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心理刻画 » 第三十二章:完美犯罪

第三十二章:完美犯罪

    一个月后的某一天,关峰在警察办公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信上署名是洛远寄来的,地址却远在云南的一个不知名的村子,信上说自从天门山之后,洛远回来了一直难以入眠,仿佛有个声音在告诉他,让他去一个地方,于是在一个星期后,洛远又一次一个人来到了天门山王婆婆的家里,因为出了命案,原本就冷清的小村子到了夜里更是安静的可怕,洛远在屋子里,没有开灯,就一个人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拿着从屋子里找到的一张地图,来到了火车站,坐上了前往云南的高铁。经过了整整三天的爬山涉水,终于来到了地铁上所标注的地方,打听过才知道,原来这个地方就是王婆婆的老家。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里,洛远过了安静平和的一个星期,然后和村里的一个老人告别后,重新踏上了路程,这一次去哪里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在去天门山之前,洛远在大学的时候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里面有一个古怪的虫子标本和一封信,信上只有几个字,你相信有完美的犯罪吗?这也是洛远前往天门山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想让了解这个虫子的来历,直觉告诉他,这虫子和蛊有关,可惜还没来得及询问王婆婆,就出了意外,

    幸好又找到了这个小村子,终于知道了这虫子的来历,原来这种虫子叫做吸血鬼,听名字就知道,一旦这虫子进入人体,就会慢慢的长大,然后吸干了宿主的血液,一开始会以为是贫血,然后慢慢的就器官衰竭而亡,洛远还在监狱的时候,就发现过好多起不明原因的死亡案例,这些人都是一些警方的污点证人或者是一些举报者,在法院开庭前几天都会不明原因的死亡,他通过对比死者的解剖报告后都发现了死者的血液比正常人都要少几百CC,就一直觉得奇怪,在出狱后,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线索,他在寻找一次次死者家属后,终于在有一天收到了这个神秘包裹,于是他知道,有一个组织或者说是个人,一直在从事着所谓的完美犯罪,而他就是要找到这个人。

    信就写到了这里,关峰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知道自己的这个老师,一定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因为他想起曾经在上学的时候,洛远在大学的教室里说过这样一段话,也是他自己的自白:

    犯罪,是贪念的具象化,是怨恨的实体化,更是绝望的行动化。

    年轻的迦勒底御主啊,你是否深爱犯罪?

    年轻的迦勒底御主啊,你是否厌恶犯罪?

    如果你深爱着犯罪,请你告诉我:你所热爱的,是为了金钱而扼杀一条条无辜生命的流氓恶棍么?

    如果你厌恶着犯罪,请你告诉我:你所厌恶的,是为了复仇而斩杀一群群恶霸土匪的执剑侠客么?

    犯罪,是一只纸箱上的小孔。有些人从箱内的黑暗观察,发现它是一缕希望之光;而另一些人从箱外观察,它又变成了诱人走入无底深渊的黑洞。而对于我来说,二者都不是我所理解的犯罪。我所理解的犯罪,是将纸箱拆开、铺平所看见的小孔----它除了一个小孔,什么也不是。不论借口多么冠冕堂皇,也不论理由多么无耻下流,犯罪就是犯罪,是为了一己私欲而践踏了社会法律的恶行。

    然而,我犯罪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很简单,是因为对美学的追求。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的职业并不是罪犯,更不是教授,而是顾问罪犯。伦敦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我的工作,就是设计那些犯罪者智囊无法设计的犯罪案件。

    犯罪本身,就是一种美学的具现。每一场犯罪,都是犯罪者精心编写的剧本。而当罪行呈现在目击者眼前的那一瞬间,便是大幕拉开之时。目击者、嫌疑犯、侦探、警察是这台大戏的演员;鲜血、毒物、伤痕是这台大戏的妆容;线索、疑点、推理是这台大戏的内容;而真相的揭露与否,则是这台大戏的结局。我的犯罪所追求的,便是这一美学的极致----有迹可循,却又无从下手的终极犯罪。

    我所追求的,并非简单明确一目了然,诸如抢劫的粗暴犯罪。不将嫌疑给予无辜者的犯罪,就好似缺少配角的剧目一般无趣。我所追求的,并非不留线索的犯罪。没有侦探来推理的犯罪,就好比一眼就能看到结局的滥俗电影一般不值一哂。我追求的不仅是犯罪的过程,更是那些侦探、警察空有线索却束手无策的绝望感。并且,这一目标距我已经是触手可及。而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出现,更是赋予了我犯罪生涯中最后一场大戏以生命。

    是的,每一段故事都必然有终章。正如爱德蒙·唐泰斯带着海蒂扬帆起航、神秘岛的一行人最终返回陆地,我的犯罪剧也是如此。而我的终章,地点在莱辛巴赫瀑布,演员只有两位:我本人,以及夏洛克·福尔摩斯。剧本已经写好,结局简单明了:詹姆斯·莫里亚蒂与夏洛克·福尔摩斯在莱辛巴赫瀑布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双双坠入瀑布殒命。

    抬起头看了看挂钟,时间已然所剩无几,开幕之时将至。站起身,抓起了伴我半生的手杖。回头,便是那副我所最爱的格罗兹油画。

    别了,牧羊少女。今日之后,再无相见。

    抬头挺胸,大步走到门厅,披上了我的西装外套。

    “塞巴斯蒂安,行动开始!”