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周柱国 » 第七十二章 韦家天下

第七十二章 韦家天下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新皇登基已经数月过去,来到了宣德二年。

    和以往不同的是,之前坐镇邺城总督关东诸军事的征东大将军韦昭,年前进京述职之后就再没有离开长安。

    至于坐镇关东的任务就交到了韦家大郎韦渊肩头上,韦渊从禁军卫府大将军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直升山东诸军大总管,不可谓不快。

    韦昭则是在户部尚书梁权致仕之后,接任户部尚书之位,并且推动将盐铁司合并到户部管辖之下……

    长安城中禁军改革也在韦昭坐镇之下顺利进行,诸多高门垮掉一大半,仅存的吕家、卫家、魏家都是韦昭的政治盟友,贺若家这些更不必说。

    至于乔家,底蕴深厚,深耕于朝堂之上,但由于多年不曾涉足军权,所以有的更多是一种威望,自然也不可能遮掩韦昭的锋芒。

    一系列改革之下,长安禁军精简裁撤整编之后,编成三军。

    神策军八千屯防驻守皇城,龙武军两万保卫京师,天雄军五万屯扎霸陵、细柳等地大营,作为中央禁军主力震慑四方……

    其中天雄军节度使由韦昭亲自担任,龙武军节度由雷雄担任,神策军总督领分别由关宁、黄兴、贺若云三人担任……

    吕琦则在韦昭安排下出镇成都,接替秦芳和樊烈,替换下来的两人出镇河西,配合先前义成军的秦虎经营西域,打通中亚商路……

    除此之外,陆琨依旧担任河东军节度使,不同的是如今他的辖区直接覆盖之前河东镇和燕国并州军辖区,成为大周中坚力量之一。

    魏玉城担任大周河南道节度使,除了之前镇守的荆襄镇之外,统辖南阳、颍川、许昌等一带,全面向南方宋国荆州施压……

    卫长俨则是在韦昭特意叮嘱下,和赵秀两个人全面坐镇徐州、合肥一带,不断对宋国淮北进行渗透压制……

    童开甲、万千策两人则在韦昭授意下重新组建武宁军坐镇同州、华州、潼关、蒲津关、函谷关一带,死死扼守崤函谷道,保卫关中。

    吕进则继续镇守北境,王玄政、盖嘉业作为他的辅助,之前灵州军、榆宁军合并一处,北境防线总督于一处,统称朔方军。

    其余宿将,诸如孙文策、陈放、陆登、褚剑云之流,都在天雄军韦昭麾下效命,深得重用。

    短短数月过后,大周内部气象一新,上下齐心……

    和大周军政改革顺利进行交相呼应的是,韦家产业和皇族产业进一步绑定,先前献给皇族和诸多皇子的干股和韦昭手上控制权进一步合流。

    韦家茶楼乐坊、印刷作坊、盐业售卖等各个行业全面碾压整个中原境内,山东高门大受冲击。

    韦家产业借着大周皇族的名望顺利插手打入各个地区迅速壮大,韦昭又借着双方干股划分不很清晰的模糊处理,持续渗透国库和皇家产业……

    以至于当乔玉山想起来查账的时候才察觉,皇家产业十之七八都有韦家投资入股,而韦昭在宫里、六部等重要部门安插的人手远超乔玉山想象。

    倒不是说韦昭短时间内能培养多少心腹,而是他利用手中的银钱和信息渗透,迅速腐蚀威胁了一大批官员……长安朝堂之上俨然已经姓韦了。

    顺理成章的,韦昭在回京述职之后不久,晋封上柱国,封翼国公,官拜户部尚书,领车骑大将军、天雄军节度使、参赞政事……

    乔家天下短短数月,在韦昭进京后一系列改革举措之后,悄无声息成为韦家天下。

    而韦昭则隐隐压过乔玉山,成为暗中首辅,无冕之王。

    …………

    后宫中。

    乔玉山沉声说道:“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韦昭此人会借着整顿禁军、边军的时机把持军权,却不曾料想他在如此短时间内买通了无数官员,直接把持起朝廷财政命脉来……”

    “你可曾想得到?如今我桥玉山作为内阁首辅做什么事,竟然得事事经由那个二十来岁年轻人的过问,六部之中但凡需要启用抽调钱粮的事情,没有不经过韦昭过问的……”

    说着说着桥玉山嘴唇哆嗦,不禁掩面:“没想到终年在朝廷上折腾,却被一个晚辈抄了后路,此时我也是空有政事堂首辅的名头罢了,韦昭连政事堂都没进,却是实际上的首辅……甚至是天子!”

    “伯父慎言!”

    太后乔可柔轻声说道:“我也察觉了,就算是皇宫中怕是也有他不少眼线,想不到韦昭年纪轻轻竟然能密谋如此,年轻嫁到皇宫中终究是莽撞了。”

    乔玉山一愣:“你的意思是?”

    “劳烦伯父为柔儿谋划,将韦昭引进皇宫来,柔儿将他拿下!”

    乔可柔沉声说道:“如今大周局势也就他能把持得住,既然如此改换一番天地未尝不可!”

    乔玉山皱眉不语,半响才说道:“既然如此也好……”

    见乔玉山也允许了如此下策,乔可柔方才舒了口气,她自幼立志成为一代天骄,母仪天下。

    结果可好?

    进宫不过数月,连床都没上几次,身子里压根没留下龙种,苏羡就一命呜呼。

    也就是那苏小强的母妃出身实在寒碜,和乔可柔没得比,所以乔可柔能以太后至尊从垂帘听政,总管后宫……

    但其中心酸岂是寻常人能明白的?

    正值妙龄二十一二岁,乔可柔可以说是掐的出水来的饥渴年华,却被耽搁在这深宫中,没有自己的子嗣也没有半点归属感,这冷冰冰、空荡荡的深宫容得下她的人,容不下她的心。

    所以现在她有了决定,扶持韦昭上位,委身于他……作为交易自然是皇后之位,天下人怎么看她不管,带着不属于自己的孩子夹在深宫里饱受寂寞孤苦的日子,她不愿意。

    至于乔玉山的心思也清楚,如今说是大周,实际上和韦家天下也差不了太多了。

    与其数年之后,被人逼着走上绝路,不如趁早改换门庭,主动拥护扶持韦昭上位,如此一来乔家依旧能稳坐高门位置,而乔可柔倘若事情顺利也能在后宫坐得一席之地。

    乔家运势长久之道,不在于忠于某一个皇帝,而在于审时度势。

    先前他们在庆禄帝之时保持中立,后来在隆兴帝登基之时,临阵倒戈反攻苏越也是如此,尽量走的每一步稳稳当当……

    乔玉山身形步伐逐渐坚毅起来,走向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