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蚍蜉问道 » 48 剑痕天

48 剑痕天

    第二日拂晓,沈恪在一片满是雾瘴的山谷一处停了下来。

    自从昨日晚间,他见地势不再走低,雾瘴逐渐升起,就知自己已经出了外环山,进了环形谷区域。

    按地图所述,这个区域十分特别,终年为浓郁的雾瘴所缭绕,不见天日,以修行者的目力,视距也不过里许。

    而且因为有无数毒虫生息、腐朽于其间,致使这里的雾瘴都有不小的毒性。

    当然对于修行者来说这雾瘴并不算什么,真正危险的是还其中的毒虫类妖兽,其中不乏一阶后期的存在。

    一旦沾染了他们的毒素,练气期修行者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了。

    不过对于沈恪来说,倒并不需要太担心这些毒虫类妖兽,因为这些妖兽大都在以灵植生长之地为巢穴,而他并不打算在此采摘灵植。

    他真正需要担心的仍然是其他修行者,因为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适合一些图谋不轨的修行者打伏击了。

    所以尽管沈恪虽然急于验证卷轴的效果,但是进了这里之后,也不得不一路慢行,行进过程中符箓和珠子法器从不离手,以免突然遇到袭击。

    直到方才他突然停了下来,因为他在前方发现了两道气息。

    他本想直接绕行的,但是想到这里视线受雾瘴影响太严重,自己走的也是战战兢兢,所以不妨悄悄跟在两人身后,让两人在前面探路。

    于是沈恪就又跟了上去,以龟息诀进行隐匿,跟在两人身后里许地的位置。

    沈恪发现这是两名水月山的弟子,男子颇为年轻,女子则是个少妇。

    两人驱使着一只灯笼样的法器在前探路,这法器能够驱散百尺之内的雾瘴,所以两人走的倒是颇为顺畅。

    如此一来,沈恪的速度虽然又放慢了些,但是不用再那么提心吊胆的了。

    接下来的路程还算顺利,唯一意外的就是,这两人路上经过一处灵植生长地进去察看时,遇到了同来采药的两个楼观剑宗的弟子,四人一度剑拔弩张。

    但好在此地灵植早被其他人捷足先登,四人发现后此地没有什么收获后,也就互相忌惮着退走了,没有真正爆发什么冲突。

    又过一日,地势逐渐走高,雾气也渐渐的淡了下来,沈恪就悄悄的离开了两人,自行进入了内环山区域,开始寻觅起嗅灵兽来。

    这嗅灵兽虽然只是一种低阶妖兽,成熟后也就只能到达一阶中期,数量也不少,但是因为生活习性的缘故,它们的巢穴和活动范围大部分都是在山体的内部的裂隙和孔洞之中。

    修行者没有些易筋缩骨的本事,或者是特别的遁术,还真是不好寻觅这种妖兽。

    结果一整日间,沈恪碰到了两三伙各宗弟子,甚至连灵植都顺手采到一株,却都没能抓到一只嗅灵兽。

    唯一见到的一只,还被其钻入一处狭窄地洞跑掉了。

    沈恪接着寻觅了一晚,连根毛也没有再见到后,无奈之下决定翻过山头,到山南一面接着寻觅。

    不过内环山与外环山不同,极其高耸,十分接近秘境上空覆盖着的禁制,要想翻过山头必须从特定的十多处“门户”通过,否则就会被上空的禁制绞成碎片。

    这些“门户”有些是地势较低的峡谷,有些是贯通山体的山洞,有些则是地下溶洞中的暗河。

    总之这些“门户”的位置固定、数量固定,沈恪很难相信没有狡诈恶徒在那里狙击过路之人。

    但是事在眼前拖延不得,况且到坠星谷乘传送阵也得先经过这些地方,沈恪也只能大着胆子闯一闯了。

    沈恪打开地图翻看一眼,便朝着离此地最近的一处门户“剑痕天”而去。

    半日后,沈恪在一座高耸达数千丈的山壁前停了下来,这片山壁并不完整,其正中有着一道数十丈宽的峡谷,两边山壁几乎悬垂而下,罡风不断从其中涌出,这里便是“剑痕天”了。

    沈恪稍作犹豫,还是迎着罡风迈步走入其中。

    峡谷本不算窄,但是因为山头实在高耸的缘故,日光很难到达这里,所以就显得有几分阴暗。

    走在其中向上看去,露出的天空倒真像是黑布上被割开的口子。

    沈恪一边行进,一边留意着峡谷中的所有动静,丝毫不敢有所疏漏。

    不出他所料的,在其内的岩壁和乱石之上,他发现了许多打斗的痕迹,有些来自于符箓,有些来自于法宝,甚至还有血迹。

    沈恪从这些痕迹中已经可以脑补出几分斗法的情景。

    他停下脚步思量了一会后,认为这些痕迹绝不可能来自于一次斗法,很有可能是多次斗法造成的,由此可见此地爆发冲突的概率有多大了。

    虽然目前他确实未察觉到前方有任何气息的存在,但并不代表前方真的无人狙击。

    反而很有可能是狙击者的实力不俗,敛息秘术精妙,甚至可能是和段子翁一样极其难缠的对手。

    沈恪接着行进了百余丈,过了满心警惕地过了一处拐角,却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被钉在拐角后的一块巨石之上。

    “是他们?”沈恪一眼就认出了这两人,正是带着他走出环形谷的年轻男子和少妇,水月山弟子。

    “法器还没被拿走吗?”沈恪看向两人腹部,只见钉住两人的是他们各自的法器。

    两人之前与楼观剑宗弟子冲突时,沈恪曾见他们将法器取出来过,所以才认得。

    “杀了人不取法器,要么是财大气粗不稀罕,要么就是还没走!”

    沈恪刚言语罢,便觉头顶一道细微声响,他也来不及抬头看,立时就催动了手中的珠子。

    霎时间湛湛蓝光扩展开来,将来袭之物挡了下来,沈恪抬头望去,只见那是一枚灰色的钉子,散发着锐利的灰光。

    “是他?”沈恪见到这钉子立时就想起了初入秘境时,在鎏金洞见到的那真易门弟子。

    “这是……段子翁的碧澜珠?怎么可能!”这时山壁某处,一个施展了匿形术的人影怪叫道。

    “有什么不可能,段子翁已经死了。”

    “倒是道友,已经是第二次偷袭在下了!真当在下是泥捏的没有半分火气?”沈恪沉声道,祭出六把飞刃便朝着那人所在之处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