步来到万匡德的小徒弟身边,只见他倒在血泊之中,早已没了气息。

    万匡德抱起徒弟的尸身嚎啕大哭,心里是又气又恨啊。气的是,自己这个徒弟哪儿都挺好,就是有点儿一根儿筋。绿林规矩?你跟江湖道儿上的人讲讲还行,你说你跟洋毛子讲他娘的什么绿林规矩?洋毛子知道啥叫绿林规矩?再说了,你他娘平常说话都说不利索,你会说洋话吗你就过去跟人讲规矩?这回可倒好,无缘无故的就把小命儿给搭进去了。

    恨的是,洋毛子仗着船坚炮利犯我中华,连大清朝都不放在眼里,对待普通的老百姓更是草菅人命、无法无天。官府非但不管,见了洋人还点头儿哈腰的,连放屁都不敢出声。如今洋毛子劫了镖、还打死了人,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这是他娘什么世道啊!

    这件事过后没有多久,阎书勤和赵三多领导了冠县起义,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了。

    万匡德等人丢了镖,还搭上自己徒弟的一条命,也没脸在镖局子混下去了。正在游手好闲之际,忽然听说了义和团起义,于是就带着几个徒弟和当初失镖的一干人等也组了个团儿,加入到了义和团的行列。

    万匡德自号‘万人敌’,从镖头一下子变成了团头。他自身功夫就够硬,手下的人也不软,杀清军、诛洋人没多久就在这一带闯下了不小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