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立诸原 » 第三章 攻与守的对决(一)

第三章 攻与守的对决(一)

    白山跟随张坤到达了军营,张坤向手下的士兵简单介绍了一下白山后就将白山带到了自己的营帐。“军营简陋只能委屈白大侠在我这里委屈一下了。”张坤抱有歉意的说道。

    “无妨,是白某给将军添麻烦了。”白山微微一笑摆手示意道。

    张坤哈哈一笑道:“我只是个小小的百户,可担不起将军的名号,我看白大侠应该长我几岁,容小弟高攀,称呼您一声白兄,不知可否。”

    白山常年行走江湖自不是那不通人情世故之人,于是便开口回道:“如此甚好,白某给张老弟添麻烦了。”

    张坤回道:“无妨,无妨,是老弟还要仰仗白兄才是。”

    一番简单的简单的交谈让两人的关系变的熟络了起来,傍晚张坤手下的士兵送来了吃食,两人一同用完餐张坤开口道:“白兄先休息一会,老弟我去给你寻一柄趁手的好剑来。”

    “劳烦兄弟费心了。”白山拱手道。

    待张坤走出营帐后,白山随即盘坐在卧榻之上开始调息,从南赵到这里,上千千里的路程,中间经历过数十次大战,九死一生,体内气机早已紊乱,托然的大军随时会攻城,如今得抓紧时间运功,稳住自身的修为。

    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张坤的笑声从营帐外传来,还未等白山起身张坤便掀开门帘快步走到白山身边,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还有一柄剑,将剑递给白山说道:“白兄看看此剑怎么样?这剑是从一位千户大人那里求来的,为求的此剑我可是下了血本啊。”说到此处张坤心里不禁一阵肉疼,这本是左翊卫在剿灭山匪时搜刮出来的,封赏时这位千户没要钱财就只要了这柄剑,张坤为求得此剑可是答应战后让给这位千户足足三十个敌军人头的军工。不过此时却是不好直接告诉白山此事,以免白山误会自己有要挟之意。

    拔出宝剑,白山用手指轻轻的弹了弹剑身又随意挥出几道剑花,手中的这柄剑虽不是名剑可也属于中上乘,用起来倒也还算顺手。将剑入鞘白山开口道:“想来寻得此剑你定花费了不小的代价,老弟且安心,白某别的本事没有,多杀几个蛮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此话张坤一喜,心里的肉疼顿时烟消云散,他相信只要白山肯出力,凭他的身手只要不被其他托然高手击杀,几番大战下来五十个人头只会多不会少。张坤故作大度的摆了摆手“这都事小事,白兄能用的趁手就好。这里还有一副铠甲,虽是旧的,还希望白兄莫要嫌弃”

    白山摆了摆手拒绝道:“铠甲就算了,穿上反而影响我的身手。”见白山拒绝张坤也不强求。

    夜晚白山还是在打坐调戏,而张坤早就歇息了,睡前瞧着一直在运功的白山,他心里想到:真是勤勉的一个人,难怪在武道上能高出我一个境界,也不知道那些该死的蛮子啥时候会开始进攻,这缺兵少将的关隘又能抵挡多久,援军设时候能来······不一会如雷鼾声就响了起来。白山则对此置若罔闻,仍旧在调息之中。:

    天色刚刚微亮,沉闷的军鼓声突然传来,军营里的将士纷纷迅速披衣戴甲拿起手中的兵器开始列阵整队,张坤也是蹭的从床上跳下,立马穿好铠甲,拿上兵器,定眼一瞧屋里已没了白山的踪迹,待到出门却看到白山早已在门外等候自己,看样子这位白兄当真是一夜未睡,也无多言,张坤集结好自己的队伍才对白山说道:“蛮子应该马上就要攻城了,白兄,一会你跟着我就行了。”白山闻言面色肃穆的点了点头,既然来到了军营他自会按着规矩行事。

    关外,托然的先锋军早已集结在离关隘只有三里左右的地方,阳关照在兵器之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远远望去便令人心生胆寒。城楼之上一名副将面色沉重的对左翊卫将军丁锦开口说道:“蛮子光是先锋军恐怕就不下十万,看来他们是想一口气吞下我们。”丁锦冷冷的哼了一声“自高祖开国起我骁骑军打了上百仗,什么没经历过。此战,即便我左翊卫全军覆没也定要将蛮子打的无力南下。吩咐下去,将所有将士分成三波轮番守城,民夫也一样,若有人敢怯战而逃斩立决。”

    “唯”正所谓“缓应曰喏,急应曰唯”副将听令后急忙去传达将令。

    呜······随着托然人特有的凄凉的号角声想起,托然大军开始动了起来,两个万人阵的步卒开始向五元关出击,随后还有数不清的骑军在后面紧跟。

    骁骑军的将士们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刃,大魏与托然已有近十年未曾发生过大战,大部分将士都未曾见过如此大的场面,虽是有些害怕,但身为号称大魏最英勇的骁骑军,他们不会退却半步,唯有死战!

    “定风箭,射。”

    随着一声令下,弓弩手们将尾部绑有红色布条的箭羽射出,这是在标记弓弩的射程,弩箭射的较远,弓箭相对则要近了许多,大魏的强弩可以射出四百五十步的距离,而五百步就是一里,并且百步之内可射穿七层托然人的皮甲,而弓箭则可射出一百八十步左右,百步之内也可射穿两层托然人的皮甲。这也就是北魏敢于天下诸国为敌的底气所在。

    等到托然大军离最远的定风箭还有数十步之时,托然的步卒军阵停了下来,两侧的骑兵则分成数阵开始快马前出,看着数量有不下三万人,只见托然骑兵将有序,依次向五元关策马奔来。看到如此情景此时定有人心里在想这蛮子莫不是来送死,骑兵怎么能险要的关隘造?唯有军中老卒知道,虽然蛮子骑兵所配的短弓只能射出一百五十步,但加上乘骑战马的速度,却能将箭射出两百多步远。

    只见托然骑兵已看似散乱的阵型向五元关疾驰而来,关上的强弩随即向托然骑兵射去,但强弩毕竟造价高昂,数量较少,之前右翊卫将军彭虎走的时候也带走了一些,而托然的骑兵又是已松散的阵型飞速前进,到达强弩的射程以内便用双腿勾住马鞍,双臂则抱住马脖,侧环与马身之上,因此强弩对托然大军的伤害实属有限,只有寥寥数十人被射中,且有大部分是被射中了战马,这些损失了爱马的托然骑兵来不及伤痛便丢下战马往回跑去,托然别的不多就是马多,领上一匹新马加以训练,又能成为驰骋草原的雄鹰。既然侥幸没死就没必要把命交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